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 小杨567]记叶树元:14年,33个孩子,58万捐助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0日 17:39 来源:

    
   这是一组用爱心编织的数字,这是一段用真情演绎的故事,责任和义务不属于他,他可以视而不见、视若无睹,而他,却在这条艰辛而曲折的路上默默行走了14年,斑驳的白发点缀了贫困与落后的色彩,爱心与亲情融化了人情冷漠的坚冰,这是一个平凡的老人,这也是一段心酸的故事。
   晚上7点左右,各色火锅饭店内灯火辉煌、热气腾升好不热闹,因为近来气温骤降路上行人寥寥无几,灯火通明的绿荫街道显得格外寂寥。叶树元轻轻地推着那辆运送鲜花和盆景的人力三轮,来到他工作单位后面的小院内,那是单位免费给他用来停放盆景的地方。
   平日里叶树元总是利用早晚没上班时间给客户和自己的两个花店运送鲜花、盆景,上班时总是把工作安排得满当当的。因为周末有安排,叶树元上午带着自己的摄影作品和新近成立的爱心协会去西南科技大学展览,参展回来又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
   由于以前在县政府工作的原因,在县城里叶树元的熟人较多,小县城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一不小心就会踩着熟人的脚,刚开始时他总是利用周末或早晨别人没有起床和晚上偷偷地跑出去忙活:运送盆景、修剪绿化景观、承包绿化工程,因为怕别人知道,他总是很小心!
   1954年,叶树元出生在四川三台县一个叫龙沟村的地方,1972年叶树元参军入伍,在部队担任过驾驶员、汽车教练、副班长、班长,1980年复原回到地方,1991年调三台县政府办公室人驾驶员、行政科副科长,1996年任县政府法制科副科长,1997年调入县水务局任宣传员至今。
   每个月到了一定时候,叶树元总要拿着十来个不同银行的存折,给远在异地的“孩子”邮寄生活费,上初中的孩子生活费每月150元到200元,上高中200元到250元,大学的也是两百多元。叶树元仔细地盘算了明年的学费,他欣慰地说明年有5个孩子大学生毕业,其余的就一个研究生和剩下上高中初中的孩子,学费大概在7万元左右,比起最高时的14多万元,他深深地舒了口气。但由于这两年花店越来越多生意竞争激烈,制作挂历又不景气,承包绿化工程的数量也是每况愈下。仅凭这些收入加上自己微薄的工资对于7万多元的学费还是显得捉襟见肘。
   叶树元开始新的探索,他说什么挣钱就种什么,转向才会有转机。在他承包的苗圃场上,育种的各种果树苗取代了原本种花的地方,种满了桃树苗、杜仲苗、核桃苗……
   凡是有适合种植和有市场的他总是不放过,因此也给他带来一些教训,前些年从武汉一个科技公司引进的食用仙人掌就给刚入行的他上了生动的一课,后来证明那是个骗局。
   叶树元喜欢摄影,时不时和爱好摄影的朋友到外地采风,一次大凉山之旅让他对世代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贫穷和落后所震撼。后来在报上看到关于失学儿童的报道,他当即写信给凉山州当地团委,要求联系帮扶一个贫困好学的少数民族孩子。
   呷觉伍甲便是他资助的第一个“女儿”,14年来,33个来自不同民族地区和当地的贫困孩子组成了这个特殊的家庭,33个孩子一个“爸”。
   叶树元总是省吃俭用,就连买的长卷筒纸也切成两个使用,平日里它很少买肉,但只要孩子们“回家”,他总会为孩子们准备丰盛的饭菜。叶树元说孩子们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而他自己在单位时不时会有工作餐。所以只要他去买肉,买店老板总会问叶老师孩子们又回来啦,这时候叶树元总觉得自己很幸福。
   为了资助孩子,14年下来他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周围的人都劝叶树元说:要是他能活到70岁,那么多的债务还还不完,会把这个巨大的包袱留给家人。所以叶树元总是争分夺秒拼命地挣钱,一方面为了给孩子筹学费和生活费,一方面还要考虑还债的问题。
   2002年,由于叶树元把心全部放在了资助贫困孩子上,妻子因为与他意见不合,两人平和地离婚!女儿已经成家立业,叶树元就这样一个人离开了家,几经辗转后来寄居在一个朋友家中。
   2006年5月,在叶树元的倡导下,三台县爱心救助协会正式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名志愿者聚集在一起,包括两名日本友人也参与到爱心救助的队伍中来。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叶树元也一天天老去,叶树元说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希望更多的热心人士加入到爱心协会中来,帮助那些渴盼知识孩子,因为知识真正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有爱就有梦想,有梦就有希望。叶树元用14年的时间点燃了孩子们求知的火种,照亮他们通往知识的殿堂和改变命运的旅途。就在今年8月,叶树元资助的“女儿”赖锦绣撰写的《为了希望——叶树元与她的十七个孩子的们》正式出版,目前“女儿”正在外面打工,准备她下一本书的素材。
  真正认识叶树元还是在得知他被cctv评为“2006感动中国”候选人之后我们前去采访,之前听同事简单的谈到叶老是这个地方的“名人”。两天采访下来心里总有种莫名的酸楚,也许,那就叫感动。

 

责编:武林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