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世界周刊]>>
CCTV.com消息(世界周刊5月13日播出):点击观看视频〉〉〉
今年的5月6日,是“兴登堡”号飞行失事70周年的纪念日。今天回望70年前那场飞行史上最为惨重的灾难,不仅在当时震惊着全世界,也使民用飞艇业陷入一个低谷……
详细内容:
1937年5月6号晚七点多,从德国法兰克福远道而来的“兴登堡号”飞艇出现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莱克赫斯特机场上空。在经过近三天的越洋飞行后,这艘载有36名乘客和61名工作人员的世界最大飞艇就要降落了。
机场下起了毛毛细雨。不过,这看起来似乎不妨碍飞艇的平稳降落,飞艇放下了着陆绳索。
这是“兴登堡号”飞艇在1937年的首次越洋飞行。
尽管因天气原因晚点了12个小时,现场仍聚集了1千多名观众目睹这架空中快车的风采。
作为当时最豪华的飞行器,“兴登堡号”的到来吸引了众多记者、摄影师。芝加哥WLS电台的播音员赫尔·莫利森也在人群中,准备对“兴登堡号”着陆进行现场直播。
突然一声巨响,莫利森的声音由兴奋变成了恐慌。
不到半分钟,大火就吞噬了这艘让德国人倍感骄傲的空中巨无霸,飞艇残骸轰然落地。现场人员冲进火海,抢救幸存者。机上97人中62人获救、35人丧生,1名地勤人员遇难。
2007年5月6号,是“兴登堡”号飞艇失事70周年的纪念日。
1937年,这场飞艇史上最惨重的灾难震惊了世界,也使得民用飞艇业陷入了低谷。兴登堡号飞艇,就像 “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那样曾经辉煌,也正如“泰坦尼克号”一般终遭不幸。
1936年春天,由德国齐柏林飞艇公司建造的载客飞艇“兴登堡号”飞上蓝天。
它长245米,比当前正在研制的空客A380客机的三倍还长。它能载客72人,以每小时290公里的速度飞行,两天内就能飞越大西洋到达美国。这比当时的客轮快了将近一倍,也比当时的飞机载客量大,航程长。
飞艇内豪华舒适,乘客们可以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在二三百米的高空欣赏大西洋的美景。
花上400美元乘坐“兴登堡号”做一次越洋旅行,在当时是件时髦的事情。1936年一年间,“兴登堡号”飞艇完成了10次往返越洋飞行,平安运送过1千多名客人。当“兴登堡”号出现在纽约上空时,每每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不过,仅仅一年之后,兴登堡号就遭遇了灭顶之灾。
今年87岁的罗伯特·布坎南是当年协助“兴登堡号”降落的200多名地面工作人员之一,也是200多人中唯一还健在的人。说起70年前的那一幕,老人依然心有余悸。
其实,在“兴登堡号”出事之前,英国和美国就分别有飞艇因为天气原因而坠毁、造成人员伤亡的惨剧。但是,安然度过大西洋上风暴的“兴登堡”号为什么会在降落的时候起火并烧毁呢?这似乎成了一个世纪之谜。
由于美国的氦气禁运政策,“兴登堡”号飞艇不得不使用氢气做动力。氢气易燃,这使得“兴登堡”号设计师对氢气的安全性一直放心不下。
在兴登堡飞艇内部,有很多铝合金制成的环状支撑梁从前到后排列,用于放置气囊。起飞时气囊充满氢气,飞艇比重小于空气,靠浮力得以升空。降落时则需要将氢气放掉一些。
飞艇专家雨果·埃德伦认为,因为想抢回因恶劣天气而延误的时间,“兴登堡”号当时急于降落,因速度过快,降落绳索折断,戳穿了气囊,导致氢气外泻。而暴风雨过后的空中有大量静电,降落绳索落地后产生小火花进而引发了爆炸。
莱克赫斯特机场负责人卢森道尔说,爆炸前他看到了一团很小的火苗,可能就是引发爆炸的火苗。
德国政府的调查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不过,这个说法存在漏洞,因为降落绳索在艇身头部,而且由绝缘材料制成,一般不导电。即便由于雷雨天气导电,那大火也应该是从前往后、从下向上燃烧的,但当时拍到的画面显示,大火是从艇身后上方开始燃烧的,而且在34秒之内即燃烧完毕。
二大战结束后,兴登堡号上两名幸存的飞行员出面作证说,在爆炸前,他们在飞艇内看到了火苗,而且听到有爆炸声,随即出现了闪光和火球,看起来像是照相机的计时器引发了火苗,从而引爆了氢气。
疑点主要集中在兴登堡号上经常使用气囊通道的另外一名飞行员,阿利·舒贝尔。他是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反对纳粹政府。因为建造兴登堡号的齐柏林公司与德国纳粹政府关系密切,舒贝尔是最有动机、能力和时机来放置炸弹的。
但是,这名飞行员已经在空难中死亡。这种说法,也就无从考证了。
还有人说,是混杂在乘客中的反纳粹分子设置了定时炸弹。
1937年4月,盖世太保在接到有人可能破坏飞艇的情报后搜查了法兰克福的一家旅馆,发现了“兴登堡”号的技术图纸和一本伪造的瑞典护照。但那位神秘人士已经匆匆离去。
1937年的兴登堡号事件,成了航空史上的一个谜,也给飞艇历史划上了一个逗号。不过,飞艇的精彩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复合材料、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用比较安全的氦气作为浮升气体,飞艇又有了东山再起的趋势,在许多民用领域大显身手。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飞艇还担任了空中保安的工作。希望下次有机会我们能为您继续讲述现代飞艇的故事。
今天的世界周刊就到这里,下周日20:15分我们再见。
责编: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