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护士长汪瑞为边防官兵心理健康服务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8月21日 14:19 来源:

汪瑞小传:河南南阳人,女,1966年8月出生,1984年10月入伍,专业技术8级,上校军衔,现任阿里军分区狮泉河医疗站护士长,是我军特高海拔地区第一位获得国家资格认证的二级心理咨询师,全军唯一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全面开展心理研究和教育疏导的女医务工作者,被官兵亲切地称为“知心姐姐”。荣立三等功一次,2006年被南疆军区表彰为“昆仑卫士”,今年5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有一首歌,在心底流淌很久很久,唱着巍巍昆仑白皑皑的雪,还有苍茫高原蔚蓝的天。
有一段情,在心里珍藏很久很久,藏着生命中那段激情的岁月,还有云天里那些幽幽的思念。
有一个故事,在脑海里写了很久很久,写下哨卡里的张张笑脸,还有朗月星空和朦胧夜晚……”
《守防日记》扉页上的这首小诗,把记者带上了阿里高原,带到了遥远的哨卡边关,带进了战士徜徉的“心灵驿站”。
日记的作者汪瑞,是阿里军分区狮泉河医疗站护士长,一个年过不惑的老兵。她以慈母的心肠、大姐的柔情、战友的真诚,把阳光笑脸送到战士面前,让雪域高原跳动着青春的音符,飞扬着希望的梦想。
不畏艰险奔赴高原
“生命禁区”开设“心灵驿站”
一身迷彩服,一双大眼睛,说话细声细语。汪瑞的到来,给孤寂的阿里边防带来了温馨与欢乐。
8年两次调动工作,汪瑞的选择令常人难以理解。她从山下喀什某医院,到边防某团卫生队,又到狮泉河医疗站,沿着新藏线往上走,翻过喀喇昆仑山,来到冈底斯山,踏上最遥远、最艰苦的西藏阿里高原。
走向阿里,汪瑞把心理咨询从病房延伸到哨卡。
这个念头,萌生在她的蜜月中。1991年,在医院工作的汪瑞与某边防团干部陶雨结婚。丈夫下山休假,也放心不下连队,一天要给连队打七八个电话问这问那。
让丈夫牵肠挂肚的,是哨卡官兵的喜怒哀乐。守卡戍边,边防战士战备执勤压力大,加之长期与雪山为伴,寂寞难以排遣。官兵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着战斗力,于是,汪瑞把关注的目光,从临床心理学转向高原心理学,转向危害官兵心理健康的“隐形杀手”。
“我改变不了高原对官兵的生理影响,但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脸上多一些灿烂的笑容。”1999年,汪瑞从某医院调到边防某团,专门研究高原官兵心理健康。边防团卫生队在山下,她感到离哨卡太远,就提出到山上守防,通过和战士面对面交谈积累数据、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探索克服挫折心理、消除或释放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她还创办了“边防卫士心理咨询”网站,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取得了医师、护师、心理咨询师3种职业认证资格。
正当汪瑞干得正欢的时候,部队精简整编。当时,她面临多种选择:是回医院、进机关,还是转业?已经在南疆军区机关工作的丈夫劝她还是离家近一点,可倔强的汪瑞不甘心丢掉自己深爱的专业,一咬牙调到阿里军分区狮泉河医疗站,继续坚持为边防官兵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在“生命禁区”打造一个边防官兵的“心灵驿站”。
让战士的心灵充满阳光,她一心追寻那个痴迷的梦!
在雪山哨卡为兵服务,绝不是一句轻松的口号。几年来,她曾在巡逻路上突遇暴风雪迷路,在漆黑的夜晚与狼对峙,在出诊途中因高原反应而晕倒……每一次惊心动魄的险情,每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都让她对“心理卫士”的使命有了新的理解。
一个中秋节的前夜,酣睡中的汪瑞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汪医生,连队有急诊!”原来,二连士官张瑞下山途中突然腹痛呕吐,随即焦躁不安。汪瑞赶来,当即给小张输液、服药。夜深了,微弱的烛光下,汪瑞一连几个小时静静地守候在小张床边。渐渐地,小张恢复了平静,悄然入眠。
从连队回来,汪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突然脚下一滑,她被石头绊倒,右半边脸蹭到地面上,擦出几道长长的口子……
不惑之年的汪瑞,脸上多了块伤疤;青春花季的战士,心中少了一片阴影。从此,每年老兵退伍前,都要来汪瑞宿舍告别。他们送来幸运石、钥匙链、弹壳做的飞翔鸽……
边防战士淳朴的感情,让汪瑞坚信自己的选择:走进战士的心灵,才能发挥心理医生的作用。从此,汪瑞总是和战士打成一片,打乒乓球,打篮球,像战士一样敢抢敢拼。有一次,汪瑞和男兵争球被撞倒,双膝、双肘都被磕破。第二天,她还是抱着篮球兴冲冲地参加连队的比赛。
兵一样的生活,让汪瑞与战士融为一体。她的心理健康讲座,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战士,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用知识融化心灵“冰雪”
“知心姐姐”情暖高原
汪瑞天生一副好嗓音,和她交谈犹如欣赏优美的音乐,加上她渊博的知识和语言的亲和力,即使电话交流也是“话疗”。为此,阿里军分区给每个战士制作了一个《心理咨询卡》,背面写着“心里有烦恼,请找我疏导”,正面是“知心姐姐”汪瑞的照片和联系电话。
有个士官打来电话,说他连续3年守防,每年8个月的大雪封山期与外界隔绝,开山后得知,自己心爱的女友已成了别人的新娘,一时对生活失去信心。
汪瑞听完他的倾诉,抚慰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何愁天涯无芳草!别理她,再找一个比她强百倍的,让她后悔!”他疑惑不解:“我对她那么好,她怎么说变就变了呢?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真爱?”汪瑞笑了:“当然有啊!当你成为她心中的唯一时,你就得到了真爱!”
这名士官越听汪瑞的话心里越亮堂。接着,汪瑞又帮他分析恋爱中的“光晕心理”、“自惑心理”,指导他用“转移法”、“升华法”减轻失恋的痛苦……几个月后,这名士官终于克服了抑郁情绪,不仅找到如意对象,工作也干得很出色。
“知心姐姐”是战士们对汪瑞的亲切称呼,求助“热线”把汪瑞和战士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即使在山下休假,她也能接到战士打来的电话。
近年来,边防独生子女士兵越来越多,汪瑞结合这些官兵的心理问题,在南疆边防举办了心理健康讲座670多场次,处理心理咨询信函1000多封,进行心理疏导数千人次。
战士的心灵就像一块块璞玉,汪瑞就像一个研磨宝石的大师,总是想把战士最闪光的一面打磨出来。新战士小周,自幼丧父、母亲改嫁,由爷爷奶奶带大,缺乏情感抚慰,在家没有人能管得了。来到部队,在新兵连第一次被班长批评就要动粗,入伍一个月就成了“重点人”。汪瑞与他交朋友,陪他聊天散步,让他明白性格缺陷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成长进步。针对他性格暴躁的特点,汪瑞教他采取“慢半步法”、“自我控制法”、“宣泄法”等心理调适方法缓解心理压力,改变性格弱点,激发爱心。
“三八”节那天,小周送给汪瑞一个玩具鸭子。看着可爱的小礼物,汪瑞知道小周学会关心别人了,于是趁热打铁,坚持鼓励他上进。一年后,小周成了连队的骨干,还当上了班长。
可是,有一段时间,汪瑞的“热线”却变“凉”了。经了解得知,战士的隐私不愿意在电话里讲。于是,汪瑞及时建议开通了“边防卫士心理咨询”网站,“知心姐姐信箱”、“心理学苑”、“悄悄话”等栏目,日点击率达300多人次,访问者遍及全国16个省(区)驻军。
网名“孤独求败”者发来帖子:“最近战友总和我过不去,比较烦!”汪瑞回帖:“卡耐基说,人的成功30%取决于个人能力,70%取决于交往能力。交往要坚持笑对人生!因为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有个小故事,说有人丢了斧子,总怀疑是邻居偷了,看邻居的一举一动都像贼。可过了几天,斧子又找到了,再看邻居,又不像贼了。这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新感觉。你不妨试试。”
无数个帖子来来往往,几百个日夜穿梭而过,“孤独求败”终于发来最后一个帖子:“知心姐姐,我就要离开高原了。但是,我想说,脱下军装我还是一个兵!退伍、退役,不退本色;流血、流泪,不留遗憾!”
历经磨难痴心不改
坚守“驿站”无怨无悔
去年5月,汪瑞的丈夫陶雨在阿里边防出了车祸,胸椎、尾椎骨折,在医院里躺了几个月。汪瑞把丈夫送到医院治疗却没有功夫陪护丈夫,又坐着送丈夫下山的车上山了。留下11岁的儿子陶冶,放学后给爸爸买饭送饭,医院里的阿姨都把他叫“小陶护士”。
理解爱人的陶雨,望着汪瑞远去的身影,流下了苦涩的眼泪。他不是心酸汪瑞的心硬,而是心疼她的要强和不容易。他知道,汪瑞承受的艰难,其实比他要大得多!
他忘不了汪瑞说给他的心里话:“陶雨,咱们都是跑边防的,以后最好不要同坐一台车,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也好给孩子留下个亲人……”
陶雨更知道,汪瑞为了她钟爱的事业,把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都看得不那么重要了。在医院工作的时候,汪瑞就因在疫区为少数民族群众看病,不幸感染了肝包虫疾病,右肝被切除了三分之一;不久,她又被查出患了绒毛膜细胞癌,再次手术和化疗,满头的乌发掉得几乎遮不住头皮……
残酷的病魔,把一个好端端的漂亮女兵,折磨得面黄肌瘦。一度,医生曾给陶雨暗示:汪瑞就这样了,能让她享受几天算几天。陶雨含泪把6000元全部存款拿出来,在市场上买了一个最好的CD机,准备让汪瑞度过最后的岁月……
可是,坚强的汪瑞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今天,站在战士面前的她,竟然成了喀喇昆仑和阿里高原年龄最大的女干部!
绒癌患者生了孩子,医学上比较少见。儿子,在汪瑞的心中比她自己的生命都重要。可是,因为上山守防,汪瑞还是含着眼泪,把周岁的儿子送回了河南老家。孩子离不开妈妈,每当看到家庭录像,就咧开小嘴,扑向电视,用小手去摸妈妈,又拼命把脑袋往电视屏幕上贴……时间一长,孩子见到电视上的女军人都喊“妈妈”。
2004年暑假,汪瑞回老家看望两年没有见面的儿子。儿子怕妈妈再离开自己,一看到汪瑞拿皮箱,就哭得不行。最后,汪瑞只好把孩子带到部队。
可是,山上还有兵啊!汪瑞上山那天凌晨,她把睡梦中的儿子亲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头也不敢回地悄悄走出家门。一路上,她不停地给儿子打电话,电话两端,母子俩都哭得像泪人。
有一次,汪瑞从边防连回来。路远难走,早晨7点出发,夜里11点才到。一路奔波劳累,疾病复发,折腾了她将近一年时间。汪瑞的爱人陶雨后悔不已:“是我害了汪瑞。如果当时不让她调到山上,不让她研究高原心理健康问题,也许汪瑞的身体不会一天比一天差……”
今年5月27日,汪瑞从山岗边防连返回,战士们从连队把她送上车,一直送到一个山头上。走出很远的汪瑞发现战士们还在不断挥手,不得不停下车,向战士们高喊:“回去吧!我还会再来的!”
一次,什布奇边防连一名新战士疑惑地问汪瑞:“知心姐姐,你一个差不多像我妈妈年龄一般大的女同志,怎么能在山上坚持8年?”
汪瑞欣然作答:“守防的日子里,有多少次我觉得自己忍耐到了极限,有多少次,我几乎无法再坚持下去。可是,一想起山上战友们对我的喜欢和信任,我就又来了精神!今生今世,我注定再也无法走出雪山高原织在我心中的那张情网!这份情感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守候!我甚至经常默念,美丽的阿里高原,守望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歌!”
(题图:唐林摄)
短评
  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
为给驻守雪域高原的边防官兵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汪瑞这位普通的部队医务工作者毅然放弃相对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先是调到驻喀喇昆仑山的某边防团,后又走上平均海拔4300多米的阿里高原,在“生命禁区”里建起了一座充满温馨与关爱的“心灵驿站”。这是一项对强边固防、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心理问题在军营也越来越受到官兵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边防,如何解决因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危险的战备执勤工作给官兵心理带来的种种影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课题。今年初新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试行)》明确规定,要把心理教育疏导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正是因为看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汪瑞敢为人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刻苦钻研心理学知识,积极探索维护高原边防官兵的心理健康方法,成为一名获得国家资格认证的高原心理咨询师,多年来,坚守高原,不懈地奋斗和工作。
汪瑞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只有让官兵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迎接各种挑战,履行神圣的使命。各级领导机关和带兵人,都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把保障官兵心理健康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好。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汪瑞那样关注、投入到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来,为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做出贡献。

责编:曹劲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