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2日 13:30 来源:
“付出与收获是同步的,付出与快乐是同时的。在付出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也一直快乐着。”??李飞
李飞,男,中共党员,1980年生,河北衡水人。200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原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获“山东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同年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2006年初,自愿延长服务期一年。现服务于新疆伊犁州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医院)外科。现担任"西部计划"霍城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谈到西部志愿者,就会面对一个出现很频繁的问题:你为什么来西部?李飞其实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别人问的时候他只是笑一笑,因为他说原因只是心中的感觉——“我要来”。通过志愿服务与思考后,2006年4月17日,他在“中国之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他来西部是为了感恩。
1995年7月,一场车祸险些夺去了一个男孩的生命,他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在昏迷了7天后,他醒了,并于2000年7月考入了原山东医科大学。从他醒后,他就一直对自己说,他是幸运的,他的第二次生命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他要感恩给予他生命的亲人、社会。因此,10年后的2005年他在毕业前报名参加了大学生西部计划,并作为山大参加西部计划唯一一名医学生来到了新疆。2006年,他又毅然延长服务期一年。
这个男孩就是李飞,听了他的故事之后,我们明白了他为什么来西部,为什么会那么快乐的去奉献、去付出。
在志愿服务期间,李飞分在医院的外科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加班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时刻,只要工作需要,他都积极主动参与院方的各项工作,参与科室值班、手术、抢救病人等医务工作。所有的这些,李飞始终按照一个志愿者的标准发扬着“奉献、团结、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从未有过任何的怨言。
外科常会遇到外伤的急症病人,病人随时来,他随时就要去。经常是半夜来了,立刻就得起床去处理病人,处理完后再回来睡觉,但过了一会儿又可能把他喊起床。
在服务期间,李飞积极主动参加医院的各项工作,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刚来的第一个冬天,他与同事一起医疗下乡,他们走进乡村、走近农牧民,顶着咧咧寒风为广大农牧民诊治疾病。他参与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基线调查,吃住在村里,走遍了该村的大部分农家。下乡发放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糖丸,他冒雨走遍了一个大队,成了一个泥土人……
李飞参与高考体检、烈日下为中考体育考试医疗服务,均受到了领导、老师和学生的好评。此外,他还参与包虫病调研、元霄节文艺会演、5.12护士节文艺会演、民族知识竞赛等许多活动。
记忆最深的是李飞的“二进宫”,伊犁地区是艾滋病高危区,他曾与在疾控中心、检察院服务的志愿者等人一起走进看守所、走近在押人员宣传艾滋病知识。后来他又与其他同事一起再进看守所为广大在押人员体检、进行艾滋病筛选。
李飞的工作得到了医院领导和同事的充分认可,医院院长和书记不止一次地说,“小李不仅理论基础过硬,而且对工作热心、负责。实现了志愿者‘尽己所能、不及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诺言,树立了大学生志愿者良好的素质和形象。”
在做好服务单位的工作的同时,李飞在团委的指导下,在其他志愿者的帮助支持下,与服务队所有志愿者一起组织了许多志愿活动。我们在水定镇多次进社区送医送文化、义诊,我们到惠远镇进行远足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在清水河镇为患病教师募捐、并捐出了一部分生活费,我们走进看守所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
作为一个队长,在组织活动的同时,李飞对队员们十分关心。刚来的第一个月,他利用休息时间几乎走遍了所有的服务单位,看了队员们的生活、工作条件,并及时将队员们的意见汇报给了团委和服务单位的领导。
在民族中学服务的两名民族女队员宿舍没有安全的供暖设备,李飞一次又一次的往返于奔波的路上,最终在团委领导的协调下,两名女生安全的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由于在医院服务,李飞更加关心队员们的健康,每次队员来看病,他都会尽量全程陪同。在小学服务的一名男队员得病住院,每天他下班后就去陪护,住院期间他一直陪队友睡在病房。
在西部久了,李飞对这片土地、对这里的人也有了感情。他利用各种机会向外界介绍他的这个家乡——新疆。比如,李飞通过“中国之声”积极向全国听众介绍新疆、介绍伊犁、介绍霍城,向全国听众发出了邀请:“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参加西部计划,希望大家有机会都到霍城来看一看,美丽的新疆、迷人的伊犁欢迎您!”
李飞是个低调而塌实的人,他总是说在西部像他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更加艰苦的环境中默默的工作着,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他学习的榜样。
作为霍城县服务队的队长,李飞常说每个队员都非常的优秀,这点让他很是骄傲。正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持人向菲姐所说,对李飞来说,这个集体的荣誉才是他最看重的、是他最大的荣誉。
责编: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