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资料:蒙古族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6日 19:26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网站

    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

    蒙古族自古以来蒙古族尚白、重九,以白色为圣洁、高贵、吉庆的象征,以九为神圣、众多、富足的数字。蒙古族以右为上,以左为下,在平日的礼仪往来也以右为尊。热情好客、待人诚恳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美德。一见客人总要握手问好:“塔,赛白奴!”(您好)客人进入蒙古包,家庭主妇便向客人双手敬献喷香的奶茶,同时摆上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炒米、奶酒等食品,供客人食用。对尊贵的客人要献哈达、奶酒,以示敬意。客人如住宿、吃饭,即热情款待,没有要求付餐费的习惯。客人离别时,全家走出蒙古包欢送,并祝客人一路平安,再次光临。

    蒙古包:

    古代称为“穹庐”或“毡帐”,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传统民居,是历史上“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的产物。现在绝大部分牧民已经定居。蒙古包呈圆形尖顶,包身用若干个称作“哈那”的木条围成,通常用羊毛毡一层或二层覆盖,样似草原上洒落的莲花。包顶中间装有圆形天窗通烟、通气、采光。包壁安有木框门,向南或向东南开。包内中央设有炉灶或火塘,冬暖夏凉。蒙古包具有阻风力小、易于拆装、便于搬迁等特点。

    蒙古族的饮食:

    大致分为奶食、肉食、粮食三种。奶食中又分为食品和饮料。食品有白酥油、黄酥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饮料有奶茶、酸奶、奶酒等。牧区蒙古族以肉食和奶食类为主,以粮食为辅。一日三餐,重视早餐和晚餐。早上通常奶茶泡炒米,再加少许奶皮、奶豆腐等;晚上多吃羊肉混汤面、鲜奶面饼或手扒羊肉。喝奶茶不分饭前饭后,只要想喝或客人来,一天都不断。肉食以羊肉、牛肉为主。羊肉的吃法有“手扒肉”、羊背子、烤全羊等,这是蒙古族的传统佳肴。其中蒙古族“手扒肉”,选用肥嫩的小口羯羊肉制成,用清水煮成七八分熟即可食用。可用手拿着吃,或用蒙古刀剔着吃。肉质鲜嫩,味美可口,易于消化,是蒙古族牧民常用的待客佳品。而蒙古族烤全羊,是宴席中一道最讲究的名菜,将一只完整的羊烤熟,呈棕红色,油亮油亮并吱吱作响,香气扑鼻,由厨师将其蹲卧在盘子里抬上宴席,然后切成若干块和片,供客人食用。色、香、味、形俱佳,有浓烈的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

    服饰:

    随着高原、草地、沙漠、变化无常的气候和长期的游牧生活形成了奇特的服饰: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女子每逢节庆探亲访友时,多戴首饰。首饰是用玛瑙、珍珠、珊瑚、翡翠、宝石、金银玉器等精制而成的,可组成各种图案、珠帘垂面,琳琅璀璨。尤以鄂尔多斯妇女头饰最为典型,选料珍贵,工艺精湛,一般达15——20公斤。

    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现在,每逢节庆、集会才着装。蒙古袍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一般不开岔,长袖,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嵌。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

    蒙古靴有布靴、皮靴和毡靴之分,靴体较宽大,以便在靴内套裹腿毡、棉袜、包脚布等,穿着舒适保暖。骑马时可以保踝、护腿,勾踏马镫,行路时能踏河、踏雪,又可防虫、防露、御寒。坠马时自然脱靴,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节庆活动:

    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牧区的婚俗更有特色,娶亲回到男方家,新郎新娘不下马车,先绕蒙古包转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表示爱情的纯真、坚贞不渝和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首先拜祭佛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再梳头改装。婚宴上摆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献哈达、敬酒、唱歌、跳舞,常常是通宵达旦,热闹非凡。在内蒙古众多形式的婚礼中,尤以乌拉特婚礼、鄂尔多斯婚礼最为著名。鄂尔多斯婚礼素以独特的仪式和生动优美的祝词而闻名。

    蒙古族最普遍而隆重的祭祀活动是祭敖包。敖包意为堆子或鼓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祭敖包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6、7、8月间。祭祀时,男男女女,扶老携幼,携带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祭品来到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五色布条和经幡布等。祭毕,进行赛马、摔跤、射箭等游艺活动,后逐渐发展为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娱乐和游戏的意思,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也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的 那达慕大会又增加了读书、唱歌、跳舞、下棋、射击、马球、马术、田径等活动项目。那达慕大会一般在夏季7、8月份举行,届时四面八方的蒙古族牧民穿着节日盛装,纷纷前来参赛或观摩。同时,商业部门还把大批商品运到大会所在地,搭起帐篷作为临时商店,供牧民们选购。文工团、剧团、乌兰牧骑演出队、电影放映队、科技展览部门,也赶到大会上为牧民们演出,使“那达慕”更加丰富多彩。

    内蒙古素有“歌乡“、舞海”美称,优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巨幅画卷中璀璨夺目的篇章。历史上曾留下了《蒙古秘史》、《江格尔》、《格斯尔》等著名的文学作品以及歌舞、乐器、绘画等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民族歌舞:

    “好来宝”是内蒙古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有固定的曲调,唱词均是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一般是双人对唱,或一人自问自答,或一人唱,众人合,或多人合唱。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舞、筷子舞、盅碗舞等,节奏明快,舞步轻盈,艺术地再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粗犷的健康气质。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因在琴杆上端饰有一个马头,所以叫“马头琴”,演奏者多半是独奏,或自拉自唱,辽阔低沉,悠扬动听。

    信仰民俗:原始信仰是以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作为思想基础的,在这种思想意识上产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蒙古先民将大地作为宝藏的源泉加以崇敬,蒙古人不仅如此崇尚大地,而且对处于大地怀抱的山川、河流、树木、石头等都予以崇拜。蒙古族的图腾崇拜主要是狼、鹿、鹰、天鹅等。除上述图腾之外,蒙古先民还有熊、?牛、树木、石头图腾等。在蒙古族早期神话、传说、英雄史诗和岩画中都留有痕迹。蒙古人的祖先崇拜主要表现在祭祀家族祖先和自己民族的共同祖先两个方面。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除夕、正月初一、清明节,人们都要祭祀祖先,进行祈祷。蒙古民族的共同祖先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祭礼有平日祭、月祭、季祭之分。

    禁忌:蒙古民族的众多禁忌概括起来可分为因崇拜而禁忌、因恐惧而禁忌、因厌恶而禁忌等。因崇拜而产生的禁忌,与蒙古先民们崇拜自然万物的原始信仰和万物有灵的思维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忌讳咒骂天、地、日、月、星、辰;忌讳用手指指日、月;忌讳冲着日、月泼水、洒脏物;忌讳日食、月食时欢歌聚会;忌讳用一个指头指高大的山脉;忌讳冲着高大的山脉泼脏水;忌讳移动敖包的石块;忌讳在敖包附近的湖泊中捕鱼;忌讳在敖包旁边狩猎、杀牲畜等。人们对自然界产生了恐惧心理,为躲避大自然给自己造成的灾难,随之出现了种种禁忌。如:因惧怕天神发怒而雨量过多、造成洪灾,忌讳用手掌接水;雷雨天忌讳站在树木之下避雨等。从图腾崇拜的角度来看,先人们认为如果伤害了自己的图腾就会给自己带来厄运。蒙古族在社会生活和信仰活动中,对某些给自己的生产、生活带来厄运的事情产生了某种厌恶心理。如:旋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障碍,从而人们从内心里非常厌恶旋风,认为受到旋风的袭击就会失魂而得病。因此,遇到旋风时不仅冲着旋风吐吐沫,而且还要念咒语。

    游艺民俗:

    蒙古族的民间竞技包括智能竞技比赛和体育竞技比赛两大类。蒙古族智力比赛的游戏有“吉日格”(鹿棋)、“沙塔尔”(蒙古象棋)“帕日吉”(贻贝)、“沙哈”(羊踝骨)等。这些游戏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劳动生产、生活状况及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如:蒙古象棋的玩法基本上同国际象棋类似,但它的棋子是用精美的手工艺雕刻的皇帝、皇后、驼、马、车等组成的。又如:“沙哈”是玩耍“羊踝骨”的一种游戏,一般有掷、弹、拾、摆等几种玩法。这些项目不同的玩法,有反映牧业生产、牧民生活特点的游戏(如:赛马、赛驼、挤马奶、接羔等),祈望吉兆的游戏(通过正单立、正三立、四样、四宝等形式来象征幸福),测试智力与技巧的游戏(包括摆金龟、焱沙哈、争千分、行盟誓、掷十六)等。因此,蒙古民族的智力较量游戏不仅与其从事的畜牧业和狩猎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具有检测智力、比试技巧、训练耐力,增进友谊、祈望征兆等多方面的功能。

    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狩猎游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特点的体育竞技活动,其中,被誉为“男子汉三项竞技”的射箭、摔跤、赛马最具有代表性。

    射箭:射箭活动起源于狩猎,在历史的进程中,弓箭作为狩猎工具和作战武器的作用逐渐消失,而作为体育竞技比赛的器械流传至今。

    蒙古族射箭比赛不分男女老少,是一个广泛的群众性活动。射箭比赛可分为立射、骑射两种,射程一般为十五部、五十步、一百步等不同。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射三箭,三轮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决定胜负和名次。

    摔跤:摔跤蒙古语称“博克”。参加“博克”比赛的人必须是2的某次乘数方。如:8、16、32、64、128、256、512、1024等。参加人数多少要根据其比赛的情况而定。大型比赛参加人数为512人或1024人。中型的128人或256人,小型的32人或64人。“博克”比赛的胜负采取单淘汰制,无时间限制。参赛者的任何一个部位触地为负,一跤定胜负。每轮淘汰半数。

责编:刘棣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