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记者陈卓北京报道):这次坐火车采访青藏铁路的采访活动给我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蓝天、碧水、白云、雪山,还有和高原反应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同时,也让我对一位女同行——西藏文化网记者赵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者团内有60多人,为何是她?我回想了种种,原因概有三点:
| |
我在布达拉给赵月拍摄的一张照片 |
一、 容貌
是的,首先还是容貌。诚恳的说,我认为她是一位美丽的女记者,而且她身上还充满了一种异国的情调。对于外貌的细节,在这里我不想赘言,因为我相信图像是最好的描绘。我下面会上传一些照片和合影上来,这会比我的文字更有表现力。需要在这里提到的是,她容貌的特点是我们“缘”的开始。
7月底,在外宣办的行前准备会上,我四下里打量着同行的各位记者,希望找到一些熟面孔。这是我注意到和我坐在同一排的有一位“外电”记者。这让我很惊讶!怎么中央外宣媒体里面还有老外么?从此,她的印象深植我脑海里面。这就是赵月。后来我了解到她有四分之一蒙古血统,在乌克兰学习俄语5年。也许是这些先天的和后天的因素加在一起,不仅是我有了误解,也让乌克兰得老外曾经认为她是“自己人”!
| |
赵月正在在青藏列车上工作 |
二、 同病相怜
这里的同病相怜有两层含义,身体上的和工作上的。
很巧,这位我留意的“外国”记者在西宁去格尔木段的火车上恰好睡在我的下铺。就像我在写高原反应的一篇手记里面提到的,当夜我第一次接触到了高原反应。而其时,我并不孤单。因为躺在我“旁边”的赵月也感受着同样的痛苦。
赵月提到过:“如果你去西藏,肯定会交到很好的朋友。”一方面,美丽的景色会净化人的心灵,平时人们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紧闭的心扉在这里会自然的放开。更重要的是,在通向世界屋脊的路上,我们可能会一起去面对很多困难,心理的和生理的。在共同对抗高原反应的过程中,我们相互鼓励,一起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而我对她的认识也从外表进而扩大到一些内心的世界——她是个善解人意、关心他人的女记者。
| |
列车上赵月和一家蒙古族被采访对象的合影 |
在工作上谈“同病相怜”,是因为这次采访我和赵月的单位都只派出了一个人。其他单位一般是两名记者。两个人的好处是在采访时一名记者可以专注于文字和内容,另一名则可以侧重在摄影、摄像方面。但我们不能,我们只能一人兼顾这两者,而且很多时候必须进行权衡和放弃。这对于记者来说是痛苦的抉择。新闻内容往往转瞬即逝,我们多次需要做出“先救落水的母亲还是妻子”般的抉择。这种抉择一次一次的打击着我本已因缺氧而不那么强劲的心。
三、 互相帮助
如果说“同病相怜”的经历拉近了我和赵月的距离,那么互相帮助进行工作的过程就最终使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像上面所说的,为了不再一次次做出内容与图片的抉择,我们决定联合采访,团队活动。有人负责照相,有人负责提问。这种方式在列车上对一家蒙古朝圣者的采访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些旅客并不喜欢被记者打扰自己对沿途风光的欣赏,有的对镜头存有忧虑和顾虑。而赵月的微笑是打开这道门的钥匙。就像对这家人的采访中,她的微笑轻易的“俘虏”了男主人。采访得以顺利进行。而我则在专注于用镜头记录下被访人的每一个细节,同时思考提问的角度和问题设计,进而提示赵月补充或者调整她的提问。
| |
我和赵月在圣湖纳木措湖畔的合影 |
在工作中,我发现这个入行不到一年的“后辈”不仅具有一般新人所具有的热情,还颇有一些天赋。首先她善于思考,因为工作的关系,她对西藏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很熟悉。所以活用这些知识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而我利用自己采访的经验在临场加以适当的引导,采访就很顺利和深入。另外,她对摄影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尽管不是专业的摄影师,但是利用背景知识的准备和不懈的努力,她排到了很多独特的照片,如可可西里的小熊、昆仑神泉等等。尽管在拍摄手法上还比较青涩,但是在内容上她已经受到不少同行前辈的赞赏。
从外貌到性格,从性格到作风,赵月给我留下了层层加深的印象。不可否认,她是我此次青藏之旅结识的好同事,更是好朋友。青藏铁路的采访我收获的不仅是第一手的新闻素材和迷人的自然风光,更有许多精神上收获,思想是如此,工作上亦然。
责编: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