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华人世界]《寻亲》之三 《人证》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3日 13:46 来源:CCTV.com
专题:日本残留孤儿寻亲——《华人世界》
进入[华人世界]>>

    CCTV.com消息(华人世界):

    华人世界,世界华人的家园,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首先还是进入半个世纪的越洋寻亲特别报道。

    为了帮助王维章老人寻找失散六十多年的亲人,我们栏目的记者根据王维章给我们提供的线索,首先在铁岭来确定了他在幼年时曾经生活过的区域。可是,虽然经过多方查访,几位曾经生活在那里的老人都表示,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一个两岁半的日本男孩被送给中国夫妻抚养的事,更没听说过小林或者王开田的名字。所以记者又试图来到鞍山郊区的侯角屯--王先生居住生活过的地方来探访一些知情人。

    鞍山郊区的侯角屯,是王维章曾经生活了几十多年的地方,虽然在1988年,他就带着全家迁到了日本。可是提起一夜变成日本人的王维章,村民们依然非常熟悉,所以记者没费多大周折就找到了他原来居住的房子。

    这所小房子,就是王维章家的老宅,他当年就是在这里娶妻生子的。一家人去了日本之后,这所房子就由王维章妻子的弟弟一家居住着。虽然王维章的养父母已经去世了好多年,但是谈起他们对养子的关爱,亲戚们还有很深的印象。

    记者:那就是王维章的养父就他这么一个儿子?

    王秀莲:对。就一个儿子。

    记者:这两个老人对王维章先生怎么样?

    王秀莲:挺好的。老太太这些家务活,这些活都能干下来,孩子都能照顾照顾。老爷子老在外面跑,就是现在的推销员吧,都是外面跑。怎么形容这个事,就是好呗,就这一个儿子,也没有别人。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小学毕业就算是高学历了,可是王维章的养父母却供养他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周围的乡亲和亲朋好友也从来都没想过,王维章会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王开田夫妇也从来没有向其他人哪怕是自己的亲戚透露过一星半点。所以当乡亲们得知王维章的真实身世时,这个原本寂静的小村庄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记者:当你们得知他是日本人的时候,你们的感觉呢,作为亲属?

王秀莲(王维章的弟媳):特别惊讶,怎么能是日本人呢?

    王秀莲:特别惊讶。怎么能是日本人呢?

    这条小路是这个小村庄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道路,当年,王维章就是从这里离开中国回到日本的。

    记者:他离开中国准备回日本的时候,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王秀莲:他还舍不得这一面,他还挂记着找他自己的母亲。他主要是找母亲,不是说回国。那都是小事。我们理解这个心情。

    记者:骨肉亲情啊。

    王秀莲:对。

    也是从这条小路开始,王维章走上了他漫漫的寻亲路。令他想不到的是,他迈出寻亲第一步的那个时候,绝没有想到这条道路会如此遥远、如此漫长。

    离开了侯角屯村,《华人世界》栏目的记者驱车来到鞍山市公安局。1986年,认定王维章是日本残留孤儿的档案就保存在这里。记者希望在这些历史档案中能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为下一步的寻亲提供方向。

    知道我们的来意,鞍山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帮助找出了20年前的文件资料。在养父王开田的口述笔录里,我们能感觉到王开田一直很清晰的记得他抱养王维章时的情景。

    在确认王维章是日本残留孤儿的材料里,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养父王开田的证词。这也符合中国政府认定日孤的基本原则。

    在王维章的养父王开田的询问笔录里,一个证明人“刘魁一”的名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因为他是王开田在铁岭期间的同事,那么他会不会清楚的了解当年抱养王维章的这件事呢?

    记者:这个口供里有个刘魁一,我们明天就要到沈阳去找他。

    记者冒雨赶到沈阳,根据王开田口录里提供的地址,我们来到了沈阳市古籍书店,想从那里的退休职工档案里查到他的近况,但令我们意外的是,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如今已经80多岁高龄的刘魁一老先生早在几年前就到千山的道观里出家为道了。于是我们又连夜赶往千山风景区,在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的千山风景区分布着大大小小近百家寺院、道观,几百名僧侣道士活动在深山古刹中,每个寺庙之间又没有通讯工具,交通只能用双脚来量,要想在这里找到刘魁一,如大海捞针。于是,我们来到千山风景区宗教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帮助我们在出家人登记名册中查找这位刘魁一老先生,然而结果却令我们失望。

    工作人员:多大岁数?

    记者:应该有80多。

    工作人员:那不可能,我们这没有这么大的。

    就在记者对寻找到刘魁一几乎不抱希望的时候,沈阳传来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刘魁一老先生因为种种原因,并没能去出家,现在,他还一个人生活在沈阳。这位曾经看破红尘的老人还能记得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往事吗?

    记者:你老家是哪儿的?

    刘魁一:铁岭。

    记者拿出王开田的照片给老人辨认。

    记者:您能回忆一下,当时跟这个,一个叫王开田的人吗?你跟王开田熟悉吗?

    刘魁一:对。那时候和洋鬼子做买卖呢。

    记者:你们俩在一起工作过吗?

    刘魁一:在沈阳也待过。我带他来的。

    记者:在铁岭,你们俩一起做什么呢?

    刘魁一:就是给洋鬼子做买卖。

    记者:做什么买卖?

    刘魁一:……组合,就是商会。

    记者:你认识王开田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可能的知情人 刘魁一

    刘魁一:就是四几年。

    记者:你们在一起共事了多少年?

    刘魁一:两三年吧。

    老人一眼就认出了老朋友王开田,那么他是否记得抱养日本孩子的事呢?

    记者:他孩子的事,他要了,捡了一个孩子,要了一个孩子吧。

    刘魁一:那是捡的。洋鬼子走的时候,没着没落的,那时候捡媳妇儿的,捡儿子的还有的事。

    记者:不,当时说是,人家给的,还包的什么东西。那个孩子是他要的吗?是人家给他的吗?

    刘魁一:人家给他的。

    记者:你知道不知道谁给的?那个孩子是谁给的?

    刘魁一:就是小林。

    记者:他是哪儿的人?

    刘魁一:他们大概住一个院,叫一个什么站?

    记者:聚星粮站。

    刘魁一:对,聚星站,一个院,认识了。认识了,日本人完蛋了,抄家了,就赶快跑,往国内跑,孩子就扔下来了,可能就给他了。

    记者:那个小林是日本人还是台湾人?

    刘魁一:那就不知道了。咱们知道是日本人。

    记者:那小林您见过吗?

    刘魁一:没见过。

    记者:那个小林您没见过?

    刘魁一:没见过。

    记者:那您怎么知道他叫小林呢?

    刘魁一:他个人说的。他当时瞒着,谁也不告诉,谁也不知道。那时候捡日本的孩子不光彩啊。

    记者:那么,他说没说这个孩子的母亲,叫什么名字?

    刘魁一:那没说。他不太透露这些事,怕我们再告他的孩子,明白吗。他一直瞒着孩子,什么事都瞒着。

    事隔60年,刘魁一老人清晰的记忆让记者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这毕竟是几天来我们找到的最直接的知情人,日本婴儿王维章被抱养的事情也是第一次被人亲口证实。但令我们遗憾的是,刘魁一老人虽然知道朋友王开田抱养了一个日本孩子的事儿,但是他从来都没有见过孩子的继父小林,更不知道王维章亲生母亲的任何特征。

    难道因为王开田夫妇对抱养日本孩子的事守口如瓶,就没有人知道王维章亲生母亲和妹妹的任何下落吗?难道这个家庭真的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吗?

    就在寻访似乎陷入僵局的时候,远在日本的王维章先生给记者打来了一个电话。原来就在我们的记者踏上寻亲路的时候,王维章每天也都在梳理大脑中记忆的往事。他突然想起,20年前,他和养父第一次到铁岭寻找亲人时偶然遇见了一个人,而那个人无意中说了的一句话,这句话会不会为寻访找到另一个方向呢?下期请您继续收看我们半个世纪的越洋寻亲特别报道。另外我们这个特别报道播出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4月12号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第二版中就详细刊发了我们的越洋寻亲报道。中国的各大网站也纷纷转载了节目内容。央视国际网站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寻亲专栏,还有包括日本、美国在内的多家海外合作媒体开始参与寻找。许多观众朋友包括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李光哲和张红岩都打来了电话,表示要发动日本各界人士帮助老人,在这里,我们向伸出援助之手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大家能继续为我们提供相关的信息。

责编:张璇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