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为什么偏偏是捷克,中东欧地区的领头羊是波兰啊!”为什么中捷关系能升级换代,驶入快车道?这是国内外不少人对习近平主席首访捷克的困惑。反过来说,中捷关系不同寻常的快速发展,给其他国家带来诸多启示。
启示一,识时务者为俊杰。中捷关系历经风雨而终见彩虹,如今成为中国-中东欧(16+1)合作的典范,正产生激励效应。曾几何时,尤其是在哈维尔时期,捷克是欧洲对华偏见最深的国家,动辄拿中国人权说事儿,达赖成为捷克总统、总理府的座上宾。中捷关系严重滞后。如今,真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捷克现任政府反思过去的意识形态外交,积极看待中国发展和中国模式。一周前捷众议院举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讨会并在出捷克文版,就是明证。捷克总统去年是唯一现任欧盟国家元首参加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阅兵的,令人感动。捷克是首批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的中东欧国家,该备忘录推动中捷发展战略对接和政策协同,开展和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双方和平、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中捷政治关系,两年来判若两样,原因何在?时势异也!中国-中东欧(16+1)合作与 “一带一路”倡议一下子把包括捷克在内的中东欧国家份量盘活了。习近平主席首访中东欧地区就选择了捷克,而且是建交以来中国国家元首首访,其中的奥秘,就是捷克想通了,真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启示二,打造地区合作样板。正因为在16+1合作框架下,捷克积极作为,才赢得了近年关系快速发展的机遇。捷克总统泽曼表示,捷克愿意成为进入欧盟市场桥头堡和中国投资进入欧盟市场安全港。“捷克作为没有外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欧盟国家,愿意成为中国进入中东欧及更大的市场的桥头堡。新的融资平台如中国-中东欧投资银行或金融机构正在酝酿。习主席访问发表的“中捷联合声明”指出,中方欢迎捷方希望成为中东欧地区金融中心的意愿。双方愿进一步加强两国金融合作,视情推动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使用本币结算,探讨在捷克设立人民币业务清算机制的可行性。双方鼓励和支持两国银行在已有法律和监管标准基础上并遵循平等相待和互惠原则互设子行、分支机构和开展业务,双方鼓励两国金融机构为贸易和投资合作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作为传统机械制造国家,捷克在金融领域如此积极,更何况其他领域?!地方合作,成为“16+1合作”新引擎。捷克是“16+l”机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外方主席,正引导中国-中东欧地方合作扎实推进。
启示三,早参与,早收获。If you believe, you can achieve.。这句英文谚语不仅生动诠释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真谛:早参与、早得益;世界因为分享而美好。“一带一路”倡议赋予16+1合作更深远内涵和更广阔空间。比如,在16+1框架下有个“三海港区”规划,捷克正处于该计划核心位置,即将欧洲内陆河流——易北河、多瑙河、莱茵河与波罗的海、亚得里亚海、黑海联通。帮助内陆国家寻找海洋,这正是“一带一路”的思想。据估计,这需要10亿欧元投入,因此捷克方面希望引进丝路基金投入。捷克在通用航空领域拥有大量的国际和国内经验,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所看中。捷克企业参照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市场经验,可提供一切通航领域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像雷达和其他空中交通监控这样的产品在内的机场基础设施以及准乘19人及以下的飞机,飞行训练、维护、直升机紧急医护服务、电子产品和 IT 解决方案等。在捷克共和国生产并出口到世界很多国家的一种通勤客机——捷克飞机工业公司制造的“L-410”——在中国拥有大量潜在客户,希望它可以很快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块基石。匈塞铁路延伸并连接希腊比雷艾夫斯港,成为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关节点。这就赋予中东欧国家除了作为进入欧洲心脏的门户、桥梁与纽带角色外的新使命,也为“16+1合作”机制拓展提供了可能。作为欧洲的心脏,在“16+1”机制中,捷克的区位优势一下子凸显出来。
中捷关系只是这三大启示的见证者,其激励作用正在中东欧地区发酵,这就是中捷战略伙伴关系的溢出效应吧。
(作者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