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记者 孟利铮 李夏 张恪忞):泥塑贴金佛首、曾侯乙”铜尊盘、印度丰收陶……穿越历史的长河,一件件文物讲述着古老而璀璨的亚洲文明。
5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共同承办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全部47国及希腊、埃及两个文明古国伙伴,共451组文物参展。
据悉,此次展览是我国首次举办、亚洲大家庭共同参与、通力合作的集大成亚洲文明专题展览,参展国家数量、文物数量和精致程度前所未有,堪称“文物领域的奥林匹克”。
图为新加坡参展文物,由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收藏。(李夏 摄)
据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馆长陈威仁介绍,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此次参展文物共有18件,其中有一件光绪年间瓷净手碗,颜色艳丽,上面的凤凰栩栩如生。
凤凰牡丹图案是土生华人(在东南亚定居的外国商人与当地马来女子的后裔)族群制作和使用的瓷器上的特色图案。土生华人习惯用右手抓着吃饭,在他们眼中,用于冲洗手指的小碗在用餐时不可或缺。
陈威仁说,这些实用瓷器生动体现了文化的一种交融。“首先这些是中国制作的外销瓷,材质是中国的,风格融合了马来、葡萄牙的审美观,由于这些瓷器是实用餐具,又融合了当地人的用餐方式。”
开幕式结束后,中外嘉宾共同参观展览,图为欣赏主题影片《大美亚细亚》。(李夏 摄)
展览以“多元文明并置,古今文明相通”为主线,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美成在久 日出东方”,以文物为载体,凸显各国历史文化特色,反映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文明和中华文明,诠释亚洲是人类文明之源。
第二部分“美在通途 行久致远”,展示中国汉代以来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文物和亚洲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物,表现古代中国与亚洲各国通过丝绸之路建立的经贸文化联系,彰显亚洲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第三部分“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展示中国与亚洲各国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情况,携手保护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第四部分“美人之美 礼尚往来”,展示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与亚洲各国领导人外交活动中受赠的礼品,展现新中国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与文化交流。
图为黎巴嫩参展文物,由黎巴嫩文物局收藏。(李夏 摄)
黎巴嫩国家博物馆古物事物总署考古学家洛尔·萨卢姆向记者介绍了五件来自黎巴嫩的罗马时期玻璃瓶。
洛尔·萨卢姆说,黎巴嫩是首先制造玻璃的国家,在腓尼基时期就发明了玻璃材质,用来制造一些器物。这五件展品有着不同的颜色,是用不同的制作技巧制作而成的,主要制作技巧有吹制和模板两种。由于腓尼基人非常喜欢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因此这些玻璃器被带到了不同的国家,玻璃器的制作方法也被传到世界各国。
此次是黎巴嫩第一次在中国展出文物,在洛尔·萨卢姆看来,亚洲文化交流非常重要,此次“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有来自亚洲各国的展品,这样的展览非常好,她希望有一天在黎巴嫩、在其他国家也能有这样的展览,希望这些文物能够被世界更多的人们欣赏到。
图为中国参展文物。(李夏 摄)
唐代三彩载丝骆驼,由洛阳博物馆收藏。该骆驼通体主施白釉,头顶、驼峰、颈下、前肢上部及驼尾施褐釉。骆驼呈昂首嘶鸣状,牙齿和舌头的刻画栩栩如生,四肢劲健有力。其周身施淡黄、褐、绿釉,三彩饰釉华丽精美。
骆驼背垫彩毯,峰驮兽囊,载有水壶、食品、丝绸等物,执着跋涉于“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交流,使中国获得了“丝国”之称。
本次展览旨在通过文化遗产讲述各国文明故事,呈现各国文明之美,为亚洲各国相互交流、展示、沟通、了解搭建重要平台,为中外观众提供精彩的文化体验,谱写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新乐章,对拓展亚洲文明对话多样化渠道,建立亚洲文明平等对话常态机制,传承和守护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文物带你看亚洲”多媒体互动展示系统。 (李夏 摄)
此外,互动性强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展览采用“传统展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展示方式,以现代影视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亚洲各国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著名文化景观,“文物带你看亚洲”多媒体互动展示系统让观众深度体验亚洲13个国家近60件文物。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11日。
本次展览是国家文物局配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办的“亚洲文明联展”系列文物展之主展览。除此之外,“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国家博物馆)、“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首都博物馆)等展览也纳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