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调查:“压力山大”时,你会怎么做?

生活新闻来源:今晚报 2019年09月02日 17:3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言必谈健康,越谈越心伤。这样的情景,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常态:说要健身,却坚持不下来,成效不显著;说要养生,却还是天天熬夜,失眠又脱发;说要饮食调理,保养品买了一大堆,每天记得吃的只有维生素片……往往是身体健康方面还没得到多少提升,自己却先被心理疾患打倒了。

  本期的“今晚调查”,通过掌上天津App、腾讯大燕网等多种渠道发起了调查《“压力山大”时 你会怎么做》,共收到有效问卷316份。调查结果呈现了受访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讲述了大众常见的“承压”策略与“减压”需求。

  坏情绪别导致坏影响

  王女士记得自己刚生孩子的时候,熬夜带孩子累得几乎崩溃。那时候周围人都告诉她:忍过这几年,孩子上学就好了。

  如今,为了安排孩子上更好的小学,王女士和丈夫卖了地铁9号线沿线的婚房,又买了位于市中心区域的新房。可是新房还在装修,孩子就已经开学了,一家人挤在临时居住的“老旧小”租屋里,这个夏天最后的热量与焦虑也都挤在她的生活中,让她喘不过气来。

  “白天根本感觉不到累,你就觉得工作的事、装修的事、孩子上学的事……一件接一件,好像特充实似的。晚上回到家就心烦,孩子缠着我也烦,孩子玩手机我更烦……我老公开玩笑说我更年期提前了,我跟他吵了一架。吵完架我俩陷入冷战,他就带着孩子出门玩了。我下班看到家里没人,往床上一倒就补了个觉,晚上九点多才醒过来。我给自己做意面,倒了红酒,还开了暖光灯,突然就开始唱歌,特别开心。开心得我自己都害怕了,琢磨着我是不是疯了?后来琢磨明白了,我就是累!从身体到心理都难受!”王女士还分析说,自己晚上刚到家时情绪最低落,一天的疲惫和压力都无处排遣,只能赶上谁就跟谁吵,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还能缓和一些;而到了第二天早晨准备出门上班时,她又会感到莫名的暴躁。

  王女士觉得自己需要休息,可职业女性、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又有哪一个能让她轻易抛开呢?比起负面情绪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她更怕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现在他就挺有小脾气的,要是将来脾气越来越大可怎么办啊?”

  “奋斗期”压力感受深

  受访者中男性占31.01%,女性占68.99%;在年龄分布方面,19岁至40岁人群占比超七成(73.73%),41岁至59岁占19.30%,18岁以下及60岁以上的占比均未超过一成;在学历构成方面,大专及本科占74.68%,硕士学历占12.03%,其他学历层次占比合计约一成左右;在月收入层次方面,5001元至10000元占42.09%,5000元以下占40.51%,10001元至20000元占15.51%,20001元以上占1.89%。

  大部分受访者处于人生中较为重要的奋斗阶段,受教育程度尚可,但收入不够理想,对于生活压力有较为深刻的感受,但对于处理负面情绪和承受巨大压力方面,仍有很多不解之惑。

  负面情绪何其常见

  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面情绪”。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常常被负面情绪困扰吗?

  几乎全部受访者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负面情绪带来的困扰,这说明人群中的负面情绪并非一时一地的个别现象,而已经成为必须引起重视的普遍性问题。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和职业差异。例如,在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发生率上,女性高于男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的心理问题为抑郁和焦虑;而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普遍较低,常见的问题有焦虑、偏执、抑郁等等。

  信息时代加剧了负面情绪的传播和扩散。人们搜集、寻找、接纳信息是为了消解负面情绪,却往往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费”,常常陷入网络信息所营造的“负能量爆棚”的氛围中。

  独处、看喜剧有用吗?

  负面情绪不仅能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行为失常等问题。在本次调查中,受访者们表示由负面情绪带来的以下问题较为常见:萎靡不振,消沉抑郁占46.20%;远离人群,自我封闭占33.86%;失眠健忘,精神恍惚占30.70%。此外,暴饮暴食或厌食断食(27.85%),酗酒或药物依赖(27.53%),多疑焦虑、没有安全感(26.58%),暴躁易怒、暴力伤人(23.42%)等负面情绪的“副产品”,也困扰着受访者。

  负面情绪带来的问题如此之多,但如何应对负面情绪,受访者却缺少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在负面情绪铺天盖地而来时,人们常见的反应如下——

  此外,仅有16.77%的受访者会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情感专家咨询,考虑接受心理辅导;还有一成(12.03%)受访者采用“冷处理”的方式,不主动调节情绪,与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心理学家认为,无论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具有正当性,人们应当承认、接纳情绪,以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找到对自己有效的疏导方法。坏情绪会来也会走,别让坏情绪持续产生坏影响就好。

  这心事如何放心托付

  前不久,张先生收到妻子转发给他的一条网络笑话:“为什么男人下班后宁愿在车里抽烟?”他知道妻子是在讽刺他,却没有回复,也没有解释。事实上,他并不抽烟,也不会坐在车里发呆。他调适心情的方法是擦车,下班后擦一遍车的内饰,上班前擦一遍车身,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感觉平静、安宁、放松。

  “坦白地讲,男人聚在一起都爱吹牛,吹房子、车子、妻子或者孩子,可这些砸在身上却都是压力。年轻的时候我特羡慕自信的人,现在我明白了,你看一个人狂得不得了,其实他的压力比谁都大。”张先生的工作稳定,随之而来的是晋升不顺、收入不高,每次参加同学聚会时他都要赞美其他人“爱拼才会赢”,继而收获大家的羡慕:“还是你好,毕业就结婚,现在小家庭多幸福,孩子都上初中了。”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同学们默契地不去探寻,比如,房贷还完了吗?薪水多久没涨了?夫妻之间还有话可聊吗?养孩子能上得起最好的辅导班吗……

  除了擦车,张先生还喜欢钓鱼。他不讳言钓鱼是自己逃避现实的途径:一根渔竿可以打发周末的一整天,如果有渔友聚会,就名正言顺地半夜再回家。他说,人到中年,除了外界的压力,还能感觉到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对自己的影响。“一家人把你当顶梁柱,就算你这根顶梁柱已经被掏空了,也得多刷几层漆,告诉别人,没事!都挺好!忙着呢!”

  心理疾患就在身边

  国家卫计委在2017年曾发布数据指出:中国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98%, 远高于同期中国各类肿瘤的发病率。在“社会焦虑”的氛围下,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状况。

  在你的周围,存在心理疾患的人数量多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只有约四成受访者认为现代社会的心理疾患越来越常见,但全部受访者都承认自己身边人存在着程度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正因如此,人们对于他人寻求心理咨询服务的态度也日渐开放包容。67.72%的受访者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17.09%的受访者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14.24%的受访者对他人寻求心理咨询这一决定本身感到好奇,仅有0.95%的受访者对此持反对、反感的态度。

  健全心理服务网络

  在寻求专业心理服务时,人们更愿意信任:政府机构或权威媒体的介绍与推荐(64.56%)、朋友推荐的机构或咨询师(56.65%)、公益服务热线或志愿服务机构(53.16%)、公立医院(48.42%)等。相较而言,人们对于民营医院(5.70%)、社工或社区公益组织(10.76%)、私人心理诊所(19.62%)的信任度有待提高,同时给予网络搜索结果(19.94%)的信任也十分有限。

  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性能帮人们进一步建立起信任感。此次调查中,更信任“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受访者占42.09%,更多地信任咨询师职业经验的受访者占25.95%,更信赖咨询机构专业标准的受访者占18.04%,对此态度模糊的受访者占12.97%,而对机构和咨询师都不信任的受访者仅占0.95%。

  市民能否在身边找到权威认证的、可信任的心理服务呢?根据近期出台的《天津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本市将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基层平台建设。未来,人们可以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平台获取专业、放心的心理健康服务。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对于单次时长一小时以内的心理咨询服务,七成以上(76.90%)受访者能够承担的费用在300元以内,19.30%的受访者能够承担301元至500元的咨询费标准,仅有3.80%的受访者愿意承担501元至1000元的咨询费,而千元以上的心理咨询几乎“乏人问津”。心理咨询不是收费陪聊,而是治病救人。心理咨询的收费标准,更需要有关部门作出规范与指导,在需求扩大、市场增长的形势下,让咨询者可以放心消费、期待“聊效”。

  调查显示:四成以上的受访者希望心理咨询能够缓解情绪问题(49.05%)、对自己有全新的认识(46.52%)、帮助自己发现新问题(40.82%)、修复过去的心理创伤(40.19%);三成以上的受访者期待心理咨询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当下困扰(38.29%)、建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36.39%)、实现自我成长(35.44%)、 健全心智以及防患未然(30.3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受访者不仅关注迫在眉睫的情绪问题,也关注自我认知与自我提升,足见人们对精神需求越来越重视,对社会心理学知识也并非一无所知。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广泛存在的压力,也带来了更多了解心理学、接触心理学的窗口,由此人们有机会秉承开放包容的态度处理心理压力,乃至更进一步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主动探索自我成长之路。(记者 张译丹)

  本版制图 王欣蕊 雷蕾

  感谢天津南开大学袁辛老师为本次调查提供专业支持。

  实习生申天文、王雪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