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闻周刊]>>
CCTV.com消息(新闻周刊7月21日播):
玩家:
防沉迷,多数情况下没什么用。比如你一个号一天只能上五个小时,然后就强制给你踢下线了,但是你可以注册两个号甚至更多。
已经试行了两个月,本周一,针对18岁以下网络游戏玩家的防沉迷系统强制上了线。限制时间,身份证注册,这个主管部门和相关游戏厂商都投入了相当积极性的防治之方,却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玩家眼里,已经有了破解之道。而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又并不是一招一式就能解决的问题。
中国戒除青少年网瘾第一人 陶宏开:
其实我们反对青少年网瘾,不是他的时间问题,也不是它的技术问题,是从管理它的内容上来说的,你这个内容不改变的话他不可能少玩。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络出版管理处处长 宋建新:
网络游戏沉迷有很多种原因,有教育的原因,有家庭的问题,有社会各方面心理救助的问题,当然也有游戏本身的事情,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新闻出版署就提出了我们应该从技术上考虑。
专家看重游戏内容上的影响,主管部门的领导从技术上下功夫,而面对越来越多的未成年网游们,怎样防得住沉迷,多原因造成似乎还得多方面使劲。
主持人:感动也会让人难过,这话您听着是不是别扭?但这的确是我本周的一种感受。在大雨之中的青岛,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过马路,两名过路的行人跑来为老人撑伞,并搀扶他过了马路。这组照片被上网之后,迅速多家网站转载,并引发网民们的热捧,被称为全国网友动容。说句实话,当我面对这种全国网友动容的局面的时候,首先的感觉是难过,雨中为老人打伞,搀扶老人过街,本应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儿,我也相信两位热心人是在下意识的和自然不过的做好了这件事。但众人的感动却让人感叹,正常的事情由于稀少已经变得不正常起来,已经成为了稀缺资源,这种大家的感动正是对我们自身的一种批评。什么时候,不搀扶老人,不为老人打伞过街,才能引起众人关注,那才是我们期待的局面,您说呢?
责编: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