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白领工资标准”事件成了最近的热门话题。事件引起热烈讨论和关注的原因在于:中国符合“脑力劳动、在写字楼里工作”这一基本要求的“白领”似乎太多了!大家都期待一份标准的认同——谁才是,谁不是。以及,我到底是不是? [详细] [我有话要说]

 

  相关阅读我可不是白领!   当“白领”传说照进“泛白领”的现实  从“白领”到“白奴”  中国白领 爱往两边靠

 
 
 ⊙ 争当“白领”,还是逃离“白领”?

 

  ——所有人都想逃离白领的压力、忙碌,和“白领标准”在社会快速发展中被泛化、被贬值的那部分;所有人又都在心里给这个本用于区分工作性质的老词,添加了太多个人期待的词义外延。于是,到底该争当白领,还是逃离白领,不仅是一个话题,也是一种关于身份的焦虑。 [详细

 
………………………………………………………………………………………………………………………
 
 ⊙ 一场空前的身份焦虑

 

  ——“白领工资标准”事件成了最近的热门话题,主题讨论不断。在得知“白领工资标准”有误的情况下,“你是不是白领”成了最热门的标题。无疑,“白领工资标准”事件引发了一场空前的身份焦虑。大家都在急于撇清关系——我可不是白领。 [详细

 
………………………………………………………………………………………………………………………
 
 ⊙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虚假美好”

 

  ——白领既是职业群体,也是社会阶层。低阶层的人有时用“白领”来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而上层人士却不承认“白领”也属于上层。白领是这样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虚假美好。  [详细

 

 

“海归”变“海带”

“白领”成“白奴”?

 
 
“伪精英”的身份贬值
 

 ★光棍节白领忙“找对象” ,过九成接受相亲。

 

 ★年轻白领“应酬族”,营养过剩,导致胰岛素每天在过度工作。

 

 ★单身白领成“负人”一族:“别提房子,我烦!”


   
 ⊙ 剩女剩男 没有爱情

 

  ——剩女剩男们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工作,追求高层次的生活,内心充满理想,却跟爱情无缘。地坛白领相亲会、单身派对在城市的火爆提醒我们:白领对爱情的焦虑不会在短时间内改观。  [详细

 ⊙ 伪强势群体 没有生活

 

  ——白领们看上去强势,实际上却是弱势群体——比起那些富人,他们长吁短叹;比起彻底的体力劳动者,他们又不满足于对生活的原始满足。所以,谁说白领是中产阶级,他们就跟谁急!  [详细

……………………………………………………………
……………………………………………………………
 ⊙ 过劳死 没有身体

 

  ——“吃得比猪少,干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同时还要时刻费心地揣摩老板的举动、眼神,警惕同行的竞争。”这是新加坡《联合早报》对中国白领族的描述。  [详细

 ⊙ 白领民工 对工作!不满意

 

  ——IT民工、民航民工、新闻民工,本来都属于白领的职业统统扣上了“民工”帽子。为什么?因为白领们对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远未达到心中的理想度。  [详细

 
 
 ⊙ 中国白领 爱往两边靠

 

  ——日本在上个世纪经济起飞时,80%的人宣称自己是白领。中国虽然客观已经可以界定白领的概念,但人群很难认知。经验表明,发达国家的人都爱往中间阶层挤,中国则正好相反。中国白领 爱往两边靠。  [详细

 
………………………………………………………………………………………………………………………
 
 ⊙ “白领群体”边界模糊

 

  ——总体来说,白领并非是一个界限清楚的族群,所以才有了很多争论。“白领”不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词,这是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间有差距。“白领”的核心成员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在核心群体的上沿和下沿又有一些职业加入进来,所以有些社会学家又在白领里划分出“上层蓝领”和“下层白领”的概念。 [详细

 
………………………………………………………………………………………………………………………
 
 ⊙ 中产阶级不是单纯的财富概念

 

  ——中产阶级是社会的中间阶层,是针对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相对概念,而不是一种单纯的财富概念。很多人爱把中国的中产阶级和国外比,发现自己没房子没车,就不认同。横向比较其实没有任意意义,比较那些生活指数也没有意义。中产阶级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中间的意思。  [详细

 
1. 你认为自己是白领一族吗?

不是

不知道
2. 你希望被别人称为“白领”吗?
希望

不希望

无所谓
3. 你认为有必要给“白领族”一个明确的界定吗?
需要,传统的标准已经不适用。

不需要,根本无法界定清楚。

无所谓,界定与否对我没影响。
   
  

  白领工资条按城际划分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有的只是人们的攀比之心在作祟。西方国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明确了“中产”的概念,并作为研究主题。显然,现在的中国人并没有学会用“阶层概念”去思考问题。至于什么时候可以,真的是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结构的变化,阶层概念会明晰起来。 [详细] [我有话要说]

 

  延伸阅读:新时期的新工作图景  好工作 坏工作  职业声望排行榜   哪些职业跑得过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