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7日 13:22 来源:人民日报
道德楷模 文明风尚:一位老人与400个“儿子”
——记济南市天桥区居民郑承镇收养和救助流浪儿的事迹
第二次采访郑承镇,他收养和救助过的流浪儿比5年前增加了100多,达到400多个(第一次采写郑承镇的稿件,见《人民日报》2002年1月23日第五版);而且记者正赶上郑承镇家的一大喜事:他长期收养的两个孩子高志、林国良应邀赴日本参加棒球比赛,这些天正打点行装。郑承镇那干瘦的脸上时时漾着笑容。
郑承镇,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他未曾婚育,却被无家可归和有家不回的流浪儿拥戴为“父亲”;他一直没有工作,却被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
二十年如一日找寻收养流浪儿
图为郑承镇和他收养救助的流浪儿。
在山东济南市天桥区的一处棚户区里,一间20多平方米的破旧平房,被隔成里外两进,里间摆了3张双层铁床,6个铺位。目前郑承镇和他身边的7个“儿子”就住在这儿。郑承镇对记者说:“如果把这些孩子扔在马路上,他们都可能成为社会的‘杀手’。”
谈起自己的人生经历,郑承镇从不隐讳那段过去。“我自己也曾是个罪人。”他10岁丧母,14岁丧父,靠姐姐拉扯大。1983年,他在一家工厂做木工,一念之差,挪用单位的一张支票,倒买倒卖了几箱杂牌烟,赚了700元,被判4年监禁。当他成为自由人的时候,不仅丢了饭碗,还受到歧视。他一度极为消沉。但一个流浪儿的出现,使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机。
那是1987年夏天,在济南火车站广场,一个蓬头垢面的男孩向他乞讨。郑承镇悲悯之心顿起,带孩子到小吃摊上,让他一口气吃下4个烧饼。这个流浪儿跟着郑承镇生活了3个月。孩子终于说出自己的家乡后,郑承镇买上车票把孩子送到他父母身边。当孩子的家长“扑通”跪倒在他面前时,郑承镇的泪水夺眶而出。他从没想到自己一个有罪的人,还能对社会有用。“我突然感觉自己那么受人尊重,做好人的感觉太好了。”郑承镇说。
从那之后,郑承镇就经常在济南火车站、汽车站转悠,把离家出走的孩子领回来。几乎每天晚上,等孩子们入睡后,郑承镇就骑着三轮车去找寻流浪的孩子,通常半夜之后才回家。领回家的流浪儿,郑承镇先安顿在家里,然后千方百计联系其家人,送他们回去。无家可归的就留在身边。3张床上,最多的时候,挤住过13个孩子。他说,如果哪天发现了流浪儿,而不能带回家,他就睡不着觉。
今年春节前,郑承镇得知,有一个孩子已在济南段店一带流浪3天了,社会上一些好心人前去询问,他一句话都不说。郑承镇带着家里的3个孩子,带上以前报道他事迹的报纸,让孩子去接近他,跟他对话。最后终于把流浪儿动员到家里来。住到腊月三十了,郑承镇终于摸透了孩子的身世和离家出走的原因,带着身边的孩子,一起把他送回郑州。
流浪儿在这里得到良好的教育
第一次采访郑承镇时,他就向记者表示要让孩子们接触和学习电脑知识。现在,本报记者捐赠的第一台电脑已经成为郑承镇家里的“文物”了。“5年多来,过往的和留下来的孩子们从中学到了现代知识,收破烂的多次要收走这台电脑,但我要留着作个纪念,也教育孩子热爱社会。”郑承镇说。
郑承镇收养的流浪儿,小一点的,就送到附近的学校去读书;大一点的,郑承镇就给他们联系技术学校,学点技术,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现在身边的7个孩子,都在附近的小学读书,有的还是班干部,学习成绩优秀。当地的街道办事处帮他们办理了免除学杂费的手续。
在郑承镇陆续收养和救助的孩子中,有的读了中专、警校,有的参了军。不管孩子们走得多远、飞得多高,都会给他来信。他从柜子里提出一袋子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足有四五公斤重。记者打开一封,上面写着:“亲爱的爸爸,您好,我在晏城一切都好,请爸爸不要挂念。我很想念您老人家,等放了假,我一定去看望您。”每到郑承镇的生日,孩子们都一拨一拨地来给他祝寿。
郑承镇收留过的一个孩子,入伍后在部队开车,每个月都从哈尔滨邮50元钱给他。“1998年参加抗洪抢险后,部队给他21天假,他先来看我,才去看他父母。” 郑承镇说起来仍热泪盈眶。
郑承镇说:“孩子的品德教育是个大问题,我担心他们和我过去一样走错路……”所以,郑承镇经常给孩子们讲他在监狱里的事,“我不怕影响我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是为了让他们知道做好人和做坏人的差距。”
郑承镇说现在又有个新愿望,就是尽快办起个人网站,让孩子们接受网络知识。同时,也在网上发布他找来的流浪儿的信息,让离家出走的孩子的父母尽早找到孩子。
社会给了郑承镇和孩子们温暖
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孩子们感到温暖。郑承镇说,他这个家庭更感到了社会的温暖。他所在的北坦街道办事处帮助他们办了低保,每人每月280元钱,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孩子们上学全免费。
说起社会的帮助,郑承镇一口气道出一串要感激的人:济南燃料集团仁丰煤店经理王林光,因为敬佩老人,给孩子们安装了取暖管道,煤店还连续7年无偿供应燃煤;季淑红女士全额赞助孩子参加全国棒球比赛;“兵妈妈”齐亚珍把所有的床单、被褥拆洗干净;他生病时北京的好心人寄来昂贵的药品……
在郑承镇家里,也挂满了人们送来的锦旗、牌匾。有的写着“恩重如山”、有的写着“相逢本萍水,收留胜亲朋”。郑承镇说:“没有社会的温暖和人们的鼓励,我们也就没有今天。”
郑承镇表示,他个人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加入党组织。早些时候,他就向街道办事处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夙愿。(记者 宋光茂)
责编:赵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