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4日 09:24 来源:
专家们在对布洛陀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时发现,以布洛陀文化为根源的一些壮族底层文化依然充满着壮民族的鲜明特色,文化形象饱满丰富,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壮学专家潘其旭教授介绍,所谓底层文化,是指民族特有的、民间里蕴藏的,没有受到其它民族影响的原生态文化。专家们在田阳县考察布洛陀文化时,从大量的历史遗址遗迹和非物质文化形态中发现,壮族底层文化具有丰富的独有成分。
最能表现壮族文化特色的是语言及其衍生物。潘其旭说,无论是构词还是语法,壮话跟汉语有着极大差别,其最大特色是类似英语的“倒装”式。比如说公鸡,壮话则说鸡公,把修饰的部分放在后面。这是符合人类的认知习惯的:先看到鸡,再确定其是公是母。长江以南的汉语都受壮话影响,基本上是说“鸡公”,而北方方言则说“公鸡”。壮族存在一种万物“波乜”(公母)观,鲜明地把所有的东西都两性化,铜鼓、天气等所有抽象、具象的事物都分成公母,天气一天晴一天阴就说“天气一天公一天母”。壮话中的声母也分公母,发出的音构成词就变成声母的儿子,这说明壮族很早就知道构成语言的元素。因此,壮族人语音功能特别发达,原因在于壮族没有文字,只能通过韵文体来传承文化,进行人际交往,并促使壮族人诗性思维、形象思维非常发达,什么都通过诗性语言表达,所以,对民歌韵律要求非常严格,人们非常崇尚善歌者。
由此带来的就是壮族的山歌特别丰富,山歌深刻地介入了壮族人的生活,山歌成为壮族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以山歌传情达意、求偶恋爱,更以山歌传承文化、记载历史。人们动辄起歌,田野里,树林中,圩镇上,随时随地都可能听到歌声。其实壮族山歌的旋律很简单,一般只有两个声部,少数有三个声部,主要的变化在于歌词内容,什么东西都可以信手拈来入歌,看似简单的旋律,却让人如痴似醉,都以连唱几天几夜,内容绝不重复,其实也就是把别人用说话来表达的内容换成山歌来表达。这就使得壮族地区成为著名的歌海,成为一道有别有于其它民族的内涵丰富的亮丽风景。
语言的衍生物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神话传说。壮族神话传说丰富而自成体系,深刻地反映了壮族早期社会生活,记载了壮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储存和传承、文化认知和教育、以及文化认同和民族精神的激励等功能。如解尸食肉陋习的废除,传说古时候老人死去后,人们就分食其肉。一次,一名牧牛人看到牛产仔极其痛苦,归去后告诉其母,其母说:“我生你时也是一样。”牧牛人说,你死后我要妥善安葬你,不让别人吃你的肉。其母死时,他果然以杀牛祭奠并分食牛肉代之,解尸食肉陋习由此废除。这个生动的传说,说明了壮族先民文明进步的过程。由于神话传说是基于先民早期生产生活的幻想,至今仍是后人研究壮族先民早期历史、早期哲学思想、原始宗教和民族关系的“活化石”,对今天则具有推进民族文化旅游业的重要开发价值。
田阳县博物馆原馆长、壮学学者黄明标副研究员介绍了一些在当地流传的富有鲜明特色的民间习俗和民间艺术。如,舞春牛:过年后要下田时,用牛头模型来犁田耕地,按12个月每个月该做什么,围绕农事而舞,现农村仍有此习俗;踩花灯、走灯图:把36、72ak 108盏灯摆在地上,围着灯跳舞,主要是做白事,给死者祈祷;游花园:从种花到修花、摘花的舞蹈,隐喻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舞狮:相对于其它地方的特色在于上金山,用十几条凳垒起一座不固定的“金山”,舞着狮子爬上去,最高的有17条凳,两三层楼高;壮师:集舞蹈、嬉戏、演唱、吟咏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相传是根据布洛陀12个弟子不同的性格制作12个颜色各异的神像面具,即为壮师,逢年过节走村串寨大庭广众下表演,用意在于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祈求祖先的佑护。
习俗方面还保留着浓郁的壮家特色:过年节祭祖,都按民族民间习惯,烧纸衣服、纸元宝给先祖,吃糍粑、粽;丧事按要按古礼操办;小孩的衣帽和长生保命的锁、帽等吉祥物都是原有特色;做寿一定要用木块钉一个一到三尺的桥,象征给人积阴功,搭桥给人走路,60大寿后就年年有桥,还要做红面的寿鞋,上?寿字。
潘其旭说,壮族并非没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很多没被发现、没被提出来;而且,由于当地汉族也深受壮族文化的影响,以致相互混淆界线,容易错认为壮族没有特色。原来田阳县是百色市各县区中唯一没有旅游景点的,谈不上旅游业,但敢壮山布洛陀是布洛陀发祥地的消息传出去后,每年就有二十多万人来旅游。目前布洛陀文化已列入国家非物质保护遗产,排第二位,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之前。《麽经布洛陀》在京发布时,专家们表示很震惊,不知壮族有此等深厚的文化留存,这些东西竟被湮没那么久。这些都说明,壮族的底层文化仍然有着鲜明特色,形象丰富饱满,富有吸引力。(罗汉 韦善能)
责编:辛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