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的孔子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2日 16:25 来源:
公元七百三十九年,唐玄宗下诏“追封孔子为文宣王”, 曲阜孔庙大成殿内这尊孔子的塑像从此被脱去布衣,开始了他锦缎加身的历史。千百年来,与老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等哲人先贤出生于同一时代的孔子,历史对他始终褒贬有加。其实,他原本就是一介布衣,有着与常人一样的情感,更不乏七情六欲。
布衣孔子
采访曲阜师范大学 骆承烈
孔子是个人,是个活生生的人,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个有喜怒哀乐的人。喜,他生了个儿子。鲁哀公给他送个鲤鱼,喜得不得了。怒,季孙氏八佾舞于亭,是可忍,孰不可忍,他怒了。哀,颜回死了。天丧予,天丧予,老天爷你可杀了我了,这么个学生叫他死了。乐,到了齐国看韶乐。坐了个车,赶快去赶快去,看完以后,哎呀,韶乐太好了,三月不知肉味。随便说吧,喜、怒、哀、乐孔子都有,尤其是孔子好激动啊。在《论语》里面,在《史记》里面,好多地方提到他激动。当他这事情,他有看法的时候,他可以很激动地说出来。这就说明这个人有情感、有情趣,不是那种温温尔雅,这个,这个,这个,没有什么感情那种人。司马迁最后为啥加了两个字的评价,叫“布衣孔子”,布衣,跟咱们老百姓一样,就是老百姓孔子。
孔子视门生如己出。七十岁那一年的冬天,得知弟子颜回病情恶化,岌岌可危,他慌忙赶至颜回家中。看到处于弥留之际的门生,他泪如泉涌,失控的捶胸顿足,在场弟子劝他节哀,他却悲切的说:“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能为什么人伤心?”颜回死后,孔子肃然叹到:“颜回是一个从不拿别人出气,也不犯同样错误的人。他不幸命短,如今再也没有这样好学的人了!”。比孔子小三十岁的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他品学兼优、安贫乐道,虽说日子过得清苦,但天资聪颖,对知识的领悟十分通透。孔子曾考验他的品行,在颜回必经之路,放下一锭金子,并写下“天赐颜回”四个字。但颜回看到金锭,却随声吟到:“天赐颜回一锭金,外财不发穷命人。”吟罢,拂袖而去。孔子感言:“颜回真乃大贤才也!”
在孔子七十三年的人生历程中,曾有过四年为官的经历。尤其是在鲁国中都邑,也就是今天山东汶上县任邑宰时,为了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恢复“周礼”,构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他严律令、惩奸商、除陋俗,以“礼”化民、以“德”施政。短时间内,将中都邑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离任时,豪绅、商人、黎民百姓眼含热泪,充满感激、挽留之情,在一片抽噎声中,十里相送,留下了“清官脱靴、贪官留冠”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