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曲阜孔庙祭孔大典-祭奠文化概解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4日 09:44 来源:

  来源:曲阜市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

  绶 带

  自2005全球联合祭孔以来,曲阜孔庙祭孔大典独出机杼,采用“绶带”作为祭孔统一佩饰。其基本色调为杏黄色,以曲阜本地特有的布料——鲁锦进行全手工制作,外观给人平和、沉静之感,同时也基本契合了布衣孔子的本来面目。

  2006祭孔绶带两梢端分别刺有孔子头像和祭孔专用徽标,徽标图案以象征孔子的“凤鸟”为核心符号,以中国青铜文化元素为底蕴,徽标文案则是“公历贰零零陆年 孔历贰伍伍柒年 曲阜孔庙祭孔大典”。2557位参祭人员祭孔时一律项披专用绶带,全场氛围立时肃穆、凝重起来,人们在这种基调下会油然而生尊孔、敬孔之心,隆重纪念孔子诞辰2557年,从而完成虔诚的祭孔朝圣之旅。

  灯 笼

  从神道路南端一直到孔庙大成殿的中轴线上,各式“古灯”一字排开。神道路的灯笼为红色,座式,意在迎宾,造气势;孔庙院内的灯笼全为杏黄色,印有“至圣庙”字样,一段院落一种式样,总体给人以静穆但不哀伤的感觉,重在从心底产生对先哲的缅怀之情;大成殿东西两庑的灯笼为72个,象征孔子的七十二得意弟子在默默地陪祀先师。

  公祭与家祭

  公祭:表现当代人对孔子、对儒学的理解和认知,尊敬与感怀。在程式、音乐、布局、诵读、表演、道具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使祭孔活动在感觉上更加充盈丰满,更能增强中华民族对先哲文化的认同感。

  家祭:全景再现原汁原味的传统家祭程序和古典祭孔乐舞,让人们从中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和领悟古代祭祀的精髓所在。

  公祭与家祭同天举行,是要启示人们:没有传统就没有现代,只有继承了传统的精华思想,才能引领今天的人们更好地走向现代化,建设现代文明。

  现代祭孔与传统祭孔

  传统祭孔是政治教化,是历代统治者基于现实功利的阶级意识,借助孔子精神以求“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反映历代当权者长治久安的意图。民间祭孔则歌颂孔子功德,弘扬孔子精神,洋溢着对先师无限崇敬的激情。

  现代祭孔是当代社会和人民对孔子的现代解读和再认识,即使是举行祭祀仪式,也只有纪念、缅怀的成份,主要还是关注孔子文化的内核以及通过孔子思想观照人类社会的现在和未来。仪式内容是鲜活的、变化的,是随着人们对孔子思想认知的程度而转换的,只要是氛围肃穆、庄重,只要是利于人们沉思与反省,内容以及附之而来的形式绝不陈腐拒变,此时的主办者和参祭人都是与孔子本来的伟大心灵相通的,都是在孔子智慧的基础上推陈而开新的。这就是现代公祭与传统祭孔的根本区别所在。

  服 装

  在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程中,缤纷变幻的华美服装可谓是中国的一大骄傲,而祭孔乐舞服饰则是华夏服装库中甚为特别的一支。比如在历代祭孔中,祭孔乐舞及仪式程序并无大的变化,但服装却有特别大的变换,元代、明代、清代乐舞生的服装都深深地烙有各朝代的印迹。往些年,曲阜的仿古祭孔表演都是身着清代服装,从2005年起则一改成例,改为原汁原味的明代祭孔模式。改成明制的原因主要在于,曲阜古城是明故城,曲阜孔庙的现有规模和格局是在明代弘治年间形成的,采用明代风格可与曲阜古城风貌相协调,并有助于打造东方“圣城”的城市品牌,更能真实再现华夏儿女同祭孔的盛景,更能引起当今海内外华人的共鸣。

  三 牲

  三牲,即宰杀后的整猪、整牛、整羊。祭牛必须是纯黑色的公牛,猪、羊也必须是雄性的。祭孔用三牲,也就用了皇帝才能享有的最高礼仪——太牢礼。往年祭孔,三牲摆在大成殿外,今年三牲移入殿中,朝向孔子牌位方向,这样就彻底符合了传统的程序和效果,契合了古代社会的仪习。

  祭 品

  孔子像前,所摆放祭品除三牲外还有:酒爵三,太羹一,和羹二,黍一,稷一,韭菹一,芹菹一,脾月斤一,盐一,榛一,白饼一,豚胙一,兔醢(hǎi) 一,鹿脯一,粱一,稻一,香鼎一,大烛二,小烛四,祝文板一,帛一,等。

  启圣位祭品视先师位,惟减太牢一、太羹一。四配位视十二哲,惟添豕首一。从祀位与四配同,惟减豕肉一。

  祭祀乐器

  孔庙祭祀大典按雅颂之乐的“钦定”规格奏乐,堪称八音俱全。祭孔时的乐器种类繁多,有些已失去记载,如今无人能奏响。祭祀乐器有大钟鼓、编钟、编磬、凤箫、琴瑟、埙、篪(chí)等,各有各的规格,也各有各的摆放位置。其中节、麾、木兄 、?、?、翟在乐舞中起着重要作用。

  节与麾是祭孔乐舞中的“指挥棒”,节领舞生,麾领乐生。麾由麾生所执,升龙向外,降龙向内,每起一曲即举麾,曲终时,偃麾,降龙现。

  木兄 ,一曲始,听举麾唱毕,两手举之,先撞底一声,次击左旁一声,再击右旁一声,共三声。?,每奏一曲之终,听悬鼓声毕,即两手举,先击其首三声,逆栎齿者三声,共六声,以止堂上堂下之乐。

  ?,形似竹笛,长一尺一寸,三窍,朱饰。翟,以木为之,柄长一尺四寸,朱红色,上刻龙首长五寸,饰以金彩,用雉尾三根,插龙口中。舞生左手执?,即“左阳”;右手秉翟,是为“右阴”。阳主声(即歌乐),?在内,使平和顺畅之音乐和歌声保持于内在意境,主意在于修善心;阴主容(指舞蹈),翟在外,通过舞蹈将精英华彩表露出来,主意在于规范人的行为。两者相辅相成,最终立恭敬之实德,成温润之气象。

  祭文、唱词

  孔子为中国教育事业和传播古代文化所作的贡献,可谓“垂教万世”,所以历代祭文、唱词无不韶语生辉,其字里行间闪烁着孔子其人的伟大形象,光彩照人。我们今天的祭文和新编唱词更是如此,而且对孔子的思想和境界作了更大的理解和扩充,延伸到对世界、对整个人类社会的价值和永恒意义的评定。

  音 乐

  雅乐在古代是国家治定与太平盛世的象征,孔庙雅乐则是以颂扬孔子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事绩和功德为内容的,基本格调是合中宽舒、一字一音,充分体现简而无傲、刚而无栗的性格与中正平和的风韵。而现在新编的公祭音乐引入交响乐、合唱乐团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从而塑造出孔子庄重而伟大的形象。

  舞 蹈

  古代祭孔舞蹈是以体现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与礼乐治道思想为立意的,其文化风貌之渊源在于远古祖先崇拜歌舞的“图腾意蕴”,其性格特征则来自于孔子德备群圣、功觉生民的至高地位,其基调是端庄肃穆、平和善良,旨在体现孔子仁政德治的思想。而今天改编的公祭舞蹈则是展现孔子的人格魅力及其伟大功绩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气质、中国气派的完美演绎。

  一言以蔽之,祭孔乐舞的总特征是文质得宜、美善统一。

  (刘续兵 孔凡东)

责编:武林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