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停火能否持久 要看今后两周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8月16日 11:12 来源:文汇报
专题:黎以爆发6年来最大规模冲突

   

   8月15日,为躲避以色列空袭而逃离家园的黎巴嫩人返回黎巴嫩南部城市迈尔季欧云,由于桥梁被以军炸毁,人们不得不涉水过河。 新华社/法新

 文汇报消息:

    与驻巴黎记者郑若麟连线对话

    编辑部:联合国1701号决议生效48小时后,黎以停火终于在零星的枪声中维持了下来。以色列和真主党方面到目前为止看来保持着克制。黎巴嫩平民开始重返南部家园,以色列北部城市的居民也不必再生活在刺耳的防空警报声中。综合法国方面的舆论分析来看,停火是否能够维持下去?

    郑若麟:国际社会——包括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目前仍然普遍认为,这一停火是“脆弱的”,随时可能被新的未可预知的因素所打破。其根本原因在于中东总体局势未能出现导向和平方向的良性发展趋势。只要以巴冲突未能最终解决,以色列与邻国就很难说有持久和平的可能。在此次停火协议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的法国外长布拉齐也承认这一点。为此,布拉齐今晚将再度前往中东,旨在敦促各方遵守停火协议。

    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从交战双方来看,停火之所以能够维持,主要原因是双方都意识到,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三个因素导致以色列暂时放下武器。一是以军在战场上难以打赢这场典型的“不对称战争”。尽管以军打死了近六百名真主党游击队员,但离布什总统和奥勒梅尔总理所称“已经给予真主党重创”的说法还很远。在停火前一天真主党还向以境内发射了250枚火箭,创下一天发射量最高纪录,其目的显然是在向以色列显示实力。二是以色列也未能赢得同样重要的“舆论战”。以军在轰炸中打死黎平民上千,其中三分之一是不到12岁的儿童,这使以色列在国际舆论面前再次成为“被告”。第三个因素则是以军自身也承受了一定的伤亡。在一个月的冲突中,共有118名士兵丧生。对于以色列来说,这是难以承受的。以国内也因此而出现要求调查战争起因和过程的呼声。

    编辑部:那么,真主党接受停火的原因是什么?

    郑若麟:对于真主党来说,这场战争在目前的局势下停火,恐怕是最好的结局。一方面真主党在黎什叶派居民中声望再起,在阿拉伯世界也成了“抗以英雄”。另一方面真主党虽然遭到打击,但元气未伤,停火正好使之能够在政治战场上继续与以色列周旋。因此真主党也没有再打下去的理由。

    黎以和平前景脆弱

    编辑部:你认为停火能否导致中东持久和平?

    郑若麟:从停火决议本身来看,黎以和平前景是脆弱的。以军从黎撤出和真主党解除武装之间,存在着一个时间差。黎巴嫩政府军和联合国维和部队能否及时介入,以及介入是否有效,都是疑问。只要看一看交战各方的声明就可以理解停火的脆弱性。真主党说,只要以色列仍然占领着黎领土,它就具有“保留武装和攻击入侵者的权利”。问题在于即使以色列从这次冲突中攻击的黎领土撤出,以色列也仍然占领着“萨巴农场”这片黎、叙双方都宣称拥有主权的领土。另一方面,以色列也“保留反击真主党攻击的权利”。这些“权利”都是停火的隐患。

    以色列这次军事行动并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不仅落入真主党手中的两名以色列士兵仍然不见下文,就是真主党的武装力量也没有被“打垮”。以色列唯一达到的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将黎巴嫩的基础设施炸得倒退了十五年。黎巴嫩国力遭到严重削弱。但只要真主党仍在,以色列人就坐卧不安。在这种背景下,以国内的右翼已经发出新的支持战争的论调。民意测验表明,如果今天就举行大选的话,奥勒梅尔政府将一败涂地,立场更趋强硬的右翼将会上台。因此,以内部存在着再战的因素。如果停火数周,真主党武装仍在,联合国维和部队和黎政府军未能进入黎南部,则很难预测以色列内部的舆论走向及其“和、战”决策。

    在真主党方面,在解除武装问题上一旦出现危及真主党利益的时候,很难排除出现新的黎以冲突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美国强力支持以色列、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舆论则正处于强烈的反西方状态下,任何一点火星都有可能重燃战火。所以,今后两周的事态发展极其关键。

    双方极端势力都在强化

    编辑部:黎以和平显然是与中东局势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法国舆论是否认为黎以停火对中东和平也会有良性推动作用?

    郑若麟:法国专家似乎持悲观态度。他们从更为广阔的国际局势出发,认为冲突双方的极端势力都在强化之中。美国和西方从长远利益和意识形态考虑出发,在挺以方面越走越远。最为极端的势力如美国的新保守派和基督教原教旨力量视以色列为“捍卫圣地的卫士”,目前是等待基督重现人间的关键契机。

    美国正面临11月份中期选举。统计表明,美国信奉新教的教徒中有半数以上、其他信奉基督教的普通美国人中多达三分之一认为美国应该支持以色列。任何政治家都不会忽略这股选举力量。而赖斯国务卿一再重申的“新中东”民主化计划也与打击所谓“邪恶轴心”伊朗和叙利亚等国家有着密切的关系。美以即将“大规模攻击伊朗核设施”的说法一再见诸欧美媒体。一些欧美战略专家甚至已经在讨论出现美以——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大规模冲突时中印俄欧等国和地区的立场与态度、及其对冲突的影响等延伸性课题。

    另一方面,极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似乎也在聚集力量,准备着一场“圣战”。欧美媒体最近一再渲染,部分伊斯兰极端势力最近之所以将恐怖袭击目标指向印度(两次恐怖炸弹袭击),其真正的目标在于将巴基斯坦卷入战争,并借机控制该国的核武器。如果这一说法是真的话,那么可以看到,双方似乎都在寻找一场“大规模杀伤性攻击”的契机。

    我们通过回顾这场持续了一个月的黎以冲突可以看到,以色列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都在各自的生存和安全逻辑上考虑问题,前景令人担忧。而如果将以阿冲突放在一个更大的国际背景中来看,更是令世人担心一场西方基督教文明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否会预言成真。如何防止这种冲突的发生,国际社会必须加以首要的关注。

责编:孙帅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