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88岁老兵烈士陵园义务宣讲50余载: 将你放在心中,我们便不曾离别
快看首页 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2日 17:37

央视网消息(记者 孙晓媛 王若怡):周家岗烈士陵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石沛镇境内,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到清明节、“七一”等重大节日的时候,唐先义的身影总是准时出现在这里。

唐先义今年88岁,自幼随父亲参加革命,此后又奔赴朝鲜战场。复员后的50多年来,他总会从滁城骑自行车往返80公里到周家岗烈士陵园,为前去瞻仰的人们义务讲解当地红色革命历史。

作为军人和烈士的后代,他想让更多人了解周家岗的革命故事,而这也是他内心对于已故亲人的承诺。

1938年,新四军四支队与战地服务团挺进周家岗,开辟周家岗抗日革命根据地。在父亲唐家荣的影响下,年幼的唐先义和哥哥唐先仁都加入了儿童团,帮助新四军挖地道、放哨和送信。

1943年,父亲唐家荣被敌人逮捕关押,严刑拷打,英勇牺牲。1947年,年仅17岁的哥哥唐先仁被捕入狱,被迫害致死。1952年,18岁的唐先义报名参军,随后参加抗美援朝继续保家卫国。

唐先义所在部队进入朝鲜的第3天就遭遇敌袭,唐先义因意外滚到田沟里,所幸没有被击中。在枪林弹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他同战友一起浴血奋战、誓死如归。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宣告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停战后,唐先义又加入到支援朝鲜人民战后恢复和建设的工作中。两年后,他随部队回到祖国。

1966年,唐先义从部队复员。从母亲口中,他得知父亲被追授为烈士,长眠于周家岗烈士陵园。当天,他赶到陵园,不断抚摸着纪念碑上父亲的名字,那一刻他觉得父亲的精神始终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

离开陵园的时候,唐先义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陵园工作人员,他告诉工作人员,只要有革命历史讲解需求,他都会风雨无阻赶过来。此后,他把宣扬传承革命精神当成自己的毕生事业,多次主动到烈士家属和村民家中收集史料。

50余年来,唐先义骑自行车往返于滁州和全椒两地,累计1000余场的宣讲,往返总里程达到8万余公里。他的腰间常年挂着一个水壶,渴了就喝水润润嗓子,饿了就在附近的集镇上随便买点吃的。

2017年春节前,唐先义骑自行车去烈士陵园,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盆骨骨裂,休息了两个月还未痊愈。家人劝他卧床休息,等身体休养好了再去,但是清明节那天,他还是拄着拐杖坐车来到烈士陵园。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他将信念和思念镌刻在日复一日的奔波往返之中。站在周家岗烈士陵园,是这个老兵与父亲最近的距离。

编辑:孙晓媛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