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是一个令人向往和留恋的好地方,居黄河上游,有古老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以西北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西夏王朝,被称为“神秘王国”,留给后人诸多待解之谜。
宁夏考古可追溯至旧石器的蒙昧时代,那时宁夏境内的黄河岸边就留下了人类早期那蹒跚的足迹,生活在距今3万年前灵武水洞沟的居民,也是黄河母亲摇篮里的爱子,他们从远古中走来,在早期的劳动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河套文明。
当祖国的历史步入文明时代,宁夏境内恰是古老戎族的游牧征战之地,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为防御匈奴入侵,徙关中人民于宁夏,经过多年的开发,号为“新秦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宁夏遭受着战争的巨大破坏,同时也在战争中不断恢复和发展。当人类社会进入11世纪,在北宋王朝的西北疆诞生了一个新的政权——西夏王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国在历史上存在了189年,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夏考古的重大发现,国内外曾掀起过一次西夏研究热潮,但主要限于对西夏文字的研究和西夏文文献的整理。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迎来西夏研究的春天,一批批国内外专家学者不畏艰难,投身到西夏研究的行列,使一个新兴的学科——西夏学脱颖而出。
宁夏、甘肃等地出土了大批西夏文物和西夏文献。西夏学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堪称“双壁”的《文海研究》和《同音研究》,被学术界认为是我国西夏学研究方面的里程碑;《西夏简史》、《西夏官印汇考》、《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西夏文化》、《西夏佛教史》、《元昊传》、《党项古代史》等20多部专著,以及几百篇学术论文,先后出版问世。这些成果远远超过了西夏灭亡到新中国成立前的700多年间的西夏研究成果。俄罗斯、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印度、匈牙利等国均有学者研究西夏,国内外西夏学的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此外,宁夏还有丰富的长城遗迹和举世瞩目的贺兰山岩画。宁夏自古为边塞要地,战国迄止,秦、汉、隋、明等朝代都曾在宁夏修筑过长城。在面积仅6万多平方公里的宁夏土地上,历代修筑长城的总长度达1500多公里,人称“长城博物馆”。而贺兰山岩画是曾经活动在宁夏西部贺兰山地区的古代游牧民族遗留下来的一种岩刻艺术。地域分布数百里,时间跨越上千年。这些岩画真实生动地描绘了大量的动物、类人首、射猎、放牧、争战、舞蹈、劳动、交媾等场面,再现了贺兰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千年生活。这些岩画在1983年被发现后,引起国际文化界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