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 zhengb]李玉兰:穿越时空的爱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5日 09:55 来源:CCTV.com

    这是半百之人李玉兰一连串的荣誉:省“精神文明十佳人物”、首届“珠城十大女杰”、2005年“中华慈善奖”获得者、 2005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据可统计的捐助发票显示,李玉兰用于扶老济困捐资助学款累计16余万元。荣誉的背后,记载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行善好施的民族品质。【查看原帖】

    李玉兰大半生坎坷多难,命运似乎特别喜欢与她过不去。李玉兰出生在上海,在兄弟姐妹五人中排行老三。不幸是从1955年的一场政治风暴开始的,李玉兰的父母双双入狱,那年李玉兰哥哥13岁,姐姐11岁,李玉兰6岁,妹妹3岁,弟弟刚出生不久。兄妹5人在黄埔江畔靠捡破烂为生。这个时候,居委会和街坊邻居伸出援助的手,给孩子们送衣送饭,缝补被褥,你家一碗稀饭我家一个馒头,想尽办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时至今日,让李玉兰终身难忘的一个人是邻居董来凤大妈,李玉兰眼前经常会闪过大妈给她洗头捉虱子的情景,边梳头边称呼她的绰号说:“三猴子,你长大了要干什么!”李玉兰说:“我要做个跟大妈一样的人!”可能邻居大妈也没有想到,她的好心肠给李玉兰种下了善良的种子,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发芽开花。

    1967年,年仅18岁的李玉兰被母亲远嫁到浙江诸暨农村,丈夫足足大她18岁,几年后,丈夫不幸去世。她拖着两个儿女到蚌埠谋生,这时候遇到了第二个丈夫李华照,才开始过上正常的生活。李华照是回民,精通制作清真食品手艺,夫妻俩合计开了一家“华照清真饭店”,由于饭菜味道独特,价格公道,童叟无欺,生意红火起来,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经济条件稍微好转的李玉兰开始“大举”资助失学儿童。

    蚌山区妇联收集到的汇款票据显示:十多年来,李玉兰捐助的失学儿童达100多名,分布在全国二二十多个省、市和自治区。   

    一诺千金赡养7名孤寡老人

    1997年春,李玉兰回山东郯城老家扫墓。听闻村里一位五保老人不堪忍受生活艰难,上吊自杀了!还剩下的7位五保户老人生活也没有着落。李玉兰当即掏出身上的500元钱分给老人,同时承诺:“我以后每个月给你们寄钱来,为你们养老!”此后,李玉兰每月按时给老人寄30元钱的生活补助费,1998年后增加为每月50元,一晃8年过去,其中已经有2位老人安详去世。另外5位老人平均年龄已经高达90高龄了,李玉兰每想老人平和地生活着,就打心眼里快活。她说:“我要给老人养老送终。”

    爱在不停地传递着

    李玉兰捐出了大把大把的钱,在很多人的眼里觉的不可思议,也许你会有了错误的概念,认为李玉兰或许是为了沽名钓誉,或许是手里特别有钱。其实当你走进她的时候,才知道,李玉兰就是一位普通的妇女,她的所为全部出于有一颗向善的心,李玉兰家庭的经济状况常常陷入借据之中,一度需要借钱赡养老人。

    005年李玉兰和丈大经营的小饭馆因房东收回房屋,不得不进行搬迁,重新开张饭馆需要找租赁房,办繁琐手续等。李玉兰最缺的是钱,李玉兰一家陷入困顿之中。最后在蚌山区妇联的帮助之下,借了银行和私人老板的10万块贷款,才解决燃眉之急。多少年来,李玉兰救助过贫困潦倒的乞丐、医院等钱救命的病人、被父母抛弃的新生儿等等。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得到过李玉兰帮助的人,也会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责编:马芳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