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衰老”的慈善组织 到底谁在搞募捐?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2日 10:00 来源:新华网

   重庆市今年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旱灾,许多单位、企业和市民在募捐活动中解囊相助。然而,募捐活动也暴露出政府越位、募捐主体不规范、行政方式搞募捐易引发逆反心理等问题。记者调研发现,慈善组织是慈善业的中心环节,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发育尚不健全,因此减少行政干预、扶持和健全慈善组织、明确政府和慈善组织的分工,已成当务之急。

资料图片

  
    政府越位“数钞票” 慈善组织受冷落

    在募捐活动中,重庆市政府社会捐助接收办公室成为最大的募捐主体,应该承担主要募捐职能的慈善组织却备受冷落。截至10月初,前者接受捐款1.32亿元,重庆市慈善总会及区县慈善会仅接受捐款2000万元左右。巨大的反差引起了慈善组织的不满。

    重庆市政府社会捐助办设在重庆市民政局,具体工作由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负责。抗旱期间,重庆市政府公布了社会捐助办的电话和捐款账号,至今重庆市民政局网站上依然只挂着社会捐助办的电话和账号。于是许多单位、尤其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都把单位和个人的捐款送到了社会捐助办,在政府要求和重庆市国资委组织下,重庆市国有企业把7000多万元捐给了社会捐助办。许多慈善界人士认为,政府代替慈善组织“数钞票”,是明显的越位。政府可以号召募捐,但应该让慈善组织做事。有一位企业副总裁本来同意捐款给慈善总会,社会捐助办账号公布账号后,他马上把钱改捐给社会捐助办。这是因为社会捐助办代表政府,企业想让政府“领情”。重庆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冯秀文说:“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到处劝募,有时候50元的捐款都要坐公共汽车去接受,但因为我们不是政府部门,经常受冷遇。”

    记者调查发现,在广东、天津、上海等地,募捐主体都是慈善组织。慈善界人士认为,民政局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局救灾救济处一天忙得不可开交,还要到处借调人员搞募捐,天天接电话、数钱、开发票,还没有专项工作经费,慈善组织却在一边“歇凉”,这种体制确实有问题。

资料图片


    募捐主体不规范 政府内部难协调

    即使在重庆市党政机关内部,募捐主体也不规范、不统一,不仅社会捐助办接受捐赠,其它各单位、各部门也都接受捐赠,使善款难以整合,降低了其抗旱救灾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前不久广东省政府为重庆旱灾捐款200万元,但社会捐助办并没有收到捐款,最后打听到这笔捐款在重庆市财政局的账上。媒体报道说,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给重庆灾区捐款240万元,但社会捐助办不知这笔款在何处,后来才听说在重庆市移民局账上。一位民政干部认为,以政府名义接收捐赠时,募捐主体应该统一。

    募捐主体不同,资金就很难“打捆”使用。在重庆市,一些党政机关都下设扶贫集团,扶贫集团由各大企业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对口支援贫困地区。抗旱期间,重庆市人大扶贫集团为忠县捐款334万元;重庆市委农工委扶贫集团为石柱县捐款145万元,其中市农办10万元、市农综办50万元、渝中区50万元、公交控股集团5万元等等。社会捐助办曾接到重庆南方集团一笔100万元捐款,重庆市人大就给民政局打电话,要求社会捐助办把这100万元划到人大扶贫集团的账上,民政局领导则以“市里统一规划使用,一分钱不能动”为由拒绝。这位领导说,募捐主体太多,捐款资金分散使用,不如“打捆”使用效果好。

1/2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