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黄永松与汉声杂志的故事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5日 15:47 来源:CCTV.com
进入[台商故事]>>

  

  他来自台湾,为中国传统文化奉献了一生

  他走遍中国,足迹遍步大陆的乡野和村落

  一本杂志,记录古老的民俗

  一种精神,衔接传统与现代

  本期台商故事为您讲述 黄永松与汉声杂志的故事

  同期:2006年3月16日 山西 碛口古镇

  解说:在秦晋大峡谷的中段,湫水河与黄河的交会处,坐落着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镇——碛口。历史上的古渡碛口,由于有着西通秦陇,东连燕赵,北达蒙古,南接中原的特殊地理优势,曾经是黄河航运中最大、最重要的水陆运转码头和远近闻名的贸易重镇。如今,这里是山西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古村落群。

  同期:黄永松和朋友上山,向朋友介绍碛口的一些情况。

  你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个景致啊在这里表现的真好,那从这里看的形式最清楚,那黄河这么宽大的,四五百米宽的河道,突然间到前面缩小到八十米这么宽,就是因为它有石头滩。所以船不能过去了。船就在这里,所以这里变成码头,所以从北边河套那边来的物资,这个货运啊、货物啊就在这里转运。这里当时都是用骡子啊、马啊那个骆驼啊,那个骆驼队来运进往中原走,往太原走,然后甚至于进京。

  解说:这位对碛口的历史如数家珍的老人,并不是当地的老百姓,而是一位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之所以对碛口如此了解,是因为他曾经为制作一期关于碛口的杂志,三番五次来到这里。他就是台湾汉声杂志社的董事长兼发行人——黄永松。今天,黄永松是特意带着台湾的朋友来参观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

  采访黄永松:碛口对我来讲是知道的很早,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合伙工作的清华大学的陈志华教授,就告诉我,他有一个选题,希望我们跟他一起配合,是在山西省临县的碛口镇做。但是因为我其他的工作很忙,我一直到了2003年,才由他陪着我,他带着我,我陪着他嘛到碛口来。那是第一次到碛口,就他给我介绍碛口古镇的情况,还有碛口周边村落的情况。让我简直是惊讶的不得了。

  解说:从那以后,黄永松和同事们便多次到碛口进行采访、调查,这里的每一条古道几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而这一个个宛如活化石般的古老建筑更是让黄永松叹为观止。

  同期:黄永松在当地介绍碛口的古建筑

  那么像这种房子呢,你看起来它结构非常的严谨,那么因为它地形变化,有高有低,也就是中国人过去讲的风水关系吧,它的建造非常的美,这个美顺应自然,又是历史建筑,又是古建筑,那我觉得非常珍贵。

  解说:2004年9月,汉声杂志社出版了这期《古镇碛口》。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古镇上,现存的各种古老建筑物和一些流传至今的传统民俗,再现了半个多世纪来仍保存完好的古镇当年的富庶与繁荣。而这些与中国古老的文化息息相关的事物,也正是汉声杂志社自1970年在台湾创办以来,一直最为关注的内容。

  采访黄永松:汉声杂志是报道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一个杂志,那它有几个条件。第一个当时是中国人的题材,第二个一定是传统的题材,我们不做现代的,现代的很多人做。第三个就是民间的,所谓就是老百姓的,人民的大众的,那么第四个条件最重要还要活生生的。因为活生生的意思是这个老东西还在活着,在哪里?民间。民间有很多那个食衣住行里头,等于是我们活化石一样,你从这里就可以得到很多丰富的题材。

  解说:实际上,汉声杂志创办几十年以来,一直都是以建立“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为目的,采用田野实际调查兼图片、摄影并陈的手法,记录下中国偏远山村中,潜藏着的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因此,深入民间,是黄永松已经坚持了三十多年的工作方式。

  同期:2006年3月17日,黄永松到西湾村与村民打招呼

  解说:西湾村是碛口镇周边的古村落之一,这里的建筑始于明末,是当年碛口镇上的晋商们主要生活的地方,也是黄永松此次来山西最主要的目的地。当地很多老百姓对这个老人似乎一点儿也不陌生,因为早在几年前,黄永松在做山西面食的民间调查时,他们就已经相识,这一次黄永松来到这里,是为了汉声杂志关于传统民间手艺——面花的调查和记录工作。

  同期:黄永松对面花制作流程的记录

  解说:面花,又名“礼馍”、“花馍”,相传是由古代金石礼品和图腾演化的产物。在民间,每逢四时八节或者婚丧嫁娶,农妇们用白面做原材料,以针线、梳子、剪刀为工具,靠双手揉捏出花、鸟、虫、鱼、人物、建筑物等千姿百态的民间塑艺,意态纷呈,栩栩如生,被人们认为是中国立体艺术的源头。

  采访黄永松:

  这个面花很精采,我已经做了七八年了,那整条黄河是一个吃小麦为主食的一个流域嘛,这个流域里头的面花都做的非常好。这个是第七个省份了,我从黄河头从青海做起,经过了甘肃、陕西、那么一直下河南、河北到山东、山西来做已经是,我来山西已经五六趟,单是做面花呢来了三趟了。

  解说:黄永松和他的同事们几年来,已经陆续走访了大陆6个省的十几个县市,对面花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调查工作。仅仅是一期杂志的内容,为什么黄永松他们要历时这么久,走访这么多地方呢?

  采访黄永松:

  因为汉声杂志是一个以计划编辑作为工作方针的,那我们是有计划的,所谓有计划的呢,我们就是有自己的选题覆盖,这个选题覆盖呢有种类项目,那么怎么归属我们比较清楚。那在哪里有民间文化的,要采集的或者要抢救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到哪里去用力,但是我们不能重叠,所以我们希望全面照顾。

  解说:在中国黄河流域的各个省份,都有做面花这一传统习俗,由于地域的区别,民间流传着不同的面花制作方式。黄永松和同事们走访那么多地方,就是为了可以更加完整的记录下各种面花的制作过程。

  同期:黄永松记录面花的制作工艺

  黄永松拍照、工作。

  解说:黄永松所要做的,除了要了解与面花有关的民间习俗外,还要把各种面花的制作工艺,完整的拍摄、记录下来,而这种对面花的制作流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进行逐一记录的方式,是黄永松和汉声杂志30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工艺手记的记录方法。

  采访黄永松:

  因为汉声杂志是以抢救自己民族、中华民族这个传统民间文化为主的杂志,那为了要抢救,就必须是有计划的,所以我们每一项,按照每一项要做的很细,才能达到抢救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好好的记录它,每一个议题常常花很长的时间,就必须有很多小团队,分散在全国各地。

  解说:以抢救民族文化的心情来面对自己的工作,是黄永松与汉声杂志社的同事们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例如这本《惠山泥人》,是汉声2005年1月出版的杂志,书中用3200张图片记录下整个泥人制作的工艺流程,为的就是能够完整地保存这种手艺。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使得汉声杂志社出版了一期又一期精彩的杂志,在国内外出版界也一直享有盛名。

  采访:原三联书店总经理 董秀玉

  我是大概93年代初吧,在香港的时候看到,在香港也看过汉声的一些书,但是给我最强烈震撼的是这本戏龋年画,因为我刚刚收了一些资料,关于这个年画,这个中国的年画丰富的不得了。怎么去表现它,想不清楚。所以看到这本书以后,太棒了,因为它这个把年画分了类,然后给每一个年画,给它说戏的,有说图的,这个图的年画怎么欣赏它。做的非常细致,写的也非常好,很有研究的,很专业的。我听他们说,做这本书做了好几年,好象做了六年。所以我觉得出版界里头有这个修炼的已经不多了,能够那么细致的,那么认真的,把一本书把它做的最好,这也是我追求的,所以对我印象很深。

  解说:迄今为止,中文《汉声》杂志已经出版了141期,在丰富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得到了海外相关学界的广泛认同。很多朋友甚至把收藏《汉声》杂志当作一份荣耀。而鲜为人知的是,这本在业界大名鼎鼎的杂志,却是始源于30多年前一个迟到的约会。

  采访黄永松:那正好因为我拍过电影的制片,是我好朋友,他说他有一个朋友,要编杂志,找我帮忙。那他约在一天的中午在某个地方的餐厅见面,但那天我正好替一个报社刚开始它的彩色版工作,那一天因为太忙了,所以本来12点见面的,我就拖到一点半,拖到两点才赶到那个地方。

  采访吴美云:汉声杂志社 总编辑

  好了,跟我约好吃饭了,中午吃饭见面了,约十二点钟,十二点半没来,一点钟没来,一点半都还没来,我说完了,但是我还是继续等,我说终于可以等到一个我要的一个美编,我就等吧!忽然间,我就坐在二楼的一个桌子,面对着楼梯,有一个年轻,很高很帅,很帅哦,穿了一个橘红色的一个T恤,匆匆忙忙背着一个小包包就上来,他说,对不起对不起,你是吴小姐是吧?原来就是黄永松。

  图片:27岁的黄永松

  采访黄永松:因为吴美云是谁我不知道,当我爬到楼上去,看到有一个女孩子坐在那里。原来她是刚从国外回来的一个女生,然后她非常的热情要替这个民族文化做事。怎么还有这种热情的女孩子呢?因为我们都要往外跑,她就要从国外回来。这一点让我很好奇。然后就跟她多聊一下以后,那燃眉之急就是她急着想要办一个杂志,来把自己的文化告诉在国外的华人或者是外国朋友。所以她想回来,找寻一批有志的人士来办一个杂志来给海外的中国人丰富他的资料。

  解说:1970年初,汉声杂志社在台湾正式成立,黄永松与吴美云也开始了他们今后长达三十多年的合作。最初,他们所创办的是这份名叫ECHO的英文杂志,目的是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从此,为了纪录和采访民间的工艺与习俗,黄永松他们几乎跑遍了台湾各地的农村,对于流传和保存下来的诸多民间艺术,黄永松就像着了魔似的,疯狂纪录着自己的每一个发现。

  采访吴美云:我们就这么一直做,就在我家里,我孩子那时候一岁,就搬到我的卧房里去住,那个房间就腾出来,做我们的编辑室。我们的厕所就变成暗房,黄永松的暗房,我的先生那个时候,每天下班很辛苦,从桃园回来,坐两个钟头车回来,赶回家想洗个澡都没办法,因为黄永松在里面,跟他的助手在里面放照片。我们去厕所还排队呢,因为他们没有放完照片,怎么可以开门?照片都曝光。我们在外面等,我们很多人都膀胱炎了,因为这样子在等。

  解说:1974年的一天,英国BBC广播公司的一位电视制作人,来到了台北市八德路,专程拜访这个刚刚成立了4年,在海外已颇有知名度的汉声杂志社。

  同期:1974年英国BBC拍摄的纪录片《长久搜索》资料:

  BBC公司制作人与吴美云及黄永松的对话。

  解说:创办初期的汉声杂志社,编辑室里一共只有几个人,此时,29岁的吴美云是汉声杂志的总编辑,而30岁的黄永松则是杂志的美术编辑和摄影师。这次BBC之所以找到汉声杂志,是因为他们想拍摄一部关于台湾当地风俗和民间生活的纪录片,而这恰恰与黄永松和他的同事们所从事的工作不谋而合。随后,黄永松与吴美云带着BBC的工作人员,走访了台湾各地的农村,了解各种民间工艺与习俗,帮助BBC公司顺利拍摄了这部名为《长久搜索》的纪录片。这次的合作让黄永松突然意识到,外国朋友都这么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台湾本土遗留下来的民俗,仅仅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因此,回祖国大陆去寻找那些已经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民俗的念头,在黄永松的脑海中越来越强烈。

  采访黄永松:在我在编杂志当中,我就采集资料,在台湾采集,就觉得不够,那所有的事情都跟我们的母体文化有关系。那母体文化更丰富在哪里呢?就是在祖国大陆的部分,那随着两岸开放我们就可以过来。

  解说:那时候黄永松也没有想到,在今后的30年里,自己的足迹会随着汉声杂志,走出台湾,走遍整个中国。

  2006年山西 岚城镇

  同期:黄永松采访面花制作

  解说:山西岚城镇是黄永松此次山西之行的第二个地方,这里正在举行一个以面花为主的民间庆祝活动。看着黄永松工作时候的激情,我们丝毫感受不到这是一位年逾60的老人,也正是这种激情,让他三十多年来走南闯北,一直来往于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似乎没有丝毫的疲倦。

  采访黄永松: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大概现在一半的时间在大陆,一半的时间在台北,因为台北还有台北的编辑事务要照顾。那么走了大江南北这么跑,我觉得这个越跑越有精神,因为我每次接触到我们的对象,就是民俗文化,民间文化,跟这个老大娘、老大爷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我非常的兴奋,所以今天呢,这个已经60多岁了,都不知道老之将至,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们的民间文化,所以我常常说,民间文化无尽藏,也是无尽藏,也是无尽的宝藏希望大家都能够注意这个,我们祖先的智慧,祖先留下来的宝贝。

  解说:在黄永松心里,那些被当代人忽视、遗忘的很多传统民俗,就是他一直追寻的宝藏,对于他来说,这些宝藏不仅仅是为了汉声杂志的编辑内容,更多的是象征着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见证与传承。

  采访黄永松:在大陆工作的时候,我有最感动的部分,就是在浙江工作,做什么呢?做蓝印花布的系列,但蓝印花布里头,我们知道有一个工艺的方法叫夹缬。是有夹板去硬夹住来染布的。这个方式失传已经有千年了,从宋代以后就找不到了。结果在浙江山里头找到。

  解说:夹缬是一种中国古老的服装印染技术,始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在宋朝,夹缬被用来做军用物品,严禁民间打造、贩卖。从此,民间的夹缬逐渐从复色趋向于单色,而到了元代,典籍里几乎已经没有关于夹缬的记载,因此,很多人以为这种工艺已经绝迹。当黄永松与汉声杂志的工作人员发现此项工艺在浙江南部的苍南县还尚存的时候,迅速赶到苍南县进行了采访,把这项印染技术的每一道工序都完整地记录下来。然而,正当黄永松采访完毕准备离开时,这个夹缬作坊的主人却告诉他,由于夹缬制作过程非常麻烦,而现代人又很少再使用这种布艺,因此,他认为自己的作坊留下来已经没有太大价值,决定要打掉染缸,关闭这个可能是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夹缬作坊。

  采访黄永松:然后我楞在那里。然后我就问他说,一定要打掉吗?他说一定要打掉,因为我们活不下去了。我一直动脑筋,后来说那你可不可以都做一段时间呢?他说我可以做。他说一年要有人买布啊,我那时候就非常冲动的告诉他说,我来,我买下来可不可以?他说黄老师你买了干嘛?我说我就是要买。他说要买可以啊,当然可以啊。我当时毅然决然的就跟他定了一年的货。你知道一年的货有多少条夹缬?那个夹缬很长,有这个八米、十米这么长。我跟他定一千条,一年需要一千条。我当时就定一千条夹缬。

  解说:随后,黄永松在汉声杂志出版的《夹缬》一书的开篇,就写下这篇名为《千条夹缬》的声明,呼吁杂志订户和朋友来认购夹缬,共同挽救这种即将失传的民间工艺。没想到,杂志出版之后,在国内外纺织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全世界的很多专家与学者都找到汉声杂志,想去参观那个夹缬作坊.

  解说: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很多传统文化正急速流失。对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黄永松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痴迷,对他来说,不断地抢救和保存下各种即将失传的民间文化,才是迫在眉睫的工作。然而,像黄永松这样,制作一期杂志不仅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还要去帮助挽救那些即将失传的手工艺,这样的制作成本对于任何一家杂志社来说都难以承受,更何况大多数老百姓关注的都是现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这些传统民俗类的杂志在市场上也并不畅销,因此有很多人认为黄永松一直都是在做着赔本的买卖。难道黄永松真的能够只为理想而忍受经营上的入不敷出吗?

  采访黄永松:在我们汉声工作很多年之后,我们还是因为发行的问题,我们总希望更多人看我们的民间文化的这个书,但是实际上这个是要慢慢的来的,所以经营上就挺辛苦的。那后来我们就把民间文化的内容转成儿童教育的内容,我们觉得从孩子教育是最好的。所以我们就一头栽进去,就是两只手了,一只手还是在做成人的汉声杂志,一只手就开始布局这个年龄往下扎根的这个作品。

  解说: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汉声杂志社从1981年开始,就编辑出版了一系列儿童教育丛书,例如汉声中国童话系列、汉声小百科以及汉声小小百科,这几套儿童读物都以精美的图片、动人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进行传统文化以及科普的教育。没想到,这几套儿童读物出版之后,立即吸引了很多读者,在当时的台湾出版物市场,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采访谢启大女士:我是一个三个孩子的母亲,我非常感谢汉声出版社的黄永松先生和吴美云老师,我更感谢所有汉声出版社的所有工作同仁,因为它让我的孩子能够听到真正的中国的童话,他们出了这12本每个月一本的中国童话的话,我的孩子听不到这些故事,所以当我的第一个孩子五岁的时候,我的第二个孩子三岁的时候,刚好汉声中国童话出版了,我就开始买这个故事。每天读床边故事给我的孩子听。而且放录音带,我们全家在那里听,我的或者从小是在中国童话下长大的,所以他们有中国心,中国情。汉声中国童话最让我敬佩的是,他的出版的话是这样写的,让汉省中国童话成为10亿中国人的故事。这是20年前,汉声中国童话出版的时候,当时他就心怀着整个的大中国,虽然两岸当时还没有办法往来,可是他认定这个童话是要成为当时全世界的10亿中国人的故事。

  解说:汉声杂志社出版的这些儿童教育丛书,在台湾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直到今天很多台湾人家中还保存着一整套的汉声中国童话或者汉声小百科,而这也为汉声同时出版的民俗系列杂志,奠定了很好的经济基础。

  采访谢启大女士:他出了汉声中国童话这一套书,这一套书据我了解,凡是父母重视孩子教育的,每一家都有一套。我到的所有朋友家,别的书不一定有,汉声中国童话一定一整套放在那里,而且是每个孩子都读过,读完之后就变成传家之宝。就像我的这一套书,我是二十五六年前买的,到现在是我的传家之宝,我还保存着,我还想留给我的孙子。

  采访黄永松:我们在发行最大的时候,几百万本啊。我们又跟国外的出版社合作,去选它的好书。那我们就出版,全世界去选好的绘图的图本,或者是故事书,或者是所谓童话书等等的这一些书,我们就有一百多本,这么加起来,在整个在运用在营销上面就变成了一个很丰富的儿童教育的一个场面。然后我们的营销员这些都很辛苦,但是他带回来给我们,回收的利润就比较大。然后我们就有一批资金再继续的再做汉声杂志。

  画面:黄永松读书时期的早期录影

  解说:很多熟悉黄永松的朋友,都认为他不是个商人,而更像一个民间艺术家,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为民间传统文化几乎奉献了一生的人,在30多年前,却是一个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前卫青年。60年代末期,是台湾电影最繁荣的时期,从台湾艺术专科毕业之后,一心还想出国深造的黄永松,心中最迷恋的,正是当时最现代、最前卫的实验电影。

  采访吴美云:

  黄永松跟他的同学,拍了一个很棒的电影,叫做《不敢跟你讲》,很多人就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不敢跟你讲’,人家说讲嘛,没关系你讲嘛,‘不敢跟你讲’。但是这个电影是黑白的,卖得很烂很烂,好象上片都没有上成功,但是很多艺术家就在流传着看,我看了四遍,佩服,我说那个时候台湾能拍出这种水准的电影,简直让人感动,我说我一定要等这个人回来。

  解说:面对吴美云诚挚的邀请,黄永松心中举棋不定。而真正让他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认识的,是黄永松参与拍摄的一部关于台湾本土平剧的纪录片。当时,影片的导演陈耀奇,对整个拍摄过程要求非常严谨,除了要完整地记录下平剧发展、演绎的过程,还要对剧中各种不同的角色、服饰、妆容进行详细的记录,这是黄永松第一次这么全面、这么近距离的了解中国传统艺术。这次拍戏的经历,让黄永松发现了另一个广阔的艺术天地。就连他自己也料想不到,在今后的三十年多的时间里,会一直投身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并乐此不疲。

  解说:这是汉声杂志社2004年在北京成立的汉声文化有限公司。随着对大陆越来越了解,黄永松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在台湾和海外市场发行汉声杂志,大陆广阔的市场空间多年来也一直吸引着他。2005年,杂志社与中国建工出版社合作,在大陆首次发行了中文汉声杂志《古镇碛口》,正式进入了大陆市场。紧接着又相继与大陆几家大型出版社合作发行了《山西面食》、《大过狗年》与《惠山泥人》等书,受到了各方的好评,其中与轻工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山西面食》,更是获得了2005年西班牙餐饮类图书设计大奖。与此同时,汉声杂志社除了出版这些传统民俗的杂志,还制作了一些带有显著民族符号的文化用品,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同时也给杂志社带来了更多的利润。

  同期:

  黄永松:比如说我们这本《大过狗年》。就是今年狗年的时候出的,那这本书是海报书,因为它可以把里面的年画、里面的民间美术可以打开来跟原来的尺寸一样大,而不是说我们说的很小的书上的资料照片。那我们的读者跟买的人可以分享。尤其过年最重要的门神,它可以贴在大门上。

  黄永松:那么这有一条起缝线,可以撕下来了。

  黄永松:这是大过狗年使用的。比如说撕了一张,大家看看,它这个折一下,然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拆剪了。拆剪开来,就这么大。贴在大门上,原来过去大年画就这么大,这个可以给读者使用,这个反映非常好。

  解说:实际上,有些读者拿到汉声杂志以后,都舍不得将那些漂亮的插页撕下来,而更愿意将它们放在书架上,好好收藏。在很多人眼里,汉声杂志已经不是一本普通的杂志。它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杂志本身的价格。

  采访:原三联书店总经理 董秀玉

  因为汉声杂志实际上不是一种大众读物,但是喜欢它的人真是到处收罗,希望收藏。那我们这边像艺术研究院的一些大的文化机构、艺术的机构还是愿意要,到处在搜,但是搜已经很难了。所以虽然它大众流通不够多,但是作为博物馆研究所的收藏,这是大家都喜欢的。

  解说:尽管汉声杂志在大陆市场的发行工作才刚刚开始,但黄永松相信,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越来越关注,汉声杂志在大陆也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据了解,华盛顿国家图书馆,纽约大都会图书馆以及北京图书馆等都已经将《汉声》杂志列入藏书。然而,黄永松这个《汉声》杂志的创办人之一,自己却没有一套完整的《汉声》杂志。能够延续民间优秀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不让断裂出现,这对于黄永松和汉声杂志的编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责编:王京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