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我在现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发挥区域优势 特色经济助推新疆经济快速发展

 

————专访新疆发改委主任刘晏良

CCTV.com  2009年06月12日 17:5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记者:新疆拥有我国最长的陆路边境,发展对外贸易极具优势,尤其是边境贸易,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您能介绍一下吗?

    刘晏良: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周边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八国接壤,口岸众多,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边境贸易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对周边国家的贸易方式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初期的易货贸易发展到现汇贸易下项的边境贸易,辅之以旅游购物贸易、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承包工程带动设备出口,多种贸易方式共同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为新疆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2008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22亿美元,增长62%,其中出口贸易额193亿美元,进口贸易额29亿元,居中西部地区之首。在对外贸易中,边境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2008年,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17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79.28%,其中边境小额出口158亿美元,占出口额的82%。进出口贸易额前五位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乌丝别克斯坦和塔基克斯坦,与这五个国家的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的80%左右。

    央视网记者:新疆近年来,在培养和引进人才和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有哪些突出成就?

    刘晏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引进高素质人才作为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一是大力培养和引进加强新型工业化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目前,新疆正处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批重点产业急需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各地各部门把人才培养作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重要工作来抓,根据经济社会及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制定规划、强化措施,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新疆优势产业的发展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支撑。二是积极实施西部人才培养战略,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新疆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家在实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管理人才创新培训”及“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对新疆实行倾斜政策。2003年以来,全疆共有1289名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到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进行特殊培养。有100名青年科技骨干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到国家有关部委所属研究机构研修学习。国家先后六批从内地14个省市和国家部委、中央企业97家单位选派了3749名优秀干部到新疆工作。三是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和内地大专院校毕业生来疆创业。通过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人才,新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新疆地方人才总量144.34万人,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期的1999年提高0.41个百分点,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7.6万人,中高级技能人才66.97万人。是以引进大企业集团作为引进各类高中级人才的主渠道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进入新疆大中型企业149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5家,中国100强企业75家。这批进驻新疆带进数万计的高级人才。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加强。一是减免农村多项教育收费。从2003年起,率先对贫困地区205万中小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39万中小学生免收学杂费、为84个县(市)228万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课书、为21万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保证了全区所有贫困中小学生接受免费义务教育。从2008年起,在全区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级中小学生“两免”政策,并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二是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全面实现了“两基”目标。三是全面推进“双语”教育。为从根本上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综合素质、加快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我们以强化汉语教学为突破口,在全区全面启动“双语”教育工程,通过对少数民族学龄前儿童免费实施两年的汉语教学,为在少数民族中小学全面实行汉语授课奠定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已同意支持我区学前“双语”教育38亿元的投资规模,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1亿元,用于学前“双语”教育机构教室等项目建设。2008年已安排投资2亿元,重点在南疆三地州率先启动“双语”教育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成学前“双语”幼儿园214个。我们计划再用三至五年时间全面建成2328所学前“双语”幼儿园,使全疆所有少数民族幼儿有条件接受良好的学前“双语”教育。四是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在国家和内地省区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从2000年起在内地12个发达城市开始举办新疆高中班,90%以上招收少数民族学生,2008年扩大到28个城市、50所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到5400人,力争“十一五”末达到1万人。参照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模式,自治区从2004年开始在乌鲁木齐等8个城市开办了区内初中班,主要招收地处边远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当年招生1000人,2008年招生规模达到5000人,力争“十一五”末达到1万人。五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180所,招生规模达9.2万人,在校生21.1万人。普通高校由解放初期1所增加到2008年的32所,本专科在校学生达24.1万人,每万人拥有大学生113人。目前,全区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背景资料: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责编:陈曦霞

6/6 < 1 2 3 4 5 6

相关热词搜索:   发挥区域优势  特色经济  助推  新疆经济快速发展  刘晏良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