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内容提要:第二十九集 欧美儒学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2日 13:30 来源:
◎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推测:在公元二世纪,关于儒家的传统,已经传入欧洲。孔子的睿智,不仅属于中国,也远播世界,属于整个人类文明。
◇ 李约瑟说的公元二世纪是指西汉张骞的西域之行。此后,甘阴(音)出使东罗马和波斯湾。13世纪元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做官经商17年,作《马可波罗游记》,使西方开始知道有一个东方历史、文化灿烂的中国。马可波罗将一些中国古籍带入欧洲,至今仍在佛罗伦萨。
◎ 16世纪末,西方进入资本主义,派出传教士到中国传教,认识了中国文化,也认识了孔子。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被称为基督教的孔子),传教第一人。利玛窦研读儒学,得结论“儒教教理与耶稣教理并不矛盾,可以相互借鉴。”1594年,利玛窦首次将孔子著作翻译成拉丁文,“四书”在欧洲出版,推动了儒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 孔子对18、19世纪的法国影响很大,百科全书派领袖霍尔巴赫也极力称赞孔子道德的力量,认为征服者可以毁坏田园村庄,却不能毁坏道德。相反,道德使征服者被征服。
◇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对孔子最为推崇。他用法文翻译了《赵氏孤儿》,又称《五幕孔子伦理观》,希望法国人从中领会中国人的道德生活,说“孔子说仁义,若使人们实行了这种道德,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战争了。”伏尔泰的礼拜堂内有孔子像。
◇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罗伯斯庇尔发布《革命和公民宣言》,写到:“自由是属于所有人作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开创了一种人类行为的科学,是一切科学的最强者。 —— 伏尔泰】
◇ 17世纪末,德国著名思想家莱布尼兹读中国古典书籍后,赞美孔子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认为中国的政治理论远超过欧洲。研读易经,莱布尼兹发现其图像从0-64均为二进制的连续数,在此基础上,他出版了自己的代表作《丹子论》。
◎ 德国曾以山东为其势力范围,因此德国传教士在山东也学到了很多儒学的知识。
◇ 德国著名传教士卫礼贤到青岛传教25年,曾任北大教授,又在法兰克福大学讲学,曾翻译《大学》《中庸》《易经》《礼记》等。卫礼贤说:凡所谓经济学说、社会学说,皆不如孔教。西方国家一个哲学家兴盛,就会推倒前人学说而代之。中国则以孔教通贯数千年。
◎ 德国的汉学以儒学为中心。
◇ 1972年,苏黎世出版《世界史上的伟人》,推孔子为最杰出的人物。
◇ 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里逊来华(英国最早),马里逊在澳门出版《华英词典》,回国时带回一万卷中国书籍,现存大英博物馆。
◇ 赙仪的英语老师,英国传教士庄士敦说:“中国政教基于孔教,外教无论如何优美,亦不可于孔教并恃于中国。”“四书五经之于中国教育,犹如希腊、柏拉图之于英国教育,所谓布帛菽粟,不可一日须臾离者也。”
◇ 《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孔子的条目占了四万多字,全面介绍了孔子及其学说。
【孔子是哲学史上的华盛顿。 —— 爱默生】
◇ 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也来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并企图利用儒学来进行文化侵蚀,把儒学与基督教相结合,兴办教育。
◇ 美国传教士卫三畏在《中国总论》中说:“孔子的著作,和希腊、罗马哲人训言相比,它的总兴趣是良好的孔子的思想,在应用到他所处的社会,则体现出优越的使用性质,这一点超出了西方的哲人。”
◇ 1843年,美国学者爱默生说:“孔子是中国文化教育的中心,孔子是世界各民族的光荣,孔子是哲学史上的华盛顿。”如此崇高的评价,大大提高了孔子在美国的地位。美国相继建成了许多研究中国哲学、东方文化、儒家学说的机构。
◇ 1974年,成立美国孔子文教基金会,具体提出“推动世界尊孔运动”,把孔子诞辰定为世界教师节。
◇ 美国认为尊崇孔子,把美国中部大峡谷中的两座山命名为“孔子山”“孟子山”。
旧金山公园里有孔子塑像。
匹兹堡大学的中式建筑前有孔子行教图。
◇ 美国前总统里根说:“孔子伟大的行为和伟大的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代代相传,其实了全人类,丰富了人类处事做人的原则。”
◇ 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国内没有出路时,不如到海外去流浪。)
责编: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