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苍穹浩瀚,留下了中国火箭呼啸而过的轨迹。
宇宙无垠,见证了辈辈航人书写的大国担当。
央视网消息:2017年,是西昌航天事业的奋斗之年。从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卫星的首发到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的收官之战到,每一次大国重器呼啸九天的光彩夺目,无不诉说着他们坚持航天强国事业的铿锵步履。
2017年,是西昌航天事业的奋起之年。从半年之内续两次发射失利到从整行囊再出发的4战连捷,他们以守得住初心,站得起来的担当告诉世界:“中国金牌王者已归来!”
即将逝去的2017年里,西昌航天人以隐姓埋名的奉献精神,以脚踏实地的逐梦态度,践行着航天强国的使命担当。大梦想、大航天,他们助推中国发展更加强盛;新起点、新探索,他们勇于开拓进取的信心更加坚定。
坚持奋斗,航天发展改变民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雪景
1969年底,中央决定再建一个航天发射场。经过对9个省25个地区81个选点的艰苦考察,最终选定四川省西昌松林这个海拔高、纬度低、气候条件好的地区。
1970年冬,一支神秘的队伍从茫茫戈壁滩出发,穿越河西走廊,翻越秦岭,跨过大渡河,来到大凉山深处一个叫赶羊沟的地方开启了艰苦的创业之旅。
突击长征桥、贯穿专用线、会战发射场……老一辈航天创业者艰苦奋斗,攻坚克难,让一项项工程图纸变成了现实的故事不能忘。1980年,通过不懈努力,一座技术先进,设备设施齐全的航天城悄然屹立。凉山无恙,而世界投来赞许的目光。
中心组建以来,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秉承“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西昌航天精神,隐姓埋名潜心铸箭。从1984年首颗试验通信卫星升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成功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到1990年 “亚洲一号”成功发射,我国成为世界第3个步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再到2000年至今,20多颗北斗导航卫星相继入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等,西昌航天创造中国航天史上的10多个“第一”,让中国航天名牌享誉世界,在九天之上镌刻了中国印记。
中国航天向浩瀚宇宙挺进得有多高,就与百姓的寻常生活贴得有多近。
北斗的建成,举全国之力;北斗的应用,惠民生所需。汶川,地震导致通信设备瘫痪,相关部门利用设备迅速与405个村社建立了联系;南海,今天无论到哪块海域、哪个岛礁,都在祖国俯瞰之中;世界各地,人们出行寻路,预测路况、预知行程用时。这些,都缘自从西昌发射组网的“北斗”卫星。
至今,西昌卫星成功发射量已达100余颗,运用于广泛领域,带给人们的是“天气预知”、“天空上网”等,越来越多的航天科技。这些航天科技正造福着民生、惠及着百姓、创造着更美好的生活。
这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航天强国”的理念真实体现,西昌航天人也一直以实际行动在践行。
不惧挫折,迎着风雨坚定前行
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发射画面
一步一跨越,一步一辉煌。很少有人知道,每一次跨越和辉煌的背后,都有伴有无数的挫折伴。西昌航天人一次次坚定奋起,那失败之后的成功,凝结着他们克服苦难的不懈努力。
2017年6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过程中火箭三级工作异常,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简单的一句话却实实在在道尽了西昌航天人身上背负的沉重压力。
那么他们是如何对待出现的失误的呢?他们在实践中发明了“归零”!
按照“定位准确,机理清楚,故障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五原则,查明故障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对后续任务在内的同系列火箭进行举一反三和改进。熬几个通宵、掉几斤皮肉、添几丝银发、吵几次狠架、做几种验证、经几次严批、过几道关口……这些归零的现实写照,诠释的是西昌航天人不惧失败困阻崛起奋进的时代精神。
自8月以来,中心各级强化主战主责意识,按照“沉下心思、埋头苦干、从零开始、再创辉煌”和“豁出命去确保万无一失、圆满成功”的重要指示,深入开展任务誓师动员,持续搞好思想发动,围绕组织管理、指挥操作、设施设备、试验文书等进行全面复查、严格质量评审,扩大产品测试覆盖项目,实现了务求必成、绝对成功的任务目标。
2017年12月2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完成年底收官之战。据了解,此次任务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失败之后的第四次连战连捷,意味着西昌航天人再一次以实际成绩捍卫了航天大国的尊严。
勇于探索,不畏风险。面对新的荣誉,西昌航天人依旧保持着不骄不躁的干劲儿,从科技控工作者眺望远方的目光中,笔者感受到一如既往的冷静与平和。
克服疲劳,奋斗梦想勇敢担当
11月5日19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来不及庆祝成功的喜悦,风尘未洗的科技工作者又一次披星戴月立即投入到了遥感三十号02组卫星发射备战中……
连日来,“白加黑”“五加二”成为了科技工作者工作的常态,即便身心疲惫,但他们始终保持着不减的干劲儿奋斗在各自岗位上。
每次发射任务前,中心通信系统线路维护岗位的技师李三保需要进行多次的巡线、检查,确保任务中火箭数据传输正常。1000余公里通信线路,他与同事们全部巡查一遍要翻过5座山、穿过11条河流、路径30个村庄、覆盖40条道路,长年累月走下来这个群每名工作人员的双脚都长有厚厚的老茧,一串串延伸向远方的足迹书写着最无言的付出。
该图为杨梅正在进行通信设备检修
在中心光端岗位也有这样一位任劳任怨的科技工作者,她就是负责设通信备检修和维护的工程师杨梅。
几个月前,技术室工程师李剑阳亲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时刻,回想起当时的场面,他今难忘。这件事还要从单位执行卫星发射通信保障工作说起,在执行某型号任务期间,担负卫星通信数据传输的工程师杨梅突然晕倒在了岗位上,同事急忙将她送到医院,并细心照料。
杨梅同事告诉记者,在一年多时间里,她已经昏倒了两次,她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岗位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加上长期高负荷的加班工作,使杨梅的身体几乎透支,但她还是默默坚持着,直到倒下也不愿离开岗位休息片刻。
其实,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像李三保、杨梅这样敬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有的时候一个月也休息不了一天。
长时间、高强度的连续作战,使很多科技工作者面临许许多多的实际困难;无数个双休日变成了工作时,宝贵的黄金周办成了工作周。即便这样,大家还是争着往前冲,为了中国航天的未来,也为了自己肩扛的责任。
“如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率达到了92%,刷新了142天9次发射的高密度记录,创造了1997年以来81战全胜的航天奇迹。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归功于中心全体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学宇感言。
2017年12月2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自此中心圆满完成2017年全年发射任务的收官之战。因为热爱,所以坚守;不忘初心,继续奋斗。今天,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这样的成绩背后凝聚了代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付出与汗水,向他们致敬!同时,也祝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未来取得更多更大成就!(央视记者 刘常连 张立超 刘旭 董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