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闽台移民史:血浓于水的血缘亲情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8月17日 13:14 来源: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海峡两岸不仅地缘关系密切,更有血浓于水的血缘亲情。

  上古至秦汉时期的福建,是闽越人的家园。公元前110年,西汉中央政府消灭了闽越国,“将其民徙往江淮间”。实际上被迁徙的只能是闽越国的上层统治人物以及一部分军队而已,而大量的闽越族土著,纷纷流窜山谷,繁衍了下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闽中地区的统治,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在闽中设立了实质性的行政机构——冶县。之后,闽中的行政机构不断扩大。实质性的行政机构的设立为北方汉人的入闽创造了便利条件。中原士民大量迁移入闽始自西晋,先后在西晋的永嘉年间、唐初的高宗时期和五代时期形成三个高潮。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北方汉人纷纷南下寻找避乱之所,于是便有了“八姓入闽”的传说,史称:“晋永嘉二年(308年) 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詹、邱、何、胡是也。”南朝萧梁末年,发生了侯景之乱,江东遭到严重破坏,千里无人烟。未遭杀戮的人民被迫四处逃难,福建地近江东,自然成了避乱之所,由今浙东、浙南移入闽地的人很多。唐初福建九龙江流域爆发了所谓“蛮獠”的“啸乱”,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唐派陈政统率府兵3600名入闽平乱。陈元光以鹰扬卫将军的身份,随父陈政领军入闽。初战失利,唐朝廷又令陈政的两位兄弟陈敏、陈敷再率府兵3000共58姓前来支援。 平叛后,这些府兵将士及其家属就在漳州一带定居,这是中原士民迁居入闽的第二次高潮。

  唐代后期,中原战乱纷扰,军阀各据一方,民不聊生,北方士民再次南迁,形成了汉人入闽的又一次高潮,其中尤以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部入闽的数量最大。王潮、王审知原为河南光州固始县的农民,乘黄巢起义之机组织乡兵渡江南下,光启元年(885年),王氏军队进入闽西、闽南,次年八月占领泉州,景福二年(893年)入占福州,后来审知被封为闽王,建都福州。 闽王审知执政,保境安民,发展经济文化,众多北方的政客、文人、僧侣、商贾及一般贫民入闽定居。

  除这三次高潮外,从东汉至明清长达1000余年的历史中,北方士民入闽时时有之,特别是宋末、元末战乱之时,均有不少北方宗族迁入福建。 他们既有来自河南等中州地区,也有从两湖、江、浙、江西等地转徙而来。因此,从近现代福建的居民结构看,福建固有的土著居民完全被中原文明所融化,取而代之的是由中原各地以及大江南北各地迁居而来的士民世家。

  福建素有“三山一田”之称,耕地有限,随着北方士民的大量入闽,福建由地旷人稀、经济落后变为地狭人稠、经济发达的地区,宋代以后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有诗曰:“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人均耕地的减少,使人们难以为生,便开始转向对外移民,福建因此成为全国输出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福建对外移民的流向:一是向内地其它省份迁移;二是向海外迁移;三是向台湾迁移。

  早在先秦时期,闽越族已经陆续移居台湾,成为台湾岛的先民。 由于福建与台湾地理位置毗邻和关系密切及历时逾二百年的闽台同省合治制度,形成台湾汉族移民以福建居多的特殊状态。福建汉民移居澎湖、台湾始于宋代,而首次移民高潮,应是明天启年间,以颜思齐、郑芝龙为首的海上武装集团占据台湾北港时,适逢福建沿海旱灾,三千左右泉、漳府属贫民竞相投奔赴台。崇祯元年(1628年),福建饥荒,郑芝龙在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支持下,招徕沿海灾区饥民数万人移民台湾垦殖。这是第一次有组织的福建向台湾大移民。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氏军队及眷属约3万多人,当时除命各军分区屯垦外,还大力招徕因清廷“迁界”而流离失所的大陆沿海民众,“不愿内徙者数十万人东渡,以实台地”,主体仍是福建沿海泉、漳各县居民。清代是福建民众移居台湾的重要时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兵收复台湾,全国政治统一, 自康、雍 始,至乾、嘉年间,福建民众相继赴台,导致台湾由南到北、由西向东的垦殖运动全面展开。尤其清政府于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开放台湾鹿港与泉州蚶江港对渡,五十七年(1792年)又开放淡水八里岔与蚶江及福州五虎门通航,推动了移民潮的高涨。 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全台湾的汉族人口已达194.5万人。光绪元年(1875年),钦差大臣沈葆祯的开禁建议得到清政府批准,历时200多年对台湾实行半封锁的政策宣告结束。为了更好地组织垦殖, 清政府在厦门、福州、汕头、香港等东南沿海各设招垦局,免费运送移民渡台,这样移居台湾的福建等地人民又有增加。至1895年全台人口已达370多万。日本占领台湾后,有些在台移民又返回内地。

  从前述福建民众移居台湾的简单情况可看出,台湾和福建有十分密切的血缘关系。1926年,日据当局对台湾汉族祖籍地进行调查, 台湾在籍汉人达3751600人,其中祖籍地为福建省者3116400人,占人口总数的83.1%。从福建省籍移民的具体府县看,泉州府籍1681400人,占总人口数的44.8%;漳州府籍1319500人,占总人口数的 35.2%;汀州府籍42500人,占总人口数的1.1%;其他福州府籍、永春州籍、龙岩州籍和兴化府籍则各占总人口数的0.7%、0.6%、0.4%和0.25%。这些具体数字充分反映出福建和台湾间血浓于水的血缘亲情,经过几百年的开发,祖籍福建的台湾民众为台湾的开发和繁荣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福建和台湾之间在血缘上的密切关系从海峡两岸宗亲折谱牒和来自两岸的调查资料中可得到充分印证。据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的调查,台湾民间存有新旧谱20000多种,其中有10613种记载大陆24个省市251个姓氏向台湾移民开墓祖的资料,祖籍福建的姓氏谱有4730部。尽管海峡两岸已经面世或收集到的谱牒记载的向台湾移民开基祖名字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但现有谱牒已足以证明台湾和祖国大陆特别是和福建间血缘关系的密切。下面举几则个案资料:

  台湾谚语曰:“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陈姓是台湾声名赫赫的第一大族,有二三十个支派,如开漳圣王派、南朝派、漳浦派、浙江嵊县派等,其来源有三种情况:一是来自福建的泉州、同安;二是来自漳州所属的漳浦、南靖、平和等县;台北县《清源陈氏家乘叙》记载,“入台始祖”是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陈水华、陈泽,而他们的“入闽始祖” 就是河南光州固始的陈政、陈元光父子。《武荣诗山霞宅陈氏族谱》上说:“我祖自颖川分派于河南光州固始,以抵人闽。至一郎公卜居武荣诗山霞宅。”陈姓自清初至民国300多年间,迁台的人数达2000余人,为第一大族,散居于台湾各地。至于林姓,虽然在人数上不如陈姓多,但是在台湾开发史上则贡献良多。著名的雾峰林家,福建祖籍是漳州府平和五寨乡,清代中期迁移到台湾之后,耕读传家,田产遍布台中地区,子弟陆续中举仕进,声名远播。台北板桥林家,福建祖籍是漳州府龙溪县,清代乾隆年间迁移台湾,家族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清代后期台湾北部地区的首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当台湾遭受外敌侵犯之时,雾峰林家和板桥林家都能挺身而出,捐家抒国难。当日本占据台湾后,板桥林家的许多子弟纷纷内渡回到福建,体现了台湾族人忠贞家国的可贵情怀。

  李姓也是台湾的大姓之一。从厦门市集美镇兑山村迁移到台北芦洲的李氏家族,荜路蓝缕,事业蒸蒸日上。光绪年间建造的祖厝,宏伟精致,至今成为台北地区的重要文物古迹之一。而当日本侵略者占据台湾之后,许多族人奔赴祖国抗日的最前线。著名的李友邦中将,在抗战中与中国共产党结成亲密的战友,成为抗战期间军阶最高的台湾人。李友邦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福建和台湾人民的骄傲。

  福建西北部山区的客家人,也是现在台湾居民的重要来源之一。再如李氏,其中一支是从福建永定迁去的。根据永定湖坑李氏族谱、奥香楼下李氏族谱和 《楼下李氏家族史简表》:火德公的曾孙三五郎在元朝末年迁到永定湖坑镇开基,其曾孙李德玉(万九郎) 移居湖坑奥香楼下村,成了楼下自然村的李氏一世祖。 德班公传下第13代李荣显,生于雍正辛亥年(1731 年),中年移居台湾淡水。其他如台湾浊水溪畔的诏安客属群落,分成七大部分,称为“七嵌”。据台湾学者调查,七嵌之所以要分为七块,是因为该地最大宗族“张廖”有七条祖训,后代子孙谨遵祖训,事业发达,子孙繁衍日益增多,终于遍布于七嵌地方。

  福建移民在台湾土地上繁衍生息,但他们普遍未数典忘祖,聚族而居,修祠建庙,对祖宗及故土迎来的神祗顶礼膜拜,蔚然成风。台湾学者尹章义先生在 《清代台湾移民社会争论》一文中明确指出:在检阅的数千部族谱以及对台湾若干大族的研究报告中,都有记载与大陆家族的联系活动,有的家族与祖籍地祖祠的交往还十分密切。林其泉教授在《闽台六亲》一书中也谈到:“以前,凡大陆去台人员,每年清明节前后,多派人回祖籍与留在祖家的同族房的人一起到山上祭拜祖宗坟墓,在清代几乎都这样做。”这正如台中简家祠堂的一副对联所表达的精神:

  千秋烟祀永在前,远可追,流可溯;百世子引能继武,木有本,水有源。

  (来源:中国台湾网 作者:周雪香 陈支平)

责编:朱春凤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