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8日 16:04 来源:
来源:《新闻记者》
2006岁末,台湾又一家名报《民生报》停刊了。近年,台湾岛内报纸接二连三停刊,《民生报》只是台湾2006年中5家停刊的报纸之一。
《民生报》本为台湾联合报系的主力报纸之一,素以民生、体育、影剧消息为报道主体,俗称“吃喝玩乐”报。它的停刊,折射了台湾报界的发展变化,情势不比以往。其变化到底如何?停刊报纸何以如此之众?报纸生存在岛内为何如此艰难?现试分析如下:
一、《民生报》停刊表明岛内报刊生存不易
《民生报》社长兼联合报系发言人项国宁在宣布该报停刊决定时称:基于外在环境变化迅速,《民生报》的阶段性任务结束,在(2006年)11月30日画下句号,自12月1日起停刊。
《民生报》属联合报系旗下,于1978年2月18日创刊。28年来,该报的特色与定位为:1.关注民生与娱乐。其报道内容主要是以民生、体育、影剧消息为主,俗称之为“吃喝玩乐”。2.注重自采新闻和言论。《民生报》90%以上是自采新闻。该报有五六人专门从事言论,非常注重对新闻的分析和评论。同时,该报还注重大陆新闻。有报道说,联合报系的《民生报》、《经济日报》努力开掘大陆新闻,派记者常驻北京,常跑江苏、广东及上海等地采访①。3.属于传统的办报风格,走的是“正派办报”的传统路子。时下,台湾报纸风格发生变异,逐步形成两种不同办报风格。一种就是这类传统型办报风格,即注重政治、经济或娱乐新闻,同时加强新闻评论。还有一种则是八卦式风格,以揭丑猎奇煽情为己任,不仅量大,冲击力也强。这种八卦式风格,并非台湾报刊本土生产,而是源于外报如香港报刊抢滩而形成。尤其是2003年的《苹果日报》入台,更加剧了这种八卦式新闻对传统报刊的挑战。4.《民生报》早就开始了其跨媒体操作的项目,主要有:1980年末期至1990年末期,《民生报》与电视媒体合作制播儿童节目《儿童天地》;1990年,《民生报》与电子媒体合作举办“金曲龙虎榜”;2000年以后,每年的春节假期,《民生报》又合作制播出《欢乐民生》系列特别节目。该报虽然时有与电子媒体合作的现象,却仍然以遵循传统办报模式为主。
在如今的传媒市场竞争中,《民生报》恰恰因为其传统作派而丧失了筹码,难逃其停刊命运。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对《民生报》形成严重挑战:一是,近年因台湾岛内经济不景气,广告歉收;二是,网络等新媒体冲击日甚,导致纸质媒体读者数量日益减少;三是,传统的纸质媒体间竞争也十分激烈,外来报纸、免费报挑战传统,迫使部分传统报纸生存艰难。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民生报》连连亏损,最终无法支撑。
二、《民生报》停刊的背景分析
《民生报》所代表的台湾报业停刊现象,对传统报业不能不说是一种警醒。
首先,台湾媒体密度太大,竞争激烈。据2002年《台湾年鉴》统计: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只有报纸31家,其中国民党党营、官方及军方办的15家,占了将近一半,民营16家。1987年后,台湾媒体迅猛发展,截至2001年,台湾已有451种报纸、7220种杂志、7816家出版社、2606家有声出版企业、267家通讯社、146家广播电台、37家有线电视台、5家无线电视台。台湾岛面积3.6万平方公里,即使人人是受众,也仅2300万,媒体密度过高,其竞争激烈程度也可想而知。另据资料,仅台北市就有卫星电视现场转播车十多辆,全岛有87辆,以致到了每15分钟就有收视情况统计的程度。而在各种刑事、民事的事故现场,新闻车竟比警车还多还快②,可见其竞争激烈程度。台湾弹丸之地,媒体挣扎着吃饭,实属不易。
责编:潘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