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国际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诺贝尔文学奖爆大冷门 新得主平时要打工(组图)

 

CCTV.com  2009年10月10日 07:2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广州日报  

>>>海量新闻,请点击“新闻频道”

赫塔·米勒短篇小说集《低地》

《风中绿李》(台版)

  诺奖新得主 平时要打工

  “爆冷”摘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女作家米勒更像是个文学圈的“局外人”

  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最终得主既不是此前外界预测的最大“热门”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奥兹,也不是国内学界看好的西班牙作家路易斯·戈伊狄索洛,也不是获奖无数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更不是呼声甚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而是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

  这一结果绝对属于冷门中的冷门。其作品仅台湾引进过一本繁体中文版的《风中绿李》,简体中文版的作品则一本都没有引进过,非但公众相当陌生,国内德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也知之甚少;德国文学圈也同样面面相觑,就连米勒本人在得知结果后也表示,对自己获奖感到“非常意外”。文/本报驻上海记者刘放

  赫塔·米勒:

  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1987年移居德国,现居住在柏林。她的作品大多描绘罗马尼亚下层人民的凄惨生活,处女作1982年在罗马尼亚用德语出版,并成为禁书,一时引起广泛争议。代表作品有《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洼地》、《那时狐狸就是猎人》等。曾摘得德国克莱斯特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等几个文学奖项。

  文学圈的“业余作家”

  赫塔·米勒,这位国内公众此前闻所未闻、连德国人自己也不太熟悉的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12位女性获得者,究竟是何许人也?

  据悉,赫塔·米勒于1953年出生在一个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少数民族家庭。资料显示,其父亲二战期间曾在德国党卫军中服役,母亲在二战后曾被关进过劳改营,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无疑给她以后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会两种语言的赫塔·米勒毕业后做了翻译,罗马尼亚国家安全部想邀其合作,但她拒绝了,之后她被公司开除。随后,她只能通过在幼稚园教书以及做德语家教谋生,并嫁给了另一位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在做翻译期间,她写作了短篇小说集《低地》,这篇小说并能在罗马尼亚出版,但手稿却在德国出版并引起反响。她还曾多次对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1987年,失去工作的赫塔·米勒与丈夫移民到德国。

  赫塔·米勒的作品着墨于政治现实和社会底层的现状。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李昌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概括赫塔·米勒的写作特点说,“她的作品是一种自白文学,主要还是以回忆往事、反思历史、描绘那些失去家园的被压迫者的命运为主。”他认为,隐喻、转喻、象征、暗示这些含蓄的表达方法使她的作品与众不同。不过,李昌珂同时指出,较之十年前众望所归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著名作家格拉斯,赫塔·米勒更像是德国文学中的“局外人”,在欧洲文学圈子里只能算得上是“业余作家”,平时还需要打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学》德语文学编辑杜新华曾在《世界文学》2003年第5期发表过赫塔·米勒的一个小短篇《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小说描写了罗马尼亚一个底层工人的生活经历,“米勒的作品给我最深的印象在于非常诗意的语言。”但她对于赫塔·米勒摘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也表示,“真是个不可思议的结果。”

  相关链接:

1/2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