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畲族文化:细数畲族风情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6日 18:34 来源:

  语言 畲族人与汉族交往时,说当地汉语方言或汉语普通话,畲族内部交际时,说本族内部通行的畲语。畲族内部交际时分别使用的两种语言:居住在广东省博罗、增城、惠东、海 共1200多人,自称“活聂”(山人)的畲族人使用的一种畲族语言,属于汉藏主系苗瑶语族苗语系,跟瑶族布努语炯奈 话比较接近。另一种畲族语言的使用分布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以及广东省凤凰山区的潮洲、丰顺等地,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99%以上的畲族人使用它,这种语言接近汉语客家方言,但跟现在汉族客家人说的客家话又有所不同,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均有自身的特点,这种语言由古畲话为主,又吸收汉语客家方言和畲族居住地的汉语方音融合而成,畲族人把这种语言叫做“山哈话”。闽东畲族内部交际时就是使用这种语言。境内除古田、屏南县多数畲民已不讲畲语外,其他县(市、区)畲族内部交际时都使用本族通行的畲语。境内畲语当以福安畲语为代表,福安畲语受当地汉语方言影响较小,保留的古成分也较多。蕉城畲语、福鼎畲语较接近福安畲语。寿宁、周宁、柘荣三县邻近福安,此三县的畲族与福安畲族时有往来,因此,这三县的畲语也都较接近福安畲语;但这三县的畲族人口较少,且多与汉族杂居,因此,这三个县的畲语受当地汉语方言影响较大,与福安畲语又有地域性的差异。霞浦县的盐田、崇儒、柏洋等畲族人口较多的乡都邻近福安,因此,霞浦畲语也较接近福安畲语;但霞浦畲语受汉语方言的影响要比福安、蕉城、福鼎等地的畲语大,保留的古成分相对少些。境内各地畲语基本一致,语音、词汇、语法大同小异,各县(市、区)畲民在一起时,统一使用畲语交流。

  宗族 畲村多由血缘相近的同姓聚族而居。畲族的宗族结构分“总祠(公祠)一同姓宗祠(支祠)一房(宗祠内子孙派系分支)一家庭”四个层次。畲族群众认为“蓝、雷、钟”三姓本为一家人,因而视为同宗。区内畲村珍藏的清代“蓝、雷、钟”三姓宗谱中,均附有“盘、蓝、雷、钟”四姓血脉相承的图表。福安市范坑乡洋坑《汝南蓝氏宗谱》载:“顾我盘蓝雷钟四姓大宗祠肇基于广东凤凰山,与南京一脉相连,建祠之地即吾祖旧址也。”祠内供奉四姓始祖“并列封牌位”。同姓畲民关系更为密切,在宗谱内对同姓著名人物有详尽的记载,同姓畲民不管血缘亲疏都以叔伯相称。至于“祠一房一家庭”的结构方式和当地汉族宗族结构基本相同。即“支祠”是以地域开基祖为首由血缘相近的同姓子孙组成的宗族组织。“房”是以开基祖的各儿孙组成的宗族支派。“家庭”是组成宗祠的基本单位。随着子孙繁衍,人口的增多,一些村落中原有家庭演进成“房”,“房”升级为“支祠”,“支祠”演进为“祠”,形成新的“祠一房一家庭”宗族网络。而祠(支祠)往往以建有供族人活动的公共建筑--作为标志。

  宗族的领袖由年龄辈分决定,房有房长,族有族长,称“父老”,由辈分大、年事高、威望重的族人担任。族长、房长逝世后,在支派内另择合适人选担任,不世袭。族长协调处理族内外、村内外的各种关系,处理宗祠内外社交和主持神事活动,调解裁决族内民事纠纷,财产权转让分配,保管族谱祖图及祭祀用品,掌握族产、兴办公益事业等。特别是宗祠内建祠、修谱、祭祖三件大事,均由族长亲自主持操办。

  畲村宗祠(祠堂)建筑格局与当地汉族同。宗祠的功能,民国9年修的甘棠坑源里(坑门里)《钟氏族谱祠堂引》说得很清楚:“祠堂之设,原以奉祖牌而妥先灵者也。凡祖龛几案务求其洁,祠前祠后必取乎净,至栋宇墙垣更随时修整,勿使崩坏。除祭祀、公议、演戏之外,如有寄顿杂物及幼稚入祠喧哗者,共宜斥之。祠堂公项,后人宜蓄积些微,以为宗人登科发甲谒祖需用。”祠堂是供族人祭拜祖先、集体议事、举行公演的神圣场所。据统计闽东各畲村现有大小宗祠100多座。

  宗谱是一族人文历史的档案史料。畲家有“五世不修谱,乃祖宗之罪人”的提法。宗谱一般隔20年修一次。现各畲村保存的宗谱大多是清代及清代以后编纂。清光绪年间刑部主事钟大火昆 编纂的《颖川钟氏支谱》现藏福建省图书馆,为全省钟氏连环谱。畲族宗谱通常由名录、图纪、补遗、源流序列、行第排列、公产记载以及附录官府文告等儿个部分组成。畲族人丁入谱有特殊记载谱名方式,即按行第排列,主要用“念、大、小、百、千、万”等字,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其中蓝姓用6个字,雷、钟两姓只用5个字。

  畲族祭祖仪式大多在宗祠或祖厝、公厅内进行,届时将祖宗牌位、祖图、祖杖等并行陈列,供上香烛牲醴,由族长或房长读祭文,族内人丁逐一拜祭。

  服饰习俗 畲族传统男女服装多用苎布缝制,服装颜色多为青黑或蓝色。男装式样和汉装大致相同,女装与汉族服装区别较大,其款式在境内各地大同小异。随着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畲族男女青年平时服装的款式选用布质和汉族无大差别,但在婚礼和节日喜庆活动场合,仍穿用传统服装。

  畲族男子传统服饰民国及其以前畲族男子传统服装为青黑或蓝色的大襟布衫。夏天穿的大襟苎布衫用耐咸、耐磨、通风透气性能好的苎麻布缝制而成。其款式为对襟、无领,仅用蓝棉布镶领口,两肩上衬有棉布“搭肩”。苎布衫因其袖子长短之别又分成长袖和短褂两种。夏天穿短褂较普遍。夏天男子所穿短裤,亦用苎布或棉布缝制而成。冬天畲族男子穿的大襟布衫,多用棉布缝制,故又称棉布衫,款式和苎布衫相同。冬天老人还加穿夹袄或棉袄,其式样均为中间开襟。要是出门做客就穿“钱吊”,中间开襟,两边腰间备有口袋,用以藏放钱物。缺棉布的就用双重苎麻缝成“马夹”穿用。冬天男子穿青、蓝色棉布长裤,裤子为直筒式,裤筒大,不论短裤或长裤,裤腰均接有15厘米宽的不同颜色棉布作“裤头”,腰系线织的专用带子。

  男婚礼服为黑缎官帽(红缨帽,民国后改为圆沿礼帽)、青色长衫(其襟胸前绣花纹饰)、青色布靴。

  畲族妇女传统服饰衣服为黑色,向右开襟,款式有福鼎式、霞浦式和福安式之分。福鼎式通常称福宁东路装,上衣分大领和小领。大领中部最高处4-5厘米。多用水红、水绿做底色,加绣花纹。领口装饰有2颗约2厘米粗的红绒球,球心镶有各色料珠,俗称杨梅花,球底托十几片布叶子,有的盛装背后还有银饰小薄片,胸前右边绣有图案,大襟上缀有两条长过衣裾的红色飘带,袖口以红、绿色布(或用绸)条滚边。有的少女装不绣花,只用印花红布缝在服斗上。霞浦式又称福宁西路装,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以及福安东部地区。其特点在于前后衣片长度完全相同,也是大襟式,有服斗和系带,可两面翻穿,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领口低窄,中部最高处约2厘米。大襟一般是20厘米,服斗12厘米。服斗的刺绣集中在上角,左右侧均延伸至中线,右侧尽襟边,斜长16厘米,垂直6. 5厘米,宽1~10厘米不等,由1~3组图案组成,每组称“池”,宽1~3厘米,以红色为主。习惯以所绣组数,分称“一红衣”、“三红衣”;或按领口绣花,分为“花领”、“一行领”、“二行领”、“三行领”。青年妇女所穿的服斗绣花偏宽,最宽的“三红衣”3组花样并列10厘米以上,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老年妇女和少女所穿的则偏窄,多只绣1条1厘米左右的小花边,反面服斗及领口均不绣花,只在袖口、两侧衣钗内缘添条、套肩、系带和相应部镶蓝色布条。福安式,福安大部地区及蕉城畲族女装纹样较简单,只在衣领上饰水红、黄、绿色虎牙纹,服斗上镶有一条三四厘米宽的红布边,下端靠头处才镶以一块三角红布,两边袖口各缝一块三四厘米宽的红布。

  女裤与当地汉族类似,旧时是大裤头、大裤管、没有口袋的“便裤”,多为黑色,有的稍短,称“半长裤”。

  霞浦式围裙裙身色黑,呈梯形,长(高)33厘米,上宽33厘米,下宽160厘米,正中12厘米外两侧有对称的折叠,每侧5~7 条每条宽0. 7原米,长5厘米,与裙身相等,折上有刺绣。两侧边缘,滚镶蓝色窄添条。两侧和上方均滚镶红、黄、蓝、白、绿多种颜色相间的添条,排列成彩边,紧靠彩边外绣有图案。裙头蓝色,宽6. 5厘米,两端系有白色素面棉线织带,宽约4.5~6厘米,长约2米,呈须穗状。少女穿用的围裙多系水红色,宽边织花带。福鼎式围裙裙身多呈长方形,裙身上中部用淡绿色绸布作装饰,节日穿用围裙则加绣花。裙带均为织有几何图案或水波纹花带。

  畲族妇女举行婚礼和逝世时穿的专用长裙叫大裙。黑色、素面、四褶,长至脚背,分筒式和围式两种,与上衣套配,束以宽大的绸布腰带或系配色大绸花。有的大裙改用红色面料缝制,束以红绸结的大绸花。

  凤冠 又称公主顶,是畲族妇女婚礼和逝世时使用冠戴。尖顶圆口,戴于发髻上,以红绸带或料珠串扣于下颌。冠体内层用竹箨圈制,外蒙黑或深色布,正中上部装有精致银框小方镜,并配微型剪、尺、书、镜等物件,冠顶用竹蔑编织成塔形骨架,外蒙红布,各面贴缀大小不一银片,上部后侧及前两侧,各缀挂一蝶形银饰,每片银饰上各缀以五串小银片,两端饰玻璃珠,顶端饰有两片三角银片和红缨络,银片上錾有吉祥纹。婚礼用凤冠系有遮面银饰,俗称“线须”,由一块长方形银牌和九串银饰薄片组成,垂挂面前,银牌上有“双龙抢珠”图案,银片纹饰为鱼、石榴、梅花等吉祥物。

  鞋子,传统穿圆口黑布厚底(或木底)有鼻鞋,鞋面上折有一道红色中脊为单鼻鞋,系女性穿用,鞋口边缘镶以红、黄绿等色边线。鞋面折有两道中脊的为双鼻鞋,系男性穿用。传统有鼻鞋民国后渐少见,大多数用作丧服。婚礼则穿长靴。

  绑腿 俗称脚绑或脚暖,兼作防护妇女小腿和保暖之用。整幅呈三角形,宽29厘米,长55厘米,多以白色龙头布缝制,末端有红色缨和紫红色长襟。1949年后,绑腿已少见。随社会发展,除老年妇女还保持穿传统服装外,青年人只在婚嫁及重大喜庆活动场合才穿着。其传统服装布质亦追求时尚,刺绣更趋精细。而平时所穿服装和汉族无大差异。银饰有头笄、银簪、头花、手镯、戒指等。

  畲族男子发式与汉族无异,女子传统发式不同于汉族妇女。

  已婚妇女发式 霞浦畲族已婚妇女发式,为古典“盘龙髻”(又称凤凰髻),式样复杂,夹以大量假发扎成。梳扎时,先把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后部约占2/3,其间置放一支长约20厘米,直径3厘米裹着黑布的竹箨卷筒,其中段用红线扎紧往上折,呈斜角,使头发膨松在后脑勺部位,前端与假发用红绒线扎紧,让假发至前顶呈侧型垂下;前部头发分成左右两股,旋成小股,从左往右绕过头顶,至前顶与垂下的发束汇合缠扎,随即掺入假发,把整股头发从左往右盘绕于头顶,呈螺旋状,用发夹固定,最后用大银簪横贯发顶中央,形成昂扬屈曲、独具一格的盘龙状高髻。蕉城区北部和福安一带畲族妇女头发则从后脑勺梳起,向上盘旋绕头盖一匝,高达脸部的1/2,发间环束数根深红色绒线。顶部压一条两指宽的银簪,并插银耳扒、豪猪簪各1枚,俗称“凤凰中”。福鼎一带畲族妇女梳头不掺假发,仅椎本身的长发于脑后成面包型,罩以黑色网纱,插以头花等饰物。

  未婚少女发式 福安畲族少女过16岁,头发亦梳成截筒高帽形状,但顶部不压以银簪而以1束红绒线缠在右额前。蕉城区与霞浦少女则把头发围成圆形,额前留若干刘海,以红绒线夹上2支银笄。福鼎少女头发围成圆形后,右侧斜插1条银簪,在簪子上垂下缨络状绒线,畲族妇女发际所系黑色、蓝色、红色绒线环束,标志老、中、青不同年龄身份。

  传统节俗

  畲族岁时风俗在总体上有三大特点:其一,与盘瓠传说祖先崇拜和民族历史相关联;其二,与长期的农业社会形态相适应;其三,与汉族地区的岁时风俗相融合,畲村的岁时风俗既有全民族的普遍性,又有地域和宗教的独特性。

  春节,即“新年”,俗称“做年”,畲家认为正月初一至初五为“正年”,俗称“正日年”,有的畲村认为初一至初八为“正年”,俗称“上八日”。但春节活动往往延续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或正月二十四畲族认为,正月二十四“穿天日”后,春节才告结束),甚至于月底,故有“正月未过都是年”之谓。

  二月二,也叫“会亲节”,是福安坂中畲族后门坪、福鼎双华一带畲村村民的会亲节日,这天闽东、浙南畲村都定点聚会,举办歌会,畲家诸姓相聚一起,以歌会亲友。

  三月三,也叫“乌饭节”,又称“称歌节”,俗称“上已节”,是畲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畲族男女成群结队出门“踏青”,彩集乌稔叶子,泡制乌米饭,缅怀先祖,并以乌米饭赠亲友,预祝丰年。

  四月初八,也叫“牛歇节”,是日不鞭牛,清早就把牛赶到山上吃草,梳洗牛身,做牛栏卫生,还以泥鳅鸡蛋泡酒或用米粥、薯米粥等精饲料喂牛,村里有“牛王庙”的,要在这一天供祭。

  五月初五,端午节,俗称“五月节”,为畲家一重大节日,习俗略同于当地汉族、裹粽子、敬祖宗。族中以本日为“盘护忠勇王”神诞,故畲家多在厅堂摆设香案,隆重祭祖、所敬奉的祭品是此节专用的“菅粽”或“横巴粽”。菅棕,以菅草叶裹制成圆柱状,扎以棕叶丝,通常是五节,意寓五月节得五福,或言此似“龙首师杖”,或言以此象征先祖“征番”有功所得的盘上赐物。

  农历六月初六日天贶节,又称晒服节,民间传说“土地公”这一天晒银,俗称“曝霉”,畲民在这一天除晒衣物外,凡珍藏的书籍、歌本、契约、文赁等,也在这天翻晒,不使虫蛀损害。相传“六月六”是龙王晒鳞日,这一天晒过的东西,不会发霉虫蛀。

  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或“鬼节”、“中元节”,福安坂中和半钟姓畲族。“祭祖鸣锣,请长者将到祖家规宣读,讲明数遍,俾人人通晓恪守”,建阳畲族,“中元是日,捣药草为饼,曝而藏之,病则服焉,绝不用外间医者”。是日,畲村开启视牌、祖谱、祖图,鸣炮祭祖,在门前插一路茗香,俗称“烧香路”,接引祖公回来。祭祖后吃“太公饭”。在此节前后,畲民结伴上山行猎,称为“秋社”或“独猎”。

  “尝新节”,又称“食新节”,农历七月份水稻开镰过此节,开镰收割必须先择吉日。人们把头一趟割下的稻谷碾成米,煮成白米饭,供祭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祭毕,请亲邻一起品尝长寿。是日客人越多越好,据说“多一人尝多一人粮”各人饭罢还要盛一米饭留在桌上,称为“剩仓”。

  八月二十三,元帅节,闽东畲族供奉田公元帅者皆行元帅节。是日,杀一只大公鸡,连同其他供品祭神田公元帅。祭罢,举家喝“元帅酒”,壮胆驱邪。

  农历九月九重节节,畲家男女爬山登高,成群结队结伴而行,并定点举行歌会。家家户户苞制“重阳糕”,是日为闽东霞浦福安交界地畲村的猪神九师爷生日,村民抬九师爷神像游村。

  “谷神节”,每年秋收后,闽东畲族村有谷神节。畲民认为稻谷有“谷神”、“谷娘”。谷神中又有“种子仙”、“稻秧仙”、“青秧仙”、“黄稻仙”等,诸神仙分司稻谷各生长期。秧收后,谷物归仓,设供品教谷神,并举家合餐,俗称“理园埕”。意为这年田间种植大计至此料理完毕。闽东霞浦水门谷神节时,畲村中青年男女指“谷神”、“谷娘”以及各位“谷仙子”,歌舞狂欢,喜庆丰年。

  “立冬”,又称“力冬节”,是畲族的圆冬节。这一天,户户砻糯谷,春米做糍把,杀鸡宰鸭,加滋补草烹煮,合家饱食进补,俗称“补冬”,同时,舂米制糍,互相馈送,是日,时值小阳春,村人结伴登山,巡回,俗称“探宝”。

  农历十二月十五或廿四日浙南畲族为“打尘日”,又称“浮擦谋。家家户户打扫灶秋因圆,洗刷家具,清扫垃圾。奥东畲族将此两日称为“谢神日”。各户备上牲到祠堂、宫庙拜谢诸神。闽东畲族认为炉灶上的烟尘是灶神的记录本。灶神平时闻灶主的恶话都记在哪里,因此畲家多在廿四日将烟尘打扫干净,并冲洗饮食、餐具等,并备“五果”即糖、豆、花生、桔子、粟子等,祭祀灶神。与之贱别,希望灶神向玉皇告灶主时,“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

  生育命名

  重视生儿育女是畲族传统。怀孕妇女虽然照常参加生产劳动,但受到村人爱护和照顾,不让其干重活。畲族妇女分娩都在婆家。临产时都通常坐在矮板凳上,待婴儿产出后,婆婆或接生婆才近前帮忙。她们认为“分娩不洁”,以免污天秽地,冲撞“神明”。因此,在孕妇分娩期间,男人甚至丈夫,都不能近前。男人进过产房,一个月内忌讳上宫庙和做佛事。孕妇分娩时,要点燃一束干茅草或破纸伞,驱除房间秽气。而后,拿一产妇的旧裤子或用红纸剪成裤样贴在门楣上,以示避邪,使婴儿顺生。古时,婴儿产后,胎盘未出,要将婴儿的脐带缚在木上,待它自然脱落。胎盘脱落后,是男婴,就把毛笔筒劈成竹片断脐;是女婴,即用吹火管劈成竹片断脐。随后,用麻丝将脐带缚好。婴儿和产妇都用杉树叶和香镜(天南星科,石菖蒲)熬汤洗浴。洗浴的顺序是从上而下。

  洗过后,并把胎盘贮入陶罐,埋到大树底下。婴儿断脐沐浴之后,男婴用生父旧衣包裹,女婴以生母旧衣包裹,产妇和婴儿在一个月内洗脸、洗澡、洗足都要用“香镜”汤。1949年后,在畲村推广新法接生,部分畲族孕妇改在医院生产,围产期、婴儿护理逐渐科学化。

  畲族亲友有给分娩的产妇送鸡的习惯,俗称“门头鸡”,送“门头鸡”到产妇家时.要将鸡放在大门外,人先进去通报,主人点火出来,将鸡身“烘”过之后,才把它拿进家里。

  畲民命名除正名之外,尚有奶名、谱名,有些自由职业者还有法名。奶名又称娘奶名、乳名或小名。常因保护神的不同.名字的第一字分别冠以“石”(石将军)、“奶”(陈靖姑)、“佛”(神佛)等字。过去还有将命名第一字冠以“林”、“陈”等大姓,隐去宙族姓氏,避免受到民族歧视的命名习惯。谱名是修宗谱时所取名字.见于灵堂神主牌、墓碑。谱名的命名对象世系、排行,由讳名(世名)、字、行第等三者组成,一般每一世(代)同辈用同一个字头。行第同一辈按出生月、日、时辰先后,依次

  排列以“念、大、小、百、千、万”字,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叫“暗行”。其排行用字则为:“雷姓缺“念’,钟无‘千,,男人无一’女无‘二’,蓝姓五六两样生。”按族内规定雷姓排行仅用二大、小、百、干、万”五字;钟姓用“念、大、小、百、万”五字;男一丁排行序数从二开始,如“蓝念二郎”、“蓝念三郎”等;女丁排行从一开始,要缺二,如“蓝念一娘”、“蓝念三娘”,要把“一郎”和“二娘”让给未满16岁就夭折的男女。畲族谱名带有神秘性,晚辈对自身讳字行第不得而知,仅在祭祖或重修宗谱时开启,才能阅看。因此.某人逝世时,亲属要向族长索取谱名,对于外嫁女人.生前做“寿材”(棺木)需要“名行”与“暗行”时.她的兄弟向族长索要,族长将其行第写明用红纸封好。待举行酒宴时.外甥再将红纸包安置在棺木内,俗称“讨位”。红纸包要待馆木主人逝世时,才能启封。女性生前未做棺木的,其子要跪在母舅面前为母亲“讨位”。法名是法师对巫师、地师、医师、接生婆等自由职业者和有一定地位者取的名字一般要举行宗教仪式,然后冠以“法”字头的名字。

  宙族的成长礼俗如三旦、满月、周岁、十六岁、寿诞习俗和当地汉族类似

  婚嫁习俗

  姑娘出嫁前,要到母舅姨姑家“做表姐”,与“表弟们”对歌,实际上是考核姑娘的对歌本领。同时,要在自家厅堂摆上香案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上路平安。出嫁前两天,夫家须选一位能歌善言的男子作代表来女家迎亲,此人称作“迎亲伯”,又称“亲家伯”。福安、寿宁交界的畲村迎亲伯还带一位厨师挑着厨料到女家设宴,厨师称为“赤郎”,又称“大赤郎”。这时女家先把厨具一一藏匿,赤郎唱《借镬歌》,唱一件,“借”一件。待厨具“借”完备后,才生火煮饭。

  新娘出嫁前,姑娘还得“赖床”不起,以歌代哭,唱《哭爹娘》、《哭哥嫂》、《姐妹恋》、《哭母舅》等,哭诉与家人分手的衷情,以示对娘家的留恋,为娘家讨吉利。随后,由母舅主持为新娘梳妆,将少女发式改梳成妇人的“凤凰头”。新娘梳妆完毕,由母舅扶出厅堂,行“分酸礼”唱《分酸歌》,“分酸”时新娘将两碗带骨的肉面互相掺合分装,连续三次,又将米谷撒向厅堂,唱《撒谷歌》。

  古时畲家新婚行走嫁,即新郎迎亲,新人双双穿草鞋步行到男家.8人随后,4男4女。这一天,同村两个姑娘出嫁,同走一条路时,谁先谁后,事前都要商量好,一般都是让夫家路远的先走。为避免先行者将“风水”带走,后行者都要用1头黄牛,角系红布,插上红花,在前面踏路,走嫁者随后,她们认为牛踏过的路子又是新路.因此,过去有钱人家都配上1只踏路牛为嫁妆。古时,畲族陪嫁尚有刀斧犁锄之类的农具,直到现在还可以看到棕衣、斗笠、母羊等物作为姑娘的陪嫁。斗笠之类陪嫁物,要等姑娘出嫁后,到来年三月拿回娘家。

  民国期间,畲村也兴花轿迎亲。畲家称轿夫为“行郎”男家花轿列女家,女方姑嫂姐妹一般都要为难行郎,与行郎对歌赛歌中最热闹的场面是《求蛙歌》,即女家要以歌把行郎的“蛙”撬出来,“蛙包”是行郎预先在夫家准备好的硬币红包。当迎亲花轿进入女家厅堂时,新娘就大哭大闹,佯装不愿出嫁,哭诉别情,待到午后,轿夫和媒人再次催上轿时,才开始梳妆。新娘梳妆完毕,由母舅扶出厅堂与胞弟举行分灶仪式,然后,新娘入轿,神堂上放水一桶,意为压黑火。胞弟拉轿扛“留轿”.花轿要在厅堂上两进两出,意为留风水,最后抬轿出门。在新娘轿子出村前,村董事在路口摆上一张桌,正面围以绣花桌慢,桌上摆三杯酒,意为“拦风水”,花轿出村,男家须向拦门交个“拦旗”红包。否则董事不搬开桌子,轿子无法通过。“拦旗包”收入归公,作为村里公益事业开支。花轿经“留轿”、“拦旗”等礼俗后,上路往夫家。

  畲族婚礼的最大特点是男拜女不刮起拜畲家拜堂时,厅堂上通常张贴着“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名传后裔皇子王孙免差摇”的对联,横眉为“凤凰到此”。新郎头戴红缨帽,身着蓝色长衫,肩披大红绸带,脚穿双鼻布鞋.从后厅步出.站立在新娘左侧.在一片歌声中,行三跪九叩礼。新娘则头戴凤冠.手执花绢掩面,由送嫁嫂搀挽,不拜。

  新娘入洞房后,众人拥入洞房“闹洞房”。闹洞房时唱《猜种歌》,新娘嫁妆中随带作物良种,随续歌声落,良种一包包递出。完婚当天请客赴宴称“请大酒”,客席散后另为新人办一桌“佳期酒”,又称“暖房酒”、“新郎酒”。由暖房头(或称八仙头)和暖房脚8名,陪伴新郎入席。入席者穿长衫戴礼帽,席间每个程序都要唱诵歌令.且边吃边轮番到洞房内与新娘及其伴娘对歌。

  新郎酒至“下四盘”(最后四道菜)暂停饮宴,转入“闹洞房”.闹洞房从叫门起,每个程序都要唱诵歌令。其程序有进门、翻床最后到“凤凰山”寻取“凤凰蛋”,找到“凤凰蛋”后,大家合唱《喜庆歌》结束“闹洞房”,再上酒菜吃“下四盘”,宴罢送新郎入洞房.宴会结束。第二天新媳妇下厨起火、做饭、洗碗。

  第三天送客回门,新婚夫妇回娘家做客,认妻方亲属,回返后,夫妻即一起下田劳动。

  丧葬习俗

  据文字资料记载,畲族在迁徙频繁时期是采用火葬。清代衬宝第《闽峤?轩录》载霞浦畲民的葬俗:“人死刳木纳尸其中,少长群相击节。主丧者盘旋四舞,乃焚木,拾骨署诸罐,浮葬林麓间,将徙则取以去。”20世纪70年代,畲族山区农田基本建设开山造田时,还在一些畲族祖先的坟墓中发现口颈5厘米的球状骨灰陶罐。在福安、周宁、朽荣、福鼎等地民间还流传着畲族悬馆葬的传说。相传畲族祖先是天上‘·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子孙们就用车轮和绳索把先祖石棺吊到凤凰山悬崖峭壁半空中架放好,后来代代沿袭,形成畲族悬棺葬俗。

  清末随着畲族定居时间的长久,也和当地汉人一样,采用上葬习俗。今畲族上葬多为拾骨重葬。

  古时,畲族每个人都有讳名行位。男人死后,孝男要向族长讨行位。女人死后.孝男向母舅讨行位。讨位时,孝男手端托盘,内点蜡烛1合,放米酒2杯和缠有红纸的鸡腿1对走向母舅桌前,双膝跪地,高举托盘唱《讨位歌》。做阴功德是畲族超度亡灵仪式。做阴功德时,在丧家厅堂布置起’‘师爷间”,仪式由畲族巫师执行。在食“长命饭”作终结时,以蒸气上升之快慢卜凶吉。

  畲家下葬过程均以歌代哭,亲眷戚友唱《起馆歌》、《路祭歌》、《劝酒歌》、《跪祭歌》、《回垄歌》等。

  盘歌

  舍族没有民族文字.舍族民歌则借汉字表意记音。在频繁的民歌盘唱中.涌现出一大批畲族歌手。民国期间,霞浦白露坑钟陈吉在伯父钟廷吉的熏陶启迪下,自幼喜爱民歌艺术,他在担任福宁山民会馆董事期间,勤于挖掘整理畲族民歌。钟陈吉整理创作的历史传说故事歌《末朝歌》、《蓝佃玉》、《钟良弼》均有很强时代感。

  畲族歌谣句式以七言为主,辅以三言、六言起序的称“三字头歌”和“六字头歌”,在仪礼歌中还有即兴长短句,加衬字和语气词的。闽东舍族歌谣采用“福宁调”,用假嗓演唱,少数用真嗓演唱,俗称平讲。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重唱,尤以男女对唱为最主要歌唱形式。歌谣内容涉及到畲族人民生产劳动、生活交际、宗教仪式、人生礼俗、喜庆婚恋等各个层面。按畲族民歌内容性质,可分成叙事和抒情两类。

  叙事歌又称“全连”,一般篇幅较长.由数十到数百条(段)组成。每首歌(“连”)都能比较完整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始末盘歌和发展过程.类似于汉族的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叙事歌又叮分为英雄人物传说歌、历史歌、小说歌等。

  抒情歌又称‘·杂歌”或“散条歌”,注重抒情,多取男女对唱形式,抒情歌中除情歌以外,还有劝戒赌、勤俭持家、立身处世的《十劝歌》、《十贤歌》;宣传生产劳动常识的《节令歌》、《种田歌》、《种苎歌》、《掘蕨歌》、《摘茶歌》;反映畲民生活的《建房歌》、《挑水歌》、《砻米歌》、《起书堂歌》;反映受剥削压迫,人民群众要求解放,向往幸福生活的《长年歌》、《砍柴歌》、《革命歌>等。杂歌包括结婚时唱的《祝贺歌》、《闹房歌》和新娘在上轿前唱的《别亲歌》等。

  盘唱民歌是畲族民间最普遍流行的文娱活动。盘歌以男女对唱为主.还有独唱、齐唱和二重唱等多种形式。对唱往往以男女分组,通常是男唱女答,或者女唱男和。唱时由一方中的一人先开口‘唱完一段或几段.然后再由另一人接唱;另一方也是这样。即一段来.一段去.也有一段歌由两人唱的。如果连唱儿段.对方还答不t:,那么对方就算输了。为难倒对方.对唱双方都找自己而熟悉对方生僻的大段(全连)演唱,唱时不乱套、丢句、含混不清或中断,双方逐段盘唱,一来一往。对唱中还临场灵活编造新歌,相互打趣,考对方。对唱外还有二重唱,俗称“双条落”.是由男女两人以上轮唱同一段歌词。由一位歌手先唱二个字或四个字.再由另一位歌手接唱。二重唱时女性用假声.男性用假声真声均可.如男性用真声演唱.一般要与女声相差两个八度.这样听起来比较清晰。男性若是用假声演唱.和女声相距则为四至五度,听起来使人感到比较丰满.两个声部一前一后,富于变化,气氛紧张热烈,这种唱法为群众所喜爱。蕉城区猴循一带畲村,男女室内对歌.上半夜先对唱.互考对方歌才一若是棋鼓相当,下半夜就对“双音”(即二重吧)。此外,也有在举行婚礼时,男一方轿子到女家后,女方的歌手与轿夫比试唱“双音”的。畲族民歌二重唱是我国民歌演唱中一种少有的形式。对唱、二重唱外.还有齐唱和独唱。齐唱是在对唱时,同一方歌手加进来同唱一段歌,唱到对方答唱时中止。独唱是歌手独自抒情解闷唱歌娱乐。盘歌活动往往在传统歌节、专门歌会、婚庆和村里来客时举行。

  工艺美术

  畲族工艺美术创作主要反映在衣饰刺绣、编织花带和竹编工艺上。

  畲族女性衣裳、蚊帐眉、被单、肚兜、鞋面、烟袋等通常有绣花的传统习惯。从事刺绣者以男性居多,各畲村都有一两位刺绣能人,刺绣时很少用花样,大多随意创作。刺绣以动植物和儿何图形为主,也有刺绣人物图案的。刺绣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用色多以大红、桃红为基调,配以黄、绿(翠绿、草绿)、白、蓝各色,有的用金线镶嵌,增加华丽氛围。刺绣纹饰图案有人物、动物、几何、植物、器物纹饰。

  畲族花带是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由手工编织而成。长几米到儿于米不等,宽1-6厘米,花带色彩多样,有蓝底红花、绿底自花、自底黑字纹饰多种。有“花”至“十九根花”多种规格。宽度小的用来系裙、裤和捆绑衣物。“七根花”:穿梭编织花纹图案主要靠正中七根线.其余的编成平面花边,颜色按各自兴趣选定.花带上织有“田、由、甲、申”字样和双菱及其他几何纹样,多用来捆衣物用。“十三根花”:花带上织有蝴蝶、蜻蜓、梅花多种图案花样和“十、井、日”等字样,多用于捆衣物,是畲族姑娘足亲的必备物品。“十七根花”和“十九根花”编得稠密宽大,较耗工夫,是畲民束在腰间的装饰品。编织花带是畲族妇女的基本功,畲族姑娘通常七八岁就开始学编织花带。

  畲乡竹编手工艺品有篮、篓、箩筐、竹枕头、梳妆盒、回纹席等,品种繁多。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是竹编斗笠。一般直径38厘米,窝深8厘米,顶高3厘米,斗笠的花纹形状有燕顶、四格、三层檐、云头、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种。以竿节修长、材质组织细密、破篾性良好的袅竹、娄竹为主要原料。将竹表层青蔑剖成厚度约0. 1厘米的细蔑丝,并染成各种颜色编织而成。每顶斗笠用蔑条224-240条;竹架编好后,两层之间铺以油纸,系上水绸带。再配以五色珠子、白飘带,戴在头上,既可挡雨遮阳,又是逗人喜爱的装饰品。畲家姑娘常以花斗笠陪嫁。霞浦崇儒上水编织的花斗笠尤为著名。

责编:朱春凤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