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体育日报消息:从第70分钟到第79分钟,佩克尔曼在9分钟时间内用完了三次换人名额。第三次换人后的一分钟,克洛斯进球了……
“我们有两次被动的换人,足球就是这样说不清楚,这的确给我们带来了灾难。”赛后,佩克尔曼被阿根廷记者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追问,活像一个被推上被告席的嫌犯。
佩克尔曼的意思是,阿邦丹谢里的受伤完全是计划外的,如果他在的话,至少他在博卡就是个扑点球的高手;“里克尔梅看上去有点累了”,佩克尔曼这么解释,事实上里克尔梅在这次世界杯上的表现的确不佳,但这么着急地换上坎比亚索,骨子里还是显露出佩克尔曼的保守和心虚。
“为什么最后换上的不是梅西,而是克鲁斯?为什么?”阿根廷记者的提问有些愤怒,相信躲在看台一角的马拉多纳也定会在赛后发出这样的怒吼。
“这个(换上梅西)一直在我们的计划和考虑之中,但是当时并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佩克尔曼的回答显得如此无力,声音渐变至零。
就像着急地换上坎比亚索一样,我相信佩克尔曼当时脑子里只有“熬过这十分钟”的念头;所以他不会想到去换上梅西加强进攻,而只会选择克鲁斯这个高点,他上去其实不是用来进攻的,而是用来增加防守时的高度的,肯定的。
佩克尔曼深知阿根廷后卫没有高度,几分钟前他也清醒地看到1.94米的博罗夫斯基被换了上来。遗憾的是,一切都晚了。
博罗夫斯基和克洛斯的头球接力,就像对这支充满魔力的阿根廷青年军发出了一张“死亡通知单”。
萨穆埃尔、萨内蒂,他们在某个乡村别墅度假,或是在某个海滨浴场晒太阳,他们救不了佩克尔曼,救不了阿根廷,救不了马拉多纳,救不了梅西。
已经万念俱灰的佩克尔曼还在那一个劲地强调“信心”:“我对这支球队、这批队员、这个阵容,一直深信不疑。一直到最后罚点球,最后那个球没进,我都以为最后晋级的会是我们。阿根廷看上去正在最好的时候,可是现在却突然没机会了。”
是的,堪称两届阿根廷青年军“教父”的佩克尔曼没机会了,这是他一手带大的天才队员,可惜他没有包容整个阿根廷足球的心。他也没有阿根廷足球浪漫诗意、华丽进攻的血脉,空把梅西这样的天才放着,坐穿了板凳。
这就是阿根廷,又是那个把6比0狂舞塞黑的经典画面留在世界杯上、自己却被黯然淘汰的阿根廷。佩克尔曼没机会了,但谁都知道,四年后,是阿根廷的世界。
那个时候,小罗该让位梅西了,就像贝利该让位老马了。老天很公平,1982年,红牌让马拉多纳吃足了苦头,2006年也要让梅西“突然长大”,经历刻骨铭心的痛。在2010年的南非,或许阿根廷队可以对梅西期待更多,祈祷更多。
那个时候,该是谁来享受这丰硕的果实呢?比安奇说,他要兑现诺言,60岁前拼命工作,60岁后陪伴老婆;还有其他的阿根廷好教练吗?
如果没了,那就只能属于一个人,一个在看台上成就历史上最伟大球迷的家伙。
责编: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