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世界周刊]>>
CCTV.com消息(世界周刊5月27日播出):
本周黎巴嫩政府军和伊斯兰法塔赫组织的硝火和冲突是大家关心的一个热点。
就此问题很多报纸发表了评论。
【康辉】“巴勒斯坦人又流血了,但这一次开枪的不是以色列人,而是同为阿拉伯兄弟的黎巴嫩人。”
英国《卫报》25号的一篇报道以这样的场景开头。
这篇题为“不受欢迎的客人”的文章说,最近黎巴嫩政府军向挑起冲突的巴里德河难民营的“伊斯兰-法塔赫”组织展开了清剿行动,已造成数十人死亡,大批难民外逃。
文章说,38年来,40万巴勒斯坦难民以“客人”身份居住在黎巴嫩。根据黎巴双方的协议,黎巴嫩军队不能进入难民营。如今,这一协议已被打破,常年寄人篱下的巴勒斯坦难民的问题再次为世界所关注。
【康辉】 新加坡《联合早报》回顾了这些难民的由来,说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说到底是以色列建国时和几次阿以战争中“民族清洗”的产物。尽管联合国承认难民回归权,但由于以色列的抵制和美国的庇护,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一起成为巴以难以克服的两大死结。
目前,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数量已超过黎巴嫩人口的百分之10。12个难民营不仅成为国中之国,沦为犯罪势力的温床,而且出现了“伊斯兰法塔赫”这样的极端组织。
沙克尔·阿布西是谁?
美联社的文章将焦点放在了“伊斯兰-法塔赫”组织领导人沙克尔·阿布西身上。这位52岁的巴勒斯坦人生于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12岁时因以军占领全家逃往约旦,长大后参加阿拉法特的法塔赫运动,先后在突尼斯、利比亚、南斯拉夫、苏联等地学习活动。20世纪80年代在黎巴嫩的难民营定居,育有6女一男。
美联社的文章说,阿布西是在去年11月成立“伊斯兰法塔赫”组织的,该组织有大约一百名来自沙特、伊拉克等国的逊尼派武装分子。阿布西被指责与基地组织有染,与在伊拉克被打死的恐怖分子扎卡维过往密切,2004年他还曾以刺杀美国外交官的罪名被约旦法庭缺席审判死刑。
但他的弟弟说,阿布西所做的一切与恐怖主义无关,只是为了巴勒斯坦的解放事业。
【康辉】《亚洲时报》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黎巴嫩目前的混乱状况。文章说,黎巴嫩去年夏天刚与以色列打了一战,现在国内的政治斗争尚未结束,又要与新的极端势力开战,这使得已处于爆炸边缘的黎巴嫩局势更加复杂。西尼乌拉内阁面临着更大的安全压力,同时也获得了一个指责叙利亚的新借口。但亚洲时报的分析认为,世俗国家叙利亚没有理由支持黎巴嫩激进的伊斯兰组织。叙利亚曾将阿布西投入大牢关了三年,这足以说明他并不是叙利亚的代理人。
黎巴嫩每日星报注意到,此次冲突爆发以来,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在内的阿拉伯国家和西方国家一致支持西尼乌拉政府打击“伊斯兰法塔赫”组织。这在中东历史上并不多见。也许这将为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以及阿以冲突的解决提供一个新的契机。但从技术层面来说,如何在不造成平民伤亡的情况下清剿“伊斯兰法塔赫”,这是一个难题。
责编: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