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0日 18:46 来源:
伊拉克一家网站1月9日公布一段录像,展示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绞死后的尸体。这段长27秒的录像显然用手机拍摄。画面中萨达姆尸体的头部不自然地向一侧倾斜90度,在脖子左侧腭线下大约1英寸(约2.54厘米)的地方有一处血淋淋的伤口,伤口呈圆形。尸体面部左颊上有红色斑迹,罩着尸体头部的裹尸布上也有血迹。这是该录像的网络截图。 新华社/法新
来源:学习时报
2006年12月30日,在2007年新年即将来临之际,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执行了绞刑。其实,从2006年11月5日萨达姆被伊拉克高等法庭判处死刑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但是,萨达姆的死给伊拉克能带来什么?国际社会一时间都在关注这个问题。
美国完成“倒萨”行动
萨达姆是21世纪第一位因反人类罪被处以绞刑的国家领导人。事实上,自萨达姆2003年年底被美军从提克里特一处地洞中抓获,他已经停留在历史中。在随后的漫长的审判中,萨达姆的生死也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自2005年10月杜贾尔村案开审以来,这位中东重要人物的生死就被赋予多重政治含义。萨达姆被执行绞刑,意味着美国2003年春天开始的“倒萨”行动最终完成。美国当初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推翻萨达姆政权,把伊拉克建成所谓的中东地区“民主样板”。如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见踪影,战争合法性遭受质疑,让美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颜面尽失。美国“丢面子”倒是小事,问题是正是由于美国师出无名,为伊拉克反美武装大张旗鼓地进行活动提供了充分借口。可以说,伊拉克现在之所以这么乱,很大程度与伊拉克战争的非正义性有关。在此情况下,美国进行补救的唯一办法,就是要证明一点:即使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推翻萨达姆专制独裁政权也是值得的。这样,如果能尽可能详细地向世人展示萨达姆政权残暴、独裁的一面,实际也就间接地证明了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其次,布什正在考虑调整其伊拉克政策,并准备在1月23日发表国情咨文时予以宣布。处决萨达姆似乎可以为新政策的出台作一个铺垫,它要告诉人们,推翻伊拉克独裁政权是必要的,发动这场战争仍然是正确的。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布什急于改善越来越恶化的伊拉克安全形势。因为美国认为,对萨达姆执行死刑,将有利于争取伊拉克民心,让伊拉克人民看到萨达姆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不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美国可以打压那些以萨达姆为“精神依赖”的反美武装和激进势力的气势,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驻伊美军在安全防务上的压力。
教派纷争难以化解
从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基本结束,至今已经过去三年八个月时间。按布什的想法,今天的伊拉克,应该是国泰民安的中东民主样板,作为解放者——美国应该是尽享荣誉和鲜花的功臣。然而,事态发展总是那么不尽人意。事实上的伊拉克,满目疮痍,老百姓生活在缺吃少穿、缺水断电、毫无安全感、健康状况极差的水深火热之中。据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援引美国研究人提供的数字披露,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至今,直接或间接死于这场战争的伊拉克平民已经超过了65万人。今天的伊拉克,已经被教派仇杀、宗派纷争和各种暴力活动搞得四分五裂,滑向了内战边缘。用伊拉克老百姓朴实的语言说,今天的伊拉克远不如萨达姆时期。
自马利基政府上台后,国内安全形势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呈现出日益恶化的趋势。当前,摆在伊拉克和美国政府面前最棘手的难题是如何改善安全局势。从2006年2月的什叶派阿里·哈迪金顶清真寺遭到炸弹袭击后,伊拉克的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血腥冲突已经成为伊拉克乱局的主要根源。而处死萨达姆不仅不能化解两派纷争,还存在激化冲突的可能。
首先,萨达姆并非引发教派冲突的根源。战后伊拉克政治力量重新洗牌,什叶派上台,逊尼派失势,这成了教派冲突爆发的内因。教派冲突的背后是各派间的利益争夺。由于一些参与教派冲突和反美活动的逊尼派武装打着萨达姆的旗号,伊拉克政府希望萨达姆之死能让他们放弃暴力。然而,这种想法很可能落空,因为从根本上说,只要各派间未能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伊拉克就很难恢复稳定。
其次,逊尼派武装可能发动针对伊政府或平民的报复性袭击,激化教派冲突。此前,一些逊尼派武装和效忠于萨达姆的前复兴社会党成员曾威胁说,如果萨达姆被处决,将展开报复性袭击。而逊尼派的报复性袭击,必然会引起什叶派还击,引发新一轮流血冲突。
再次,萨达姆之死还会无形中加大两派民众的心理隔阂与分歧。萨达姆被处死后,什叶派民众认为他罪有应得,而不少逊尼派民众则把萨达姆当成“烈士”。观点上的明显分歧无疑会为实现民族和解增加难度。
所以,萨达姆之死改变不了伊拉克的现状,更救不了处于伊拉克困境的布什总统。布什在处死萨达姆之后发表的声明中说,处决萨达姆并不意味着伊拉克暴力冲突的结束。美国在伊拉克仍面临着许多艰难抉择,仍要付出牺牲。
深陷伊拉克战争的泥潭
美军在伊拉克战场已经陷入泥潭,早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前,哥伦比亚大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与哈佛公共财政专家琳达·比尔姆斯联名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美国为伊拉克战争的所有投入将超过两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每个美国公民,包括妇女儿童在内,都要负担6600美元。如今,美军在伊拉克多留一秒钟,美国的纳税人就要多花6300美元。为了加强对伊拉克的投入,五角大楼已经请求美国政府为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额外追加997亿美元军费预算。而据国会研究服务局统计,迄今为止,美国已为伊拉克战争支出大约3500亿美元,但这似乎仅仅是个开始。
乱象丛生的伊拉克局势迫使布什政府不得不开始考虑调整对伊策略,以摆脱困境。但雪上加霜的是,圣诞节假期还没结束,12月26日驻伊美军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2001年“9·11”恐怖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美联社说,“9·11”事件中有2973人丧生。26日驻伊美军巡逻队在巴格达西北部地区执行任务时遭路边炸弹袭击,造成3名士兵死亡,1人受伤。也就是说,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在伊死亡的美军人数已经达到2978人。法新社26日报道说,2001年美国遭到恐怖袭击之后,布什政府就开始发动“反恐战争”,在推翻塔利班之后,又找借口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结果现在深陷伊拉克战争的泥潭。报道说:“死亡人数超‘9·11’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数字给正在过圣诞节的布什总统沉重一击,令人毛骨悚然的数字真实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伊政策的失败。”
现实主义回归?
目前,伊拉克近乎成了消耗美国国力的巨大黑洞,深不可测的安全乱局让美国不断付出巨大人力物力,但丝毫不见转机和回报。由此使布什政府在美国惹得天怒人怨:当初支持战争的民众现在又认为伊战是个巨大“错误”;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前任高官撰文批评布什中东新政;民主党更是抓住布什的把柄不断进行攻击;甚至当初发动战争的新保守派也改弦易辙,要求布什反思“9·11”以来的中东政策。国务卿赖斯更是坦言“美国在伊拉克犯了上千个错误”。可以说,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已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
由前国务卿贝克领导的“伊拉克研究小组”已经就如何调整伊拉克政策问题出台了撤军的方案。此前,美国智囊已提出了包括增兵、扶植萨达姆式强人、维持现状、分阶段撤军、与伊朗对话等各式各样的选择方案。伊拉克研究小组主席贝克,当年是老布什总统的国务卿。在任期间,是现实主义外交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主张的是地区力量均衡,在外交策略上注重斡旋与谈判。在伊拉克研究报告公布时贝克说:“美国应该立即组织新的外交攻势,并和伊拉克政府合作,建立一个伊拉克国际支持小组,全面解决稳定伊拉克局势所必须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问题。这个支持小组当然应该包括伊拉克,还要包括伊拉克的邻国伊朗和叙利亚。”总体看,逐步降级应该是美国伊拉克政策的大势所趋。现实当然是外交政策的最好支点,但承认现实,进而回归现实主义则是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
当年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从介入、升级直到最后撤出,经历了四任总统十几年时间。因此,在可见的未来,美国能否及时调整政策,进而在伊拉克脱套解困,是个很大的未知数。一方面,美国在骨子里仍不愿改变其伊拉克政策。从客观方面看,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它在中东地区的重要位置,以及它在阿拉伯世界能否推行民主这一重大问题中的示范效应,都决定了伊拉克对维护美国利益至关重要,这是越南所不具备的。从主观方面看,在伊拉克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已经使美国的合法性大打折扣,倘若美国再不能建立起一个亲美政权,或建立起的政权得不到民众认可,那么美国入侵不仅彻底没了合法性,而且将一点利益也得不到。不夸张地说,美国当初将战略重心转向中东,并在此地“流连忘返”,明显含有抢占地缘政治主导权,控制中东油气资源,进而遏制其他大国崛起空间的深层考虑。这种称霸野心至今未泯。而伊拉克政策作为美国中东战略的核心环节,实际成为美国中东战略成败的象征,因此轻易不肯改变。另一方面,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已是身不由己。当初美国发动战争时,本以为可以根除恐怖主义,结果反而使伊拉克成为恐怖主义活动天堂。据美国情报界的最新评估报告《全球恐怖主义趋势对美国的影响》披露,伊拉克战争导致了新一轮极端主义浪潮的兴起,使恐怖威胁更为严重,由此使美国更加担心重演“9·11”惨剧。形象地说,美国在伊拉克已经“捅了马蜂窝”,即使扭身逃走,恐怖分子也会尾随而至。此外,美国在伊拉克的民主改造做成“夹生饭”,一旦撤火只会让激进势力借机得势。因此,美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美国的中东困境确实源于错误的中东政策,但目前美国既然已身陷中东(尤其是伊拉克),就不可能现在撤出,否则势必将使中东激进势力强烈反弹,改变中东力量对比。
2006年底,布什总统在白宫举行的年终记者招待会上说,2006年是“艰难的一年”。布什此言不虚,对布什总统和他的共和党人真可说是命蹇运促,焦头烂额。2006年12月20日,美国新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彼得·佩斯在未经宣布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对伊拉克进行了访问,亲身观察评估那里的局势。两天前,罗伯特·盖茨在五角大楼宣誓就任美国国防部部长时说,在伊拉克失败“将是一场灾难,会在今后几十年成为缠绕我们国家的梦魇、伤害我们的信誉并危及美国人民的安全”。在新任国防部长盖茨上任之后,12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也首次承认,美国并没有赢得伊拉克战争,尽管他同时表示美国也没有输掉这场战争。而仅仅在中期选举时,布什还明确地表示,美国“绝对正在赢得”伊拉克战争。正如盖茨所说的,伊拉克是美国输不起的战争。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布什政府正在考虑向伊拉克临时增派部队,这个数字可能是1.5万至3万人,而美国媒体则相信,布府的计划是增加7万名现役士兵。但在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等人看来,增兵显然不是上策,而承认失败,体面撤军,才是必经之路。(于 佳)
责编: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