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文化:游记-畲乡考察留饭记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6日 18:26 来源:
最近,因为做浙江泰顺县的旅游总体规划,有机会到那里的各个乡镇进行考察,对于当地的民风民俗了解不少,特别是他们的餐饮习惯。泰顺地处南部的闽浙边陲,崇山峻岭之中,不少村镇仍有畲族居民点,我们这次去的司前畲族自治镇,就有近半数居民是畲族人。由于大山的阻隔,人们仍保留着不少古老的乡俗民风。
到了司前镇,当地可供开发的旅游项目,除了“高山峡谷、原始森林、险滩激流”、“浙南最长的铁索桥”和有惊无险的高山漂流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外,就是他们的餐饮习俗。总体上来说,现在畲族同胞的服饰、住房、语言,以至于饮食习惯等等,已经与汉族地区没有多大区别。文中所述,其实是浙南山地居民的乡风民俗,而非单纯畲乡食风。
据记载,“畲”字来源甚古,意为“刀耕火种”。在历史上,畲人受到汉族人的长期排斥,被迫迁居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岭之中。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畲民巢居崖岩,射猎为业,耕山而食,二、三岁一徙”。就是说,畲族人一般住在深山崖谷中,依靠打猎为生,开山而食,而且住上二、三年之后就要迁移。
但是,这些都是陈年旧事了。今天,畲汉居民和睦相处,畲族干部穿着与汉族人相同的服装、吃相同的饭菜,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区别。可是,畲族是华东地区唯一“数量较多的少数民族”,而且聚居地大多偏僻边远,当地人民生活相对比较艰苦。为了在旅游活动中“求新猎奇”,开发深山老岭的观光业,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开辟新的途径,“挖掘”畲乡传承文化,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因而,县旅游局特别向当地打了招呼,要用畲族传统礼仪来招待我们,才使我们有机会一睹当年畲乡食风。
畲族人一向有“狩猎”的习惯。旧时,在狩猎前须先拜“猎神”,然后分成“赶山”和“守靶”两队,入山打猎。首先击中猎物者,得兽头及兽皮,其余兽肉由众人均分,即使没有参加狞猎的老弱者也能分得一份。在山中,他们将猎物去皮、洗净,就地用芭蕉、箬叶包上,放在火坑中烤熟,由众猎手分食。这种烧食方法的粗犷豪放,令人顿觉别开生面。厨师特地做了这道菜,当烤肉送上来时,香气诱人,加上用各种特制的调料蘸食,入口,果然味道鲜美,别有风味。其特色除了保留肉质的鲜嫩原汁之外,还渗着芭蕉箬叶的香味,令人难于忘怀。
过去,番薯是畲族人的主食。1924年沈作乾写的《括苍畲民调查记》曾说:“畲民饮食以番薯为主粮,玉蜀黍次之,食米很少”。畲族人一般吃熟食、热食,很少生吃。在山间劳动时,饿了,就地挖番薯,放在柴炭上烤熟吃。我们在不少农户家访问的时候,就吃到这种炭烤的煨番薯,剥开烤得厚厚的番薯皮,一股番薯特有的浓香扑面而来,见到黄里透红的番薯,令人不由食欲大开。此地的烤薯头以糯、甜、香而广受游客欢迎。
司前镇处于旷山峡谷之中,二战时,美军战机被日寇击中,飞行员跳伞逃生,降落地点刚好就在司前镇的白鹤渡,美国军人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被几位畲族同胞救起。当时他们语言不通,在荒凉的深山中饥饿难忍,畲族乡亲就是用当地“火炉塘”中烤熟的这种番薯,来招待美国军人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年的美军飞行员故地重游,不仅提起昔日中国农民的救命之恩,竟然还忘不了这种“中国土豆”的美味。
说到畲族人的“火炉塘”,外乡人觉得很平常,可是在历史上曾是畲族人的“生命塘”。旧时,畲家一年四季“塘”里都不断火。据说,这是为了保存“火种”。后来虽然有了“洋火”,但是无钱买,或者说地方过于偏僻,买不到。大家只好采用“留火苗”的办法来维持火种的延续。因而,用“火炉塘”微火烤的番薯特别香甜,别有风味。难怪美国军人过了四十余年后仍对这种烤番薯的美味念念不忘。
现在,白鹤渡不仅有壮观的铁索桥、惊险的漂流,还有“美国飞行员遇救纪念碑”等可供瞻仰。当地的白鹤渡宾馆为二星级饭店,一到周末,这里就挤满了各色各样的游客。
畲族人逢年过节都要做“糍”,遇到丰年,人们就会说:“有糍吃罗!”意为又是一个好年境,有余粮可做糖糍了。糖糍有“来年鸿运,生活年年(粘粘)有余”,“甜而糯”的象征。如果有客人登临,桌上有糍粑,那么说明,这个来客就是他们心目最仰慕的贵宾。因为山区最好的米就是糯米,将糯米做成圆圆的,沾上糖与芝麻,有“团团圆圆、甜甜蜜蜜”、“芝麻开花节节高”、“蒸蒸日上”等吉祥如意、来年五谷登丰的美意。
畲族人做糍粑的方法与城里人不同,他们将糯米在山泉中浸泡一天,滤干水,蒸熟,然后倒 入石碾中,用木舂,轮番舂击成糯米团。然后,捏成一个个小球,把糖、熟豆粉包在面团内,再粘上芝麻、糖粉,就可进食。
多数畲族人住在省界的茫茫群山之中,峰岳虽然巍峨竞秀,但是山高林密水冷,气温低,因此人们大都喜食热锅、喝热酒。因而,畲族人吃饭时,与四川人有点相象,备一个小风炉,架上铁锅,置于桌子中间。水开后,各色菜肴现煮现吃,类似外地人吃火锅。吃时,感觉越吃越热,直至出汗,人就越舒服,仿佛能去掉一些山林的瘴气。
所不同的是,泰顺的畲族人不吃辣,但是菜中有很浓重的生姜味,所起的作用应该与辣椒是相同的。吃时,一道道的菜上桌,一盆盆地再倒进小锅里煮,大家从锅里捞着吃。还有一种很传统的吃法,称作“磨豆做菜”,用浸涨的黄豆,在小石磨中磨碎。煮熟了叫做“豆腐娘”(不是豆浆,也非豆腐渣),调上姜、酱、葱、蒜等,再放到火锅上,边煮边吃。此一食法,比豆腐放便,味道也更好。
过去畲族人的主粮,除了番薯外,吃得最多的食品就是玉米饼。他们做玉米面、饼的工艺可说是炉火纯青了,用玉米制成的各种美味佳肴,真的令都市人刮目相看。他们将玉米磨成粉,做成一张张的薄饼,金黄色,脆脆的,吃在嘴里特有滋味。也可以摊在锅上,放进各种没有汤料的菜肴,如肉丝、豆芽菜丝、香干丝、香菇丝、黄花菜等卷起来吃。畲族人世世代代住在岭峻山崇,壤僻民稀的森林之中,大米不多,他们很珍惜大米,不是逢年过节很少吃。吃时,在白米中拌了玉米面,所以看起来白中透黄,煞是诱人食欲。过节时,碗里才有这种“白里透黄”的米饭,配上大块肥肉,滴滴猪油渗进饭中,那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了!
在畲乡,饭后的一杯茶是不能少的。畲族人对喝茶很有讲究,十二月喝茶,称之“送神茶”;春节饮茶,叫做“新春茶”;订婚喝茶,叫做“茶礼”;结婚新人要吃“食蛋茶”;正月外出,须喝“壮行茶”等。礼俗上还有“擂麻茶”、“打油茶”,畲乡风俗有“无茶不讲话”的说法。
我们到畲家作客,主人笑脸相迎,并且用泥壶烧山泉水煮茶,每个客人准备一副茶碗。茶水刚沸,主人提起茶壶,将水高高地冲入茶碗,茶叶就在碗中团团打转,此时茶香四溢。待到茶叶沉底,主人即双手端碗,一一向客人敬茶。这种古老的乡风,一直保留到今天。
畲乡大都处在重峦叠嶂,常年浓雾缭绕,山高泉清的地方,故而才有好茶好水。相传,某年泰顺城里病疫流行,十家九空,百姓四散逃命。有一山客背着一个病人一步一爬地上了茶岗。这时,寺院长老见两人又饥又病,忙泡了两碗浓茶灌服下去。未料一袋烟的工夫,两人就苏醒过来。长老听说城里生病的人还很多,就带着茶叶进城问病送茶,经他治好的病人不计其数,故而畲乡的茶叶也不胫而走,声名大振了。
旅游学家武彬教授品后,称赞道:“畲乡茶叶胜过龙井,只是无人推介,故而外界知之甚少。待开发旅游后,只要广作宣传,一定会身价百倍!”
责编:朱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