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焦作煤矿:一个百年老矿的故事
——焦作煤业集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刘守良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6日 13:57 来源:

  在我国豫北地区的太行山脚之下,奔腾的黄河经过小浪底水利枢纽,顺从地从焦作这个美丽的城市流过。这里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地下矿藏,有蜚声海内外的太极故里、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还有一座一百零八年之久的焦作煤矿。

  在近代中国无产阶级成长史和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焦作煤矿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随着历史的巨变,升降沉浮,几经沧桑,又几度辉煌。上世纪末,这个国有老字号企业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最后阶段,积累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负担沉重,几乎到了整体破产的边缘。

  然而这几年它却奇迹般的焕发了生机,不仅抚平了满身的创伤,而且重整旗鼓、雄心勃勃,在“十亿五”期间融资67个亿,开始打造“第二个一百年”。这个“百年老店”是怎样发展演变的,透过它的历史轨迹,或许能发现点滴启示。

  起步于满清末年,明显的“官办国有性质”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焦作矿务局,焦作矿务局的前身是中福公司联合办事处,中福公司联合办事处的前身是福中公司。而福公司是在英国注册的一家公司,注册资本只有2万英镑,合现在30万人民币。但政治背景极深。意大利首相罗迭尼有一百英镑的股份;英后快婿劳尔呐和其他显贵要员也入有股份;伦敦劳脱确特洋行作为后盾。中原公司则是河南境内民族资本经营煤炭的产物,拥有上千对小煤窑。这些小煤窑星罗棋布,散落在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的怀庆府辖地内,以手工作坊式的落后方式开采经营煤炭。

  到了满清末年的1898年6月21日,中英在北京签订了《豫丰公司与福公司议定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这个章程签订前,曾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抗争。满清的多数官员怀着爱国之心,反对英人介入焦作这块地盘;老百姓担心英商介入会敲了他们的饭碗。但是,清政府一方面有维新思想的支持,一方面又不敢轻易得罪英国人,更何况福公司进入的整个过程,也就是李鸿章的亲信幕僚直接策划操纵的。所以,清政府以“固守旧辙,风气尚未大开”为由,排除阻力,最终在北京履行了签约程序。这是经过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李鸿章致函承认、光绪皇帝同意的。具体事宜由庆亲王弈?操办。

  章程议定英商福公司进入焦作,开采“怀庆左右、黄河以北诸山各矿”。得利以35%报效朝廷,60年后产业全数归华。可以看出,焦作煤矿一开始就是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带着明显的官办烙印,属于满清“国有性质”。

  《豫丰公司与福公司议定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是洋务运动深入中原内陆的产物,标志着焦作煤矿大机器工业化开采时期的到来。在此以前,数以千计的土窑星罗棋布,其生产煤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战国时代。

  《章程》里面不但对如何回报朝廷作了明显规定,而且,为了引进科学技术,吸收西方的先进工业文明,对福公司修建铁路、兴办学堂都提出了具体条款要求。所以,在以后的几年里,全长300多华里的道(口)清(化)铁路出现了,中国第一所高等路矿学堂(焦作路矿学堂)出现了。另外,旨在提高煤炭质量的水洗煤第一次出现在中原;制造精良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绞车、水泵等相继进入矿山;当时,“所作井巷工程完备”,“煤炭成本低廉”,售价只有土窑的五分之三。到1913年英商福公司在焦作煤矿投资达1398.6万元,占英国在华投资的25%。辛亥革命前,矿工人数达到8400名,是全国外资企业人数的7.7%。

  中外合资福中公司的组建过程

  福公司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富豪劣绅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且导致许多土窑倒闭,直接剥夺了许多以煤为生的穷苦百姓的生存权利。福公司始终处于矛盾斗争的焦点。

  为了与福公司抗衡,1911年小土窑联合起来,组织了中州、豫泰、明德三个中方煤炭公司。三个中方公司经过几十次协商,在1914年8月8日合并为一个公司——中原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官股纷纷加入中原公司后,为避免中原公司和福公司长期斗争,两败俱伤,中方外交部提出共组福中总公司的建议,遂被双方积极采纳。1915年6月1日在焦作成立了福中总公司,它是河南最早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缓和的产物。

  福中总公司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迅速垄断了焦作的煤炭开采权,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当年生产煤炭162万吨。长江流域、京津一带,道清、京汉、陇海铁路沿线都有焦作煤炭的营销活动。

  焦作工人罢工运动的蓬勃兴起

  福中总公司时期,焦作煤矿工人已经达到20000人之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生长的摇篮之一。他们高度集中,政治经济地位极其低下。但由于焦作当地土地贫瘠,不长庄稼;加之豫东一带贫苦农民补充来源充足,所以焦作煤矿日益发展。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 中共中央立即于6月5日发表了《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的大屠杀告全国人民书》,号召全国人民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暴行。焦作民风强悍,仇视英商由来已久;工人遭受欺压,早有反抗争自由的心理。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在焦作地区的活动,使党组织具有了相当的群众基础。这时,中共北方区委、豫陕区委又派遣中央候补委员罗章龙、王荷波、李震瀛、何叔衡人等来焦指导工人运动,建立了中共焦作地方委员会、焦作煤矿工人罢工指挥部,共产党员罗思危等加强了对焦作煤矿工人反帝爱国运动的领导。

  1925年7月9日凌晨三点,王封矿汽笛长鸣,刺耳的声音划破了黎明前的夜空,焦作煤矿工人总罢工开始了。顿时英商福公司所属煤矿断水断电、绞车停转、锅炉熄火、漆黑一片。著名的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拉开了序幕。这场大罢工持续了近8个月,直到1926年的3月2日,才有条件复工。

  期间,英方福公司总经理凯瑞克企图从开滦招募矿工来焦复工。焦作煤矿工会发表了《致开滦诸工友书》,得到了开滦煤矿工人的响应。英方又通过外交途径,向段祺瑞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递交备忘录,要求地方军政当局设法让少数工匠上班,以保住矿井不被淹没。北京政府先后4次催促河南督办岳维峻,均被婉言谢绝。

  为了罢工的持久,焦作党组织和煤矿工会组织了五支募捐宣传队伍筹集资金。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响应。开滦、安源煤矿派人到焦作来,介绍斗争经验。焦作周围各县农会致电致函全国各地,驻防国民二军五旅官兵拿出军饷资助罢工。河南六合沟矿则收容1000多名焦作工人做工。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地的知名报纸如《晨报》《大公报》《民国日报》、《新闻报》、《工人之路》《新中州报》等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

  1926年2月初,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派陈毅同志接见了焦作煤矿工人代表团,对复工谈判作了重要指示。我党考虑到,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奉系和直系军阀可能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国民革命军。吴佩孚会再次统治河南。经过7个多月的斗争,已经给福公司造成重创,切实推动和影响了全国的工农革命运动。北伐战争即将开始。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斗争形势,保存焦作煤矿的革命火种,迎接将来必然出现的新的更艰巨的革命斗争,决定调整罢工策略,准备有领导、有组织、有条件的复工。

  1926年2月24日至3月2日,谈判再次在焦作举行。在英商福公司、工人代表、修武县知事、官方驻矿代表、警察局长等共同参与下,达成了《1926年工人罢工条款合同》12项。主要是:福公司承认工会有代表工人的权利,给工人增加工资,不无故开除工人,补偿工人因罢工所受损失等。大罢工胜利结束。

  焦作煤矿大罢工的伟大历史意义

  在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尚未结束的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著名的文章,高度评价了这次罢工运动,他指出:

  “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约二百万人。主要为铁路、矿山、海运、纺织、造船五种产业的工人。而其中很大一个数量是在外资产业的奴役下。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我们看四年以来的罢工运动,如海员罢工、铁路罢工、开滦和焦作煤矿罢工、沙面罢工以及‘五卅’后上海香港两处的大罢工所表现的力量,就可知工业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所处地位的重要。他们所以能如此,第一个原因是集中。无论哪种人都不如他们集中。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地位低下。他们失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

  从此,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彻底革命精神,成为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财富。直到现在,“特别能战斗”精神还一直被各行各业沿用,引申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等一系列思想理念,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民族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牺牲奉献精神构成了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最深刻最丰富的内涵。

  国民党时期,焦作煤矿彰显“国有性质”

  “9.18”事变后四个多月,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上海发动进攻。1月30日国民党政府从南京迁都距焦作100公里的河南古都洛阳。形势的剧烈变化使焦作的政治经济地位凸显。国民党政府对焦作煤矿高度重视。

  自从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之后,英商福公司一直到1932年的7年间未能恢复生产。1932年第四季度,福公司在王封、李封等煤矿强行组织排水复工。

  1933年5月13日福公司人员带领矿警队到李封村强行抓捕矿工上班,遭到围攻。武装矿警竟然开枪射击,使靳古存、白转运两名矿工当场死亡。“5.13”惨案发生了。焦作人民又一次掀起反英怒潮。

  焦作矿区、焦作工学院、博爱等地纷纷成立“5.13”惨案后援会。他们上书国民党中央,要求“驱逐英商,惩治汉奸,以彰国法,而护主权。”各界人士在焦作中山公园举行集会,坚决支持矿工们“枪决凶犯、举行追悼会、增加工资、抚恤死难矿工”的要求。附近农民“天天包围工厂,用大刀长矛向着矿局直冲,要打死英人报仇。”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急电修武县政府,将肇事矿警队长武子庚扣押法办。福公司被迫对死伤工人进行抚恤。罢工方才结束。

  1933年6月在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强烈干预下,中原公司、福公司依照中国相关法律,在焦作成立了中福两公司联合办事处。这是焦作地区中国和英国两方煤矿的第二次合作经营。第一次福公司名称在前,第二次中原公司在前。中原公司称第一矿厂;福公司称第二矿厂。这里的变化说明了中国的官僚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逐步发展。说明中福公司仍然是国民党政府操纵的产物,同样带有国民政府的“国有性质”。

  1934年6月,在白色恐怖异常严峻形势下,因一个把头毒打工人致死,我党成功地组织了又一次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中共豫北特委委员、焦作工学院土木系学生陈荻罗召集一百多名工人骨干,宣布了党的罢工决定。工人们开始教训恶性累累的监工把头。矿警队前去第一矿厂镇压。结果被工人分割成几处,团团围住。中福两公司联合办事处恼羞成怒,遂调集焦作保安团一千多士兵,全副武装赶到现场。这时我党又在第二矿厂发动罢工,以牵制敌人。结果到了第五天,以“废除打骂制度,开除并法办监工张玉生、朱永和”为复工条件,胜利结束了这次罢工。

  中福两公司联合办事处成立以后,由于官僚资本家与英商福公司的明争暗斗,统治焦作地区军阀之间的混战不休,国民党连续更换了三任中福两公司联合办事处主持人,每一次都以经营无方而失败。企业连年亏损,债台高筑,濒临破产边沿。1934年7月福公司董事长乌德洛夫在英国驻华大使的陪同下,到庐山面见蒋介石,要求派出得力人选,整理焦作矿务。

  1934年第三季度末,蒋介石委派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所长、专家学者翁文灏为整理焦作矿务专员。翁文灏接到任命即电告“工矿泰斗”原国民党国防设计委员会陕北油矿勘探处处长孙越崎,于1934年9月29日来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12月初他们一同到南京国民政府述职后来焦,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整理矿务活动。重新修订公布了河南中福煤矿整理办法,共10条。如“整理专员受蒋介石委员长节制”;“原董事部完全解散。经理、协理、董监各员概行停止职权”;“在矿区内派得力军队或保安队负保护之责”。

  他们精简机构,对历届河南省府要员安插的亲信和挂名开资人员,一律停薪。裁减冗员,大量减少里工(固定工)和虚设的外工岗位。调整采掘比例,合理收缩采区,按计划组织生产;连接东西部第一矿厂和第二矿厂的高压线路,实现矿区电网互补;恢复被淹没的李封矿,勘测打钻准备新井建设;处理好与道清铁路的关系,扩大销售网点,适时地提高煤价与降低煤价,夏运冬销,挤垮土窑,压垮密县、鹤壁、六合沟、义马、禹县等煤矿,夺走越南鸿基无烟煤在上海的市场,迅速打开了局面。

  1935年产量、运输、销售、盈利实现了四个一百万。因为整顿焦作矿务有功,翁文灏1935年10月升任国民党行政院秘书长。孙越崎接任中福煤矿公司整理专员。1936年焦作煤矿更上一层楼,不仅还清了中福公司所有的内外欠款,而且安全无事故,无淹井、无瓦斯爆炸,出煤125万吨,盈利达到170万元。企业蒸蒸日上,上下生机勃勃。整理矿务大见成效。这是焦作煤矿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孙越崎全身心投入矿务整理,却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其间,大儿子急性中耳炎、夫人得了白喉病,都几乎丧命;特别是不满一岁的三女儿被病魔夺去生命。发生这三件事的时候,他都在外地出差,没有赶回来。

  抗日战争期间焦作煤矿万里大转移

  孙越崎远见卓识,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一年,他就认为日本亡我之心不死,定会侵占我华北、中原等地。他严密地组织了全体职员进行军训。他把训练分为东、中、西三个基地,从队列、看齐、开步走开始,一直到实战演习。整整一年多的时间,以身作则,早六点到操场点名查人、督操。七点后回家吃饭,八点上班。每人都穿绿色布军服,戴军帽,帮裹腿,军服左上角也像正规军一样,佩戴姓名、职称、编号。下班后才可以穿便服。当时省党部主席问孙越崎这是做什么,他说,万一日本帝国主义南侵占领新乡,“断了我们的退路时,我就带着大家上山打游击”。

  当时,焦作的大街小巷贴满了防空警报的符号。还举行过阅兵典礼和防空演习。这说明抗战的思想,在孙越崎心目中绝不是一时之冲动。而是长期以来养成的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所致。

  就在煤炭生产形势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候,果然,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侵略者以平津为据点,向华北大举进攻。10月14日,不到100天的时间即占领了安阳。安阳距离焦作200公里。日本的飞机飞越新乡、焦作上空,去轰炸洛阳军用机场。在这危急时刻,孙越崎从民族大义出发,从抗日战争的长远考虑计,独排非议,力主南迁。他决定10月22日停止煤炭生产,立即卖掉50万吨存煤,把煤矿主要设备器材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迁往黄河以南。

  中原公司刘燧昌、胡石青等董事以“此系河南财产”为理由,强烈阻止。孙越崎则耐心劝解,指出以前内乱、军阀混战,不拆东西,因为都是中国的。但这次性质不同。如不拆不迁,就会留给日寇利用;二是毁掉都不用;三是拆走我们用,为抗战服务。

  英福公司总代表贝尔认为日本不会损害英国的在华利益,也反对南迁。孙越崎强硬地表示:“日本是你们的友邦,却是中国的敌人。”最后贝尔同意南迁。这是外商合资公司跟着中国人南迁的独一无二的范例。全国煤矿独此一家。

  就在孙越崎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在被日军飞机狂轰滥炸的郑州火车站和新乡、焦作之间,险些失去宝贵生命的时候,国民党河南省党部和焦作市党部却控告孙越崎动摇军心,要求新乡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公署军法处法办孙越崎。孙越崎以国民党少将军衔,主动到军法处申明利害缘由,使拆迁工作得以进行。国民党陆军第20 军团长汤恩伯、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副司令鹿钟麟都在焦作张贴了签名布告。1937年底拆运的设备材料已经达到2500多吨。这些设备材料以郑州为中转站,运至汉口。1938年2月7日,李河井下的设备除了两台大泵以外,其余全部拆除装车外运。此时焦作煤矿又运出了4000多吨设备材料。期间1100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已相继离焦南迁。

  2月中旬,严冬白霜,寒风凛冽。日军已经占领汲县,距离新乡只有二十多公里,新乡即将沦陷。就在这非常危险的时刻,满载焦作煤矿设备的最后一列火车,鸣着最后一声长笛,冲过了新乡车站。国民党黄河守桥部队就要按计划炸掉黄河大桥的前一刻,列车赶到。经孙越崎竭力劝说,官兵延缓了炸桥时间,火车呼啸而过,一声巨大的声响,国民党军队引爆了黄河大桥。

  1937年11月21日,中福公司办事处在湖北汉口特二区南皮路一号四楼开始办公。中福公司与当时的国民党资源委员会签订了《合办湖南湘潭谭家山煤矿草合同》。资源委员会以现金方式出资51%,中福公司以机器材料作价出资49%。重约1600吨的11批50船机器设备运到了谭家山。在这里建起了谭家山煤矿。

  与此同时,中福公司又将部分机器设备向重庆附近的江北县白庙子后峰岩转移。与原来的土法开采,日产几十吨的天府煤窑合资经营,在那里建起了工业化开采的天府煤矿。使日产达到1500吨左右,供嘉陵江沿岸和重庆工业和民用。

  1938年秋天武汉战事吃紧,日军飞机开始轮番轰炸。湘潭煤矿于10月份被迫停工。中福公司决定将所有机器设备、人员尽快运往到四川中部地区。在运从设备材料途中,日军飞机在江面上狂轰滥炸,不少满载机器设备的船只翻沉江底,一些中福公司员工也牺牲了。

  为了抢时间,孙越崎往返于宜昌与武汉之间,与著名爱国人士、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紧密联系。用大船把设备人员运到宜昌,然后分散开,用小船往上运,用车辆顺着两岸的山间小路向巴东转移。焦作煤矿的迁徙队伍历尽千辛万苦。白天隐蔽,夜间行船行路,有的船只因触礁碰壁而沉入江底。有的人倒在长江两岸。在宜昌、巴东、奉节、万县等地码头和山间,都留下了焦作煤矿大迁徙的印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福公司的汽车队,满载着精密仪器,无法从水路入川,他们就绕道湖南、广西、贵州,在上万公里的山间公路上艰难行进。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几个月的颠沛流离,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完成了入川的转移。

  1939年6月26日,中福公司在重庆金刚碑正式办公。秋季中福公司在隆昌与当地合作开办了石燕煤矿,所产煤炭供应沱江流域。1940年6月又与资源委员会、财政部盐务局合作,在威远县黄荆沟一带办起威远煤矿,产煤供应川南地区。中福公司还兴办了东林、全济等小型煤矿。开办犍为一带的嘉阳煤矿,供应岷江流域用煤。孙越老一直到抗战结束,都担任着中福公司的总经理,在中福公司一共工作了11年。同时兼任着天府、嘉阳、石燕、威远煤矿的总经理。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福公司是唯一一家从内地南迁到敌后的大型煤炭企业,它不仅发展了四川的煤炭工业,而且有力地支援了全民族的抗战事业。

  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任何一次关系全局的迁徙活动,必然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然会孕育出震撼人心、传之千古的伟大精神。孙越崎率领焦作煤矿职工,历尽艰辛、长途跋涉近万公里,完成了转移之壮举,是“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弘扬和延续,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强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展示出孙越崎和焦作煤矿职工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

  日本侵略者对焦作煤矿的占领

  孙越崎带领部分煤矿职工南迁后,在焦作矿区成立了中福保管处。由于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爆发,英日两国没有宣战,所以,日军占领焦作后,并没有立即染指煤矿。他们委任了张伯高为中福公司调查员。随着战争的持久化,漫长的战线和庞大的军费开支迫使日本从1939年开始,由军事占领改变为经济掠夺。1939年春天日本人掀起了排英运动。9月8日日军驻焦作司令部令英国人离开焦作。1940年6月日本兴中公司攫取了焦作煤矿的经营权。10月日本华北开发公司接收焦作煤矿,于12月1日成立焦作炭矿矿业所。从此日本帝国主义对煤矿工人推行“以血换煤”的政策。加上1942年河南发生大灾,焦作矿区饿夫遍野,矸石山上尸横处处,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现象。焦作矿区对日斗争的烈火熊熊燃烧。煤矿工人组织起“道清铁路游击队”,舍生忘死,演绎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

  1945年9月八路军收复焦作煤矿,12日成立了焦作市政府,13日即成立了新华煤矿公司。管云任经理,陈学文任副经理。1946年元月份,由共产党、国民党、美国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在北平成立,同时成立了新乡执行小组。接收焦作煤矿是讨论的问题之一。

  为遵守停战协议,扩大统一战线,我党决定将新华煤矿公司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原公司股东,除汉奸以外,一律承认其股份;中福公司部分,暂由政府监管,汉奸持有的股份作价转让。4月中旬,召开了第一次股东大会。选出公司董事及监察人。贾林芳当选为董事长。大会改组了民营股份,将日寇焦作炭矿矿业所财产作为新股、合并原中福公司旧股部分进行统一管理。

  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次大转移

  焦作是华北较大的煤炭矿区,又是道清铁路路局所在地,英、日帝国主义经营多年,设备物资丰富,人才集中。国民党为了夺取焦作煤矿,先后调集20个师的兵力包围焦作。中共太行区党委、太行军区决定将这些设备物资悉数转移到太行山革命根据地。

  煤矿系统的转移由武万善任总指挥、刘成录任副总指挥,主要负责煤矿系统的设备物资转移运输。当时通往山西晋城的路,多数地段是崎岖不平、狭窄陡峭的山间小路,加上国民党飞机的空袭,非常难行。

  军分区调动部队与煤矿工人纠察队共同掩护运输队伍;地委通知沿途县委、区委,动员沿路群众整修道路,同时组织民工、马车队参加备战运输。煤矿、铁路工人尽可能将设备化整为零、化大为小,轻装输送。各路运输队伍大车小辆,肩扛人抬,车水马龙一般。对无法拆卸的大件设备,如锅炉、发电机、大绞车等,一套即有两、三吨至六、七吨重,焦作矿工特制了大型运输车辆。除车身长度要足以承载七吨重的大型锅炉外,前后还各有一根4.5米长的粗檩条做“老杆”,再绑上“老杠”,由六、七人架着,掌握方向。老杆前后栓着多条大绳套,大绳套上又带着若干小绳套,每个绳套由一人拉着,像水上船夫拉纤一样,按照指挥者的号子,一步步前行。如遇拐弯或下坡,人在后边拖着、拽着, 100多人操作才行。

  焦作煤矿工人同样是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将两部发电机、七台蒸汽锅炉、数十台各式车床、上千台各种绞车、水泵、马达、局扇,以及数千吨钢材、电讯器材等,安全转移到晋东南革命根据地。这是焦作煤矿著名的第二次大转移。

  由新华公司人员、设备组建的晋冀豫第三机械厂改为平城军工十厂,这个厂的“设备和人员,大部分由焦作煤矿第三厂迁入”。由新华公司第三厂厂长武万善代理军工十厂厂长,由新华公司工会主席袁凤鸣任副厂长。为与军工生产配套,满足其需要的动力和原料,由“河南焦作煤矿的1500KW发电机及部分人员,搬迁到潞安西白兔村,组建为公益电厂,供附近军工用电”。并将石圪节、小河铺、五阳等煤矿和固县铁厂,加以改建和装备。同时,也装备了长治南石糟兵工一、二厂。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改进,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战争前线急需的迫击炮弹。当年在解放山西临汾、洪洞等地的战斗中,我们的部队多数用的是平城军工厂生产的炮弹。

  1947年开展了“刘伯承工厂”生产竞赛运动,长治南石糟兵工一厂、二厂和平城兵工十厂被评为“刘伯承工厂”,荣获刘伯承司令员题词奖旗一面。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由于炮弹命中率高、杀伤力大,深得参战部队广大指战员的好评。为纪念他们对解放战争的贡献,上级党委决定将有关工厂合并、组建“淮海机械厂”。焦作煤矿工人在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焦作煤矿获得第二次解放

  1948年10月23日焦作国民党部队撤退,中福公司人员也离开焦作。博爱县县长杨国平率领区干队进入王封矿,10月24日焦作第二次解放。焦作党政机关迁移焦作,成立城市工作委员会。10月27日白晋煤铁公司奉命,派出23名人员与焦作城市工作委员会共同管理焦作煤矿。11月11日新华公司接受焦作煤矿。11于20日改为白晋公司分公司。 1949年1月7日,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下令,改为晋豫煤业公司。范文彩任经理。焦作煤矿“边恢复、边生产”,从日产不足百吨猛增至1900吨。1949年9月4日,奉中央燃料工业处命令,晋豫煤业公司改名为焦作矿务局。管云任局长。这一名称一直沿用了半个世纪,到2000年3月。

  新中国成立后,焦作煤矿工人在党的领导下,迸发出无限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焦作矿务局是新中国第一任煤炭部长陈郁抓的典型,是周恩来总理、毛主席他老人家十分关心的企业。他不仅产生了刘九学这样的影响全国的安全生产模范,而且成为新中国煤炭科技推先的基地。同时还是全国煤炭干部的培训基地和输送基地。现在的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当时燃料工业部的干部学校就设在焦作矿务局。1950年至1951年陈郁部长3次到焦作视察指导工作。

  《河南日报》1953年1月12日报道,焦作矿务局在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中,在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基本建设、生产管理等方面,共推广了30多种先进经验,对改变矿山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月底,燃料工业部和中国煤矿工会全国委员会奖给焦作矿务局毛主席镀金半身像匾一幅,全体职工每人一套工作服。

  在第一届中南燃料工业先进经验交流大会上,焦作矿务局荣获“安全生产第一名”和“作好基本建设第一名”的奖旗。1956年的1月7日,煤炭部在焦作矿务局文化宫举行授奖大会。陈郁部长亲自授予王封矿锦旗一面,奖金10000元;授给刘九学采煤队锦旗一面,奖金5000元。全国掀起学习热潮。

  焦作矿区政府于1956年7月9日撤销,焦作市成立。焦作矿务局作为一个企业独立出现在社会。

  1960年困难时期,焦作煤炭产量达到高峰,出煤690万吨。这一年,根据国务院《关于精简职工安置办法的若干规定》,在一年里精简下放了7000人,临时工3000人。10000名职工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工作岗位,自觉为国家分忧。焦作煤矿还先后派出 1300矿工支援西安铁路局和西北工程局;派出769名职工支援贵州六枝矿;派出312人支援湖南、广东煤矿建设。派出102名干部支援西南矿建。这些人舍小家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牺牲。

  1967年4月8224部队、498部队进驻焦作矿务局。9月份4810部队实行军事管制。1973年六月0176部队离开,军事管制结束。粉碎“四人帮”以后,焦作煤矿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热情,产量300万吨迅速攀升到500多万吨,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 1977年焦作局的王封矿等6个单位被煤炭部命名为“全国工业学大庆赶开滦先进单位”。焦作矿务局普采工作面25215吨/月/个,获全国第一名。回采工效率6.070吨/工,获全国第一名。以后的全国煤矿经济指标冠军赛中,普采、回采效率连续3年都是第一名。

  焦作煤矿100岁时步履艰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来之际,特别能战斗精神向特别能创新精神呼唤。改革开放以来,焦煤率先发展多种经营。成为煤炭行业的一面旗帜。1988年“全国煤炭工作会议”在焦作召开。焦作成为全煤行业学习的榜样。焦作向外局、外地输送了几十名厅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一位煤炭部部长说过,“焦作矿务局出煤不多,但是出人才,出经验”。1996年响应国家号召一年扭转亏损,1997年扭住不亏,成为全国“十面红旗”之一,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

  1999年在全国煤炭市场极度疲软的情况下,焦作矿务局这个社会主义的功臣企业,已经走到了计划经济的尽头。由于水大、瓦斯大,开采成本高,学校几十所、公安后勤医院等社会负担沉重,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6万多职工,2万多离退休职工,20多万家属,只有11对小型矿井,其中一半已经资源挖尽,全局一年仅仅生产300万吨煤炭。加上市场无序竞争,煤炭堆积如山,货款回收困难,职工开不下工资,靠发菜票维持。工人开始给农民打小工,收麦子、扛水泥包。家属开始捡菜叶、到粮站扫米粒儿。焦作矿务局成为全国36家特困煤炭企业里的最困难者。濒临整体破产境地。

  第三次大转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考虑到焦作煤矿工人的特殊历史贡献,考虑到焦作煤矿对全国煤矿稳定大局的影响,国家决定在2000年3月将焦作矿务局改制为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其矿井实施部分破产。第一批3个矿,随全国“1660”破掉;第二批3个矿,随全国“1440”破掉。

  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来到焦煤集团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集团公司确定了“两来一去”的工作思路,即2000-2003年作为战略突围阶段,先保存下来;第二个3年即2004-2006年战略转折阶段,企业要冲出去,占领先机;第三个3年2007-2010年企业打好基础,发展起来。

  国家为这个古老的国有企业注入破产资金10多个亿;另外,以前建井的贷款转为股份几个亿;破掉以前的坏账几个亿。24000多职工脱离了企业。一部分提前5年退休;一部分参加改制后的重组;学校、公安转移到社会管理;一部分职工领取相当数额的资金,自己按月续缴养老统筹金,到退休年龄后再办理退休手续,期间自谋生路。

  这次两批6个矿井的破产,是焦作煤矿百年来的第三次战略大转移。企业生死存亡时刻冲开了一条血路,绽开了绚丽的花朵。

  焦煤集团在破产重组过程中,采用了“破、退、参、剥、分”五字方针,切实发挥了改革改制、科技进步、思想政治工作“三个动力源”,加速了内部产业结构转型,在实践中形成一套企业内部的“分和”管理思想,搅活一潭死水。6个矿改制重组以后,企业内部12个子公司相继改制,置换员工身份,转变经营模式、转变思想观念,使百年焦煤再次焕发生机。

  改制后的企业变化发展速度惊人

  煤炭产量由2000年的300万吨提高到550万吨,翻了一番;产值由10个亿番了两番,达到40多亿元;利税提高5倍,由7000万元增加到4亿多元;人均年收入亦提高3-4倍,年收入达到16000多元。目前资金充盈、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企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以煤电为支柱产业,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机加工为支撑,商业贸易为支持的企业内部产业结构框架已经形成。绵延百里矿区的电网和铁路网、公路网将企业连成一个整体。与祖国各地大型钢厂已经建立起牢固的、长期性的、双赢伙伴关系。煤炭销售网络和其他产品销售网络向外输出的不仅是物质产品,而且将诚信、将焦煤企业文化传向四方。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当中,焦煤集团解放思想,自我加压,经过反复酝酿,决心在“十一五”期间奠定焦煤集团未来100年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体落实到焦作矿区。2010年时焦作矿区发展的美好前景已经初露端倪。

  目前,在建的焦作大型矿井赵固一矿(240万吨)、二矿(180万吨)分别在2008年、2009年投产。日产5000吨的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明年投产。在拥有三个矸石电站,电力满足自用的基础上,将绘就赵固新矿煤电一体化的环保型蓝图。届时利税上交会增加到10个亿以上,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分别达到100亿元以上,煤炭产量会突破1000万吨大关。

  焦作矿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属全国煤矿之最。南水北调工程从焦作市区穿过。过去的每分钟几百立方的害水将变废为宝,大大降低吨煤成本。超级瓦斯矿井每年排放的数亿立方米有害气体正在被开发利用。科技进步正在改变着焦作人的传统思想观念。

  一个稳定和谐的矿区正在形成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个百年“老字号”国有大型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人多,最大的优势是人和。企业现在40000多名员工。改制的、没有改制的在一起,进行着行政的、党务的管理。煤炭产品基本上是分产合销。地方国有煤矿的加入,增加了新的成分。今后还有可能整合新的地方矿井。矿区30000多名离退休人员,虽然已经属于社会化开资,但是矿区仍然肩负着管理职能。矿区还有200000以上的家属,分布在焦作市的各条战线。焦煤集团的总人口几乎占焦作市区人口的一半。焦煤集团的风吹草动,直接影响到焦作市的大局。焦煤集团的购买力决定着焦作市零售商品价格的起落。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焦煤人。在国家的扶持下,焦作煤矿死而复生。焦作煤矿职工感谢党和国家的支持。为了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历史、对得起人民,企业确立了“对得起奉献者”的核心价值观,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矿区。

  焦煤集团有10000名农民轮换工,工作在采煤、掘进、开拓第一线。企业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待遇上落实、政策上倾斜、培训上重视农民轮换工。担任基层区队长、支部书记以上领导职务的有二百多人,班、组长近千人。几百名入了党、当了全国、省、市、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或者优秀党员。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访报道了焦煤集团的做法。

  焦煤集团充分认识到改革改制带来的诸多不稳定因素,考虑一些职工下岗待业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开辟生产门路,创作就业机会,积极安排贫困职工、弱势群体上班就业,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企业经常不断地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心情”活动,建立企业内部救援特困群体机制,把离退休职工工作做细做好。特别关爱老年职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对于那些工亡家属、伤残职工倍加体贴关照。在提高矿区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因为搬迁、改造之类的事情,会引起这样那样的群体性思想问题。企业总是认真处理,消除矛盾。每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强调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近几年企业在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活动中,硕果累累。2005年以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河南日报》、《中国煤炭报》等重要媒体,纷纷以《和谐矿区是这样建立的》、《百年老树舞新枝》等标题,对焦煤集团建设和谐矿区的事迹进行了连续报道。今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又推出了32年如一日,伺候有病的岳父、年迈的岳母、呆傻的内弟,大孝至爱的普通矿工谢延信。中央领导、省市委书记做出重要批示。中宣部、全总、全国妇联组织近60家媒体前来采访,作为平民百姓的标志性人物进行宣传。这在焦作煤矿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它远远超过了过去焦作煤矿的刘九学、丁百元等一批全国英模人物的宣传规模和力度。

  一个“学习谢延信,建设好家庭;学习谢延信,争做好矿工”的热潮正在百里矿区兴起。千千万万个谢延信,正在改变着矿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八荣八耻”道德观引领稳定、和谐的焦作矿区持续向前发展,走向第二个一百年。

  2006.11.26

责编:朱亚菲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
多哈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