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0日 05:50 来源:新快报
新快报讯 (记者 陈晶晶 通讯员 钟淑筠)天鹅、火烈鸟、青蛙、蟒蛇、松鼠猴……这些动物们怎样当地震“预报员”?广州市人民政府地震办公室与广州动物园昨日联合举办了“动物与地震”大型科普游园会,向500多名师生介绍了动物与地震的知识。
“地震群测群防网广州动物园宏观观测站”去年挂牌成立以来,广州动物园在园内两栖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中设立了7个观测点,每天进行观察和记录并按要求每季度将记录表交到市地震办。鸟区的水禽湖鸟类、孔雀群、火烈鸟群,住在盘龙苑的蛙、蛇、龟和水禽湖内的鱼,以及饲养场的鹿群、鹤群、松鼠猴群等动物,每天都负责预报地震的工作。
据介绍,有些动物对气温、湿度、大气压力、磁场等因素的变化极为敏感,可以察觉到地震前的某些微妙变化。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多动物在临震前都会有不同寻常的反应,根据这些反应,结合仪器观测的数据来综合判断,就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广东省地震局副局长梁干介绍,1975年2月的辽宁海城7.3级地震前,动物普遍的异常反应让地震检测人员成功地预报了地震。但并不是所有动物的异常活动都与地震有关,还要结合地下化学反应等检测手段进行预报。市民看到动物异常反应时,可向地震部门报告,一旦确认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发布,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
梁干还介绍,去年台湾海峡发生地震时,广州部分地区明显有震感,但动物没有异常反应,主要是因为震中距离太远,磁场的变化不足以对动物产生影响。
梁干还表示,相对我国其他多震区,广东的地震不算多,但由于南边是东南沿海地震大,近百年发生了两次7级地震,如1918年汕头南澳岛7级地震、1962年河源新丰江水库地震、1969年阳江6.9级地震、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等。因此,有必要普及地震知识并进行演练,提高对地震的应对能力。
责编: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