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8日 17:0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张选杰、李国利
“杨业功是累死的。为导弹事业而生,为导弹事业而死,他的一生都融入了祖国的导弹事业。”部队官兵忆起老首长,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杨业功的老战友、现任基地司令员刘际琛少将回忆说,42年前,杨业功入伍后与导弹部队结缘。从那时起,军人的职责便像血液一样融入他的生命。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央军委确立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后,杨业功担负起筹建我军历史上第一支新型导弹部队的重任。那个时候,没有阵地、缺少装备、人才不足,全新的部队、全新的装备需要全新的建设思路、训练模式……杨业功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基地原副政治委员迟志江回忆――没日没夜地操劳,杨业功瘦了、黑了。但他带领部队实现了“没有武器能训练,有了武器能打仗”的目标。部队筹建当年,杨业功就很快掌握了新型导弹各个专业的指挥技能,并带领部队成功发射了二炮历史上第一枚新型导弹。
1995年,在我国东南海域进行的一次重大军事演习中,已经形成作战能力的这支新型导弹部队奉命进行导弹发射演练,以6发6中的战绩,实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心和意图。杨业功在演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荣立二等功。
某导弹旅旅长张建强回忆说,那次军事演习,是部队组建以来第一次执行重大任务、第一次集中发射多枚导弹。那些天,杨业功白天实地勘察,晚上图上作业,冒酷暑带病组织部队抢修发射场坪。演习结束后,他累倒了,在野战卫生所的帐篷里输了一天液。
与杨业功一起战斗在导弹发射前沿的基地参谋长高津回忆说,实弹发射进入倒计时,他冒着生命危险留在现场近距离指挥。突然,一枚导弹临近发射时出现故障。杨业功果断指挥官兵迅速排除故障,保证导弹准时点火。
1999年6月,杨业功走上基地司令员的领导岗位。特殊的地位、特殊的使命,杨业功责任更重。他不无忧虑地说:“军人不思打仗就是失职,没有随时准备打仗的意识和能力,战场上就会有更多的流血牺牲。”
“何日请缨提锐旅,决战决胜伏强魔。”这是杨业功创作的《满江红?和岳飞词》中的两句。作为一名高级军事指挥员,在他的心头,准备打仗这根弦时刻绷得很紧很紧。
曾在杨业功手下当过旅长的某基地副参谋长谢家宾回忆――杨业功是部队有名的“专业通”“阵地通”,各种型号导弹武器系统的原理他都能一一道来,经过他脚板踏过的阵地都能熟记于心,就连位置方向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2003年8月,他到某旅检查工作,旅里经过精心准备,用多媒体课件向他汇报阵地部署情况。就在解说员兴致勃勃地讲解时,杨业功突然打了个“岔”,指着一个标注在路北的阵地说:“这个阵地的位置标错了,应该在路南。”拿出原始资料一查,果真如此。杨业功严肃地说:“如果是打仗,这种疏忽是致命的!”
在杨业功心中,战场无小事。他总是把问题想得复杂一些,结果想得坏一些,不留下一个死角,不放过一处隐患。
基地部署高度分散,点多、线长。基地参谋长高津回忆说,熟悉杨业功的人都知道,他到部队很少坐下来听汇报,更愿去一线“眼见为实”。新型导弹部队组建后,基地新建阵地分布在上万公里的许多点上。从勘察到验收,杨业功拿着丈量仪器一个一个地过,稍有偏差,就要返工。这样一来,苦了不少人。有人抱怨:“又不是打仗,没必要在这些细节上过于苛刻。”杨业功一听,火了:“今天的一切都是为了打仗,毫厘之差都不能容忍!”
“他热爱导弹事业。这份感情,渗透到他的骨子里,延续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基地政治委员杨立顺少将这样评价自己的老战友,杨业功用生命实践了他入党时写下的誓言――“我保证,任何时候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党的利益,勤勤恳恳,老老实实,艰苦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以至生命。”(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责编: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