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林:自拍二百部专题片留住历史真实画面
他不是导演,却通过自学,自编、自导、自摄、自制了200多部长短不同的风光、人文和历史纪实片,他自费拍摄的专题片《铁道游击队队员的故事》和《民族丰碑——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66周年》《鲁南英雄传》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查看原贴]
1995年7月,60岁的张惠林从枣庄电业局工会主席的岗位上退休后,就带着一台小摄像机,开始了自己的 “记录生涯”。在与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王强的原型王志胜有过几次接触后,张惠林决心将铁道游击队员的故事记录下来,把它作为开展国防教育的一部活教材。
他一个个去寻访,先后找到了13名队员。老队员流着泪给他讲述了当年日本鬼子活剥人皮的惨状,讲述了队员们当年英勇杀敌的故事。张惠林一边流泪一边拍摄记录。抢救性的保留了20多位鲁南地区的铁道游击队员及八路军新四军战士的生动故事。2003年8月,历时近半年,张惠林自己剪辑、自己撰稿、自己解说、自己合成,最后制成了纪实片《铁道游击队队员的故事》。这部长达48分钟的录像片成为一部难得的国防教育教材,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
为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60周年,他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自编、自导、自摄,耗时一年,拍摄完成了“大战三部曲”《民族丰碑——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60周年》,该片2004年又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作为珍贵的资料收藏。
10年来,张惠林先后购买了3部摄像机、4台照相机,配备了电脑等设备,用于拍摄、制作电视专题片的花费达16万元,共向学生战士及社会捐赠DVD VCD3000多盘。而他自己却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不少人替张惠林遗憾,说他拍摄的片子,只有历史价值,没有市场价值。他却以笑作答:“记录历史,这个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从这个角度说,我比谁都富有。”
山东枣庄电视台 邵卫
责编: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