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黄河在腾格里沙漠边缘拐了一道弯的地方是沙坡头。包兰铁路也在这里横穿而过。60年后的今天,铁路旁向腾格里沙漠延伸一侧,已是一片郁郁葱葱。(祁瀛涛/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 高宇婷)小时候在家乡宁夏,春秋季节时常黄沙蔽日。有一年风沙格外大,整个天空的颜色像调了橙黄色的酱料。那时只有6岁的我站在学校广场上,望着天感到莫名的恐惧。回到家里听父母讲,沙尘暴太大,农村的几个小孩放学看不见路,掉到路边的引水渠里找不到了。
沙尘暴带来了太多的伤痛。
时间过得快,转眼我参加工作都已8年。
今年8月,我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年网络媒体行”时,有机会较为全面地采访、了解了宁夏的治沙情况。
采访中,有一个小故事给我的印象深刻。
回忆80年代呼铁局管内包兰铁路线的历史,其中有一站叫中卫站,而享誉世界的治沙经验 “草方格”治沙法就源于这里。
草方格是将麦草或稻草在流动沙丘表面扎设成1米×1米方格形状,扎设深度10至20厘米、露出沙面10至20厘米,形成网状结构。
1965年火车奔驰在腾格里沙漠中。草方格沙障固沙,保障了包兰铁路穿越腾格里沙漠时畅通无阻。沙坡头因治沙成就卓越被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 (宁夏日报资料照片)
这项看似简单又如此伟大的发明,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当地流传着两种说法:是一位老农民的偶然发现;是一场大风刮倒了几个字,风暴过后,只有方块形的字没有被沙子淹没,于是治沙工人受到了启示,研究出了草方格。
腾格里沙漠边缘中卫沙坡头地区,百姓在扎草方格治沙。(资料图)
“草方格”的发明真的出于偶然吗?
资料显示,1955年,铁道部委托中国科学院组织专家研究固沙造林的可行性并设计造林方案,这些专家在沙坡头一呆就是几十年,他们进驻沙坡头开始了植物固沙的探索和研究。
带着这些问题,我联系到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副站长张志山,才了解到草方格的发明始末。
张志山说:“草方格的发明和初期应用经历了漫长的科研探索之路,它的发明是不同专业,包括气象学、自然地理学、植物学、工程学的科学家们历经数十年(1955年至1964年)的研究成果。其发明有试验观测数据的支持,部分体现在早期的研究报告、专著和论文中。”
为什么是方格
为了稳定沙面、保证固沙植物的成活率,科学家们最早用麦(稻)草、粘土等材料全面或带状铺设沙面,然后栽植或播种植物。这时发现带状铺设的麦草沙障最有利于固沙植物的成活,但容易被风吹毁。
接着,又有科学家建议将麦草用铁锹踩压到沙中避免被风吹毁,同时考虑到沙坡头地区多变的风向,将带状修改为方格状,达到“寸草遮丈风”的目的。科学家们做了不同材料、形状、尺寸的机械沙障固沙效果研究。在沙坡头段铁路建成的1958年,铁路防护体系建设中采用了不同尺寸的草方格稳定沙面。
为什么是“1米×1米”
随着试验条件完善,科学家们逐步揭示了草方格的风沙流蚀积原理,发现1米×1米草方格固沙效果之所以最佳,是因为该规格的草方格能够形成光滑的凹曲面(形如浅底锅)。而规格大的草方格中心掏蚀深,不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规格小的草方格形不成凹曲面,容易被风吹毁。
张志山说:“这些研究为草方格提供了理论根据,也意味着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的正式发明。因此,在1964年的修改设计方案中,全部采用1米×1米草方格固定沙面后栽植固沙植物。”
对于流传的那些关于草方格发明的方法,张志山解释:“说老农民发明的,可能就是因为这个草方格看上去非常简单,再加上我们站的老前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荒漠中工作,就像老农民一样。但这两种误传,其实更加反映出社会大众对科技认知能力的欠缺。”
彼时,“恍然大悟”这个词里的“恍然”更符合我的心情,其实早就应该想到:成功没有什么意外,晴空万里靠的不是运气,科学治沙的每一步都需要反复论证,美好生活是无数人默默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