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圆明园》:一个注定被毁灭的悲剧命运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2日 11:12 来源:CCTV.com

    2006年9月8日,多云,风很大。我应邀参加了央视国际组织的观看大型历史纪录片《圆明园》首映式活动。首映地点:人民大会堂。

    一大早我就赶到了集合地点等待。恰逢当天是24节气中的“白露”,在大风中矗立一会儿后,便觉得寒意袭人,渐渐地我已冻得瑟瑟发抖。但这“抖动”跟两个小时后的“抖动”相比便不值一提了。那是思想上的抖动,思想与灵魂的震颤!

    透过宽大的电影荧幕,我仿佛回到了过去,将自己的思维延展于圆明园建设、发展及灭亡的150多年中。借助宫廷画师郎世宁的眼睛,目睹了“康”“雍”“乾”三位“建设者”对建园的热衷与倾注。经过了三代盛世时期的发展,她已不再仅仅是一座园林,而成为了一块圣地,一块集建筑、文化、艺术于一身的圣地!雨果也曾感慨任何人类的语言也无法描述她。她是穷极人类想象的杰作。诸如“雄伟”、“壮丽”等词语在她面前也渺小得微不足道。于是影片借助完美的CG动画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几近真实的圆明园。唯有“亲眼目睹”才能体会到她的伟大,惊叹于她的奢华!

    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完全是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建立起来的。这似乎也决定了她将随着统治者的消亡而消亡的悲剧命运。

    一声炮响打破了影片前半部分的宁静,也震撼了观众的心!英法列强用武力打开了旧中国封闭的大门,也抢占了统治者最心爱之物——圆明园。为了给当时的清政府一个“有力的警告”,经过抢掠的圆明园被付之一炬。150多年的结晶只烧了3天便成了一片焦土。150年和3天的比较更加剧了我的痛心。这是轻与重的比较,文明与野蛮的比较!文明的积淀漫长而费力,而暴力的摧毁却显得那么简单!

    而焦土让我们得到了什么?一个启示:封闭导致愚昧,愚昧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不幸的是:为这启示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更不幸的是:这只是那一段“代价时期”的开始!

    如今,唯有通过圆明园遗址和散落于各地博物馆的藏品我们才能感知到她的存在。但我又似乎朦胧地感觉她并不曾存在过。或者是另一个问题:她应不应该曾经存在?应不应该被建造?王小波曾说:知识分子最怕遇上“不讲理的时代”,而我想:人民最怕遇上“一个人说了算”的时代!尤其当这个人懦弱或偏执的时候,比如中国的咸丰,比如德国的希特勒。从某种意义上讲,圆明园只是一个“玩具”,一个爷孙三代喜爱并传承的“玩具”。为他们仨的开心,广大人民承受了太多,付出了太多!庆幸的是那种时代一去不返了!

    一个半小时的观影让我的的心情有些沉重,心中思绪万千的我渐渐地融入了退场的人流,随后又融入了更大的赶往地铁的人流中......


关于影片的形式

    影片没有使用传统纪录片的解说形式,而是采用了跟圆明园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人物的旁白形式代替解说。同时也将圆明园建设及毁坏过程中有着关键影响的几个事件加以戏剧化处理,以类似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导演想以此增加影片的戏剧性,拍出一部故事性的纪录片。我个人感觉,本片虽然新颖,但并不像宣传所讲的“是全新的”。虽较之一般的纪录片要好看很多,但比起剧情片还差得太多,没有感觉到有那么强的故事性。

关于影片CG的运用

    感觉影片的动画远胜于国内一般电影,总体感觉不错。但用到之处几乎都是全景的展示,而没有像《黑客帝国》中“虚拟拍摄”那样灵活地将电脑特效运用于影片中,没有使片中人物与动画场面产生互动。没有将皇室人物的生活与CG做出的圆明园很好的结合。即使是全景方面也与《指环王》等影片的恢宏气势有着一定的差距。

  (作者:央视网友 邓德满)

责编:李二庆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