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英模代表畅谈航天精神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0日 17:58 来源:CCTV.com

    (CCTV.COM 曹劲 整理报道)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从1959年3月到今天,已经走过了47年的光辉历程,伴随着发射测试站的成长与发展的,是一批身居大漠始终不渝为祖国航天事业焚燃激情的航天精英们。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为了自己心中的航天梦想,他们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甚至生命,但依然无悔。就是这样一批航天英雄们实现了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的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的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第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的发射,第一艘试验飞船的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 2006年9月20日15:00,央视国际网络CCTV.com特别邀请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的2位英模代表——郭保新和高利琴,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开场白

[网络主持人]:网友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参与我们的互动,感受航天精神。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从1959年3月到今天,已经走过了47年的光辉历程,伴随着发射测试站的成长与发展的,是一批身居大漠始终不渝为祖国航天事业焚燃激情的航天精英们。今天,我们请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的2位英模代表——郭保新和高利琴,来和大家进行在线交流。下面,我们请两位嘉宾说开场白,跟大家打个招呼。

[工程师:高利琴]:开场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各位在这里进行交流,我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五室工程师高利琴。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开场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的郭保新,神舟号飞船发射0号指挥员。

航天事业

[网络主持人]:首先,请二位嘉宾介绍一下现在世界上能够实现载人航天的都有哪些国家?我国处于什么水平?

[工程师:高利琴]:美国、俄罗斯、中国,我国现在处于世界第三。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我国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发展速度比较快,特别是在发射场建设方面,采取了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三垂一远”测试发射新模式,电子自动化指挥系统在载人航天测试发射过程当中也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目前,在测试发射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网络主持人]:报道中介绍的“三垂一远”的测试发射模式与以前相比有什么优势?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三垂一远”测试发射模式的采用,使火箭飞船组合体的转运时间缩短到两个小时以内,实时发射的时间由原来的十到十五天缩短到三到四天,并且具备了十五天内连续发射的条件,为将来的空间交汇对接和太空救援应急发射奠定了基础。

[judyfly1]:高工程师,能简单介绍一下您平时的工作内容吗?虽然不属于一个专业,但是很好奇。总觉得航天事业是神圣的。

[工程师:高利琴]:有发射任务的时候,以任务为主。我是干瞄准专业的,主要就是对瞄准系统进行测试,以及射前对火箭进行瞄准。没有发射任务的时候,就专业进行一些课题研究与开发。

[蜡笔小新13]:郭指挥:神七什么时候发射啊?现在准备工作怎样了?谢谢。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神舟七号的发射时间初步计划在2008年,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按计划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棠球]:请问郭站长,面临重大发射任务时,您是怎么样给官兵作动员工作的?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我们每一次执行的测试发射任务都具有国家级的任务、世界级影响的特点,是我们国家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综合体现,每一次执行测试发射任务,我们发射测试站全体官兵都深知我们肩上的重任,我们是代表我们的国家来完成重大科研试验任务,必须以更强的责任心干好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

[绝代大侠任鱼宇]:郭指挥、高女士:你们好。祝中国航天步步高。多多钻研航天科技。为使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我们的贡献。为这个伟大民族的复兴增砖加瓦。

[工程师:高利琴]:多谢支持,有了广大人民的支持,我相信我们的航天事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航天精神

[网络主持人]:航天事业是轰轰烈烈的事业,而托举这个辉煌的发测站官兵却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坚守在戈壁大漠。我们看到听到的航天精神都是从新闻记者报道的角度描述的,作为多年的一线航天人,你们二位自己是怎样诠释我国的航天精神的?

[工程师:高利琴]:为了每次发射的辉煌,我们发射测试站的官兵都为此付出了很多,遇到问题,工作不分昼夜,舍小家顾大家,为了确保圆满成功,都付出了艰辛努力,这个集体让我感到荣耀、自豪。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大家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神舟飞船壮丽的腾飞,而这每一次壮丽腾飞的背后,无不蕴含着航天人的心血、汗水甚至牺牲。在每一次发射之前的工作过程中,官兵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是伟大的航天事业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次机会,能参与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是每个人值得庆幸的事情,我们也感觉到能参与这项工作机会难得,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当中的荣耀,虽然我们发射中心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西沿边上茫茫戈壁上,自然环境非常艰苦,生活条件很差,但我们每个航天人从来没感觉到苦,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怎么好的生活,而是怎么样把我国的航天事业干好,珍惜我们每一次参加航天测试发射任务的机会,不怕苦、不怕累,刻苦钻研、开拓创新,高质量的完成好每一次测试发射任务,是让我们最高兴、最满足的一件事。所以多年来,我们的一线航天人就是靠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才把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远程火箭,第一艘载人飞船一次一次的圆满安全的送上太空和返回,再苦再累也值得。

[永远跟党走]:现在年轻人都变得特别现实,可能他们更看重眼前的利益,理想变得似乎遥远起来。对这样的现象,两位英模有什么忠告给现在即将面临职业选择的或者正在工作的年轻人吗?我想,你们身上应该有着理想主义的光辉的。

[工程师:高利琴]:我想说的是金钱、荣誉、地位是永远不能满足的,人生价值的体现才是真正快乐的源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考虑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好什么,日子怎样过才有意义。

[我想和你一起飞]:0号指挥员,江苏老乡向您问好!请问0号,在您每一次下达点火、起飞的口令时,您的心情是怎样的!您的口令喊出了中国人的底气、中国人的信心、中国人的自豪!向您致敬!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虽然我指挥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六艘飞船的发射,但每次发射前我的心情都比较激动,精神压力也比较大,因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是代表中华民族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的大事业,感到重任在肩,必须高质量圆满完成神舟飞船的发射任务,特别是在程序进行到最后的倒计时时,我感到我们的祖国非常伟大,我们的航天事业非常伟大,下达倒计时口令的语气和声音是越喊越有劲。

[love容若]:听说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期间气温零下30℃,我们的官兵冒着寒风奋战3昼夜才顺利完成,您能讲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吗?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神舟四号的发射时间在2002年12月下旬是发射中心近三十年来没有遇过的低温天气,我们发射场具备发射条件的温度是-20度,而当时的气温是近-30度,低于发射条件的温度近10度,当时发射场哈气成冰,我们的工作人员奋战在发射塔架上,如果一不小心手碰到冰冷的铁架就会被粘下一层皮。
在这种情况下,发射场指挥部立即决定采取一切措施不惜一切代价对火箭进行加温保温,发射场的官兵日夜奋战在火箭旁,就像妈妈照顾婴儿一样连续三昼夜,确保了火箭按照要求的条件,保证了发射的正常进行。

[阿信2]:高利琴你好,请问你作为一个女同志做这个工作自己后悔过吗?

[工程师:高利琴]:刚到中心的时候,因为不了解中心的工作,而且由于环境的影响,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过迷茫,但不曾退却过,后来接触任务以后,就被它的神圣所吸引,为能够参加这样的工作而自豪。因此,没有后悔过。

[种高粱的人]:你们在酒泉工作,我知道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尤其是对于你们子女的入学等一系列教育问题受到影响,你们认为这样值得吗?

[工程师:高利琴]:我们中心也有小学、中学,而且软件、硬件及师资力量配制都是很好的,孩子正常的学习教育是不受影响的,但对于孩子的爱好兴趣培养来说,受影响是必然的。但是,由于我和我爱人都是军人,都很热爱航天事业,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为之付出,军人的天职就是要奉献,有得必有失嘛。

[网络主持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飞船,几代航天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保持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射成功率,航天发射技术含量高、风险系数大,为确保试验任务万无一失、圆满成功,你们一定付出很多艰辛的努力,给我们讲讲好么?

[工程师:高利琴]:夏天,我们那里特别热,最高气温达39度左右,地表温度已经是60多度,执行任务的时候,我们有的人在露天工作,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但没有一个人因为天气炎热而退缩;冬天,我们有的工作环境温度是零下20—30度,滴水成冰,呵气成霜,每个人的棉帽上都结上了白色的冰,看上去就像圣诞老人一样。但是大家依靠顽强的毅力圆满了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发射任务。


创新精神

[网络主持人]:航天事业是你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从事的尖端科技事业。郭站长说过:“中国走向太空的每一个脚印,无不铺设着一块块创新的基石。”希望您能再多给我们讲一些创新的故事。

[工程师:高利琴]:曾经有一次发射任务是零窗口发射,这是在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它对各系统要求很严,在测试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如哪一个程序拖延了时间,那么就需要取消发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所有参试人员,顶着压力,一丝不苟,使得该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我国的航天事业代表着我们国家尖端技术的发展,在发展过程当中始终伴随着科技创新和科研课题的研究。“三垂一远”的测试发射模式,电子自动化指挥系统、发射场推进剂废气处理系统都是自主创新的综合体现。在创新过程当中,我们广大科技人员在发射场专家组的带领下机智攻关,刻苦钻研,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研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崭新的测试发射模式——“三垂一远”。推进剂加注系统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加注流量计的有一部分元件是从国外进口的,一直存在着易受外部环境干扰的重大缺陷,直接影响加注量的精度,科技干部高敏忠、彭国标等同志组成的攻关小组,在没有技术资料的情况下,重新设计电路,改变了信号采集模式,经过200多个日日夜夜的刻苦攻关,终于设计制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流量计,准确地将400多吨燃料,一滴不漏地一次性加注到箭体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英模心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网络主持人]:中国航天事业,在50年中,从零起到入点到步入世界领先水平,可以说创造了奇迹,跟我们说说创业中的故事,谈下你们在创造奇迹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好么?

[工程师:高利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第一次参加任务,火箭点火升空的那一刻所受到的震撼,至今不能忘怀,记得那时我是旁若无人的欢呼、跳跃,我为能参加这样的工作而感到自豪。

[予清2]:我想我可以理解了,那种一瞬间的感动与激情会成为下一次前进的动力与源泉吧!!

[工程师:高利琴]:是的,每一次目睹发射的激情,都会激励我满含热情地准备下一次任务。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令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就是神舟五号的发射,那是2003年10月15日凌晨,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日子,也是杨利伟乘坐的五号飞船,在发射前两个多小时,杨利伟开始进入飞船舱,当时我在指挥台上看见杨利伟迈着矫健的步伐进入舱口前的工作平台时,当时我心情很激动,也想了很多,同时感到心里压力很大,因为我们的航天事业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事业,没有100%的可靠性,杨利伟和我是多年的好朋友,平时多次在一起联合训练和演练,杨利伟登舱前的神态和表情让我想起了很多当时我们在一起的日日夜夜,临行前的告别让我感到心情很复杂。特别是看见杨利伟在我下达口令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到六的时候,杨利伟在舱内给我们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指挥大厅顿时沸腾了,掌声雷鸣,而我的眼睛始终盯着杨利伟,这种告别不是一般的亲人出远门的告别,他是踏上了征程,当指挥大厅传出了飞船准确入轨,航天员状态良好的时候,所有在场的科技人员都激动地流了泪,我也是一样。

[问倒您]:高丽琴,您现在从事的工作是您从小的理想吗?呵呵。

[工程师:高利琴]:我从小就非常崇拜军人,每次看到军人都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也就是这种从军职业的情结,让我在毕业的时候选择了现在的工作。

航天人生活的苦与乐

[网络主持人]:能从事中国的航天事业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又是英雄模范,你们的家人一定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为了保障你们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们也一定付出了超出常人的辛苦,谈谈你们的家人好么?尤其是高姐,你既是航天英模,同时也是航天人的家属,你的体会一定更深。

[工程师:高利琴]:是这样的,我的孩子小的时候因为我没有时间带孩子,所以就把我的母亲接到了我的家里帮忙带孩子,可以说我的母亲是任劳任怨,对此我也感觉很对不起我的母亲,因为她现在应该是享受子女孝敬的时候,然而我却还在让她因为我而受累。有一次,我母亲在接孩子的时候,摔了一跤,腰疼了好几天,晚上疼的不能入睡,然而这个时候我正在执行某发射任务,不仅不能好好照顾她,却还要让她白天照顾孩子,心里觉得很愧疚,那时只有在晚上下班以后才能给我的母亲擦一下红花油,想想心里真的很对不起她。而且,因为我的父亲在家里有事,不能跟我的母亲一起到我家里来,因此,那个时候他们老俩口分居两地,彼此只能靠电话联系,对此我真的感觉很抱歉。同时,我的爱人也是发射测试站的一名干部,他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为此也付出了很多。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航天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每一次航天发射任务都需要很多系统,很多人员来共同努力,需要很多的科技工作者专家投入大量的精力来研究,航天工程也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工程,需要一代一代航天人共同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我们远大的目标。那么要完成这项事业,必须有很多人要做出牺牲,要做出努力,要去奋斗。在工作当中,我们航天战线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舍小家、顾大家,以工作为重,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经常加班加点,经常有几个星期或者是几个月不回家,都是常事,而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他们的家属,他们的亲友有的是非常理解和支持,而有一部分是开始是不理解,觉得你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远离家人,没必要那么拼命的工作,干哪项工作都是干,还有一些单位和公司企图挖掘我们具有很高专业技术水平的科技工作者到他们单位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科技人员都深知自己所干的事业是我国航天事业当中最尖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际地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个人的得失从来没把它放在心中,能为国家的航天事业,特别是在载人航天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人的一生当中都是值得的。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人生短暂,草木一秋,特别是当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看到我们的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乘着我们自己制造的飞船一次次飞向太空的时候,看到他们把太空当中照到地球上的图片资料传下来的时候,那种成就感、自豪感是别人不会理解的。所以,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不管是他们家属、亲属和亲友,看到我们的神舟飞船每一次的成功发射,安全返回,对于我们这些人也就理解了,吃的苦、受的累也认为是值得的。现在他们都在我们的背后,在默默的支持着我们,他们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奉献,他们把家里的亲人照顾好,把孩子带好,让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儿女能在航天战线上为党和国家干一点应该干的工作,他们也很自豪。所以我们虽然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但我们做的是伟大的事业,有这么多人在支持我们,我们一定会把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干得更好!

[予清2]:高工你好,我知道您是一位孩子的母亲,但是您也是一位并不“称职”的母亲,因为工作对于您来说是排在女儿前面的,这种敬业使您工作上获得了高度的认可,但在面对女儿说想您的时候您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工程师:高利琴]:心里很难过,有时候也会流泪,但是谁让我们是军人呢,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就等于选择了服从,选择了奉献。

[也想飞]:有个问题问高利琴,作为一个年轻的妈妈从事这样需要总是在野外工作的事业很不容易吧?现在,你的小宝宝多大了?和你的关系怎么样呢?

[工程师:高利琴]:每一个人从事野外工作都是很不容易的,他需要有一定的耐力、韧性、和吃苦的精神。我的孩子已经快六岁了,已经在上小学一年级,她很活泼、可爱,对我的依赖性很强,我们母女关系也很融洽,就像天下所有的妈妈和孩子一样,我们之间充满了爱。

[棠球]:高姐,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你是怎么和她沟通并取得理解的?或是有什么其它做法?

[工程师:高利琴]: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经常跟他谈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引开他的注意力,先让他高兴起来,然后再跟他说哭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种高粱的人]:请问高老师,当您的事业与家务事冲突时,您是怎样权衡二者之间的关系的?

[工程师:高利琴]:首先以工作为主,只有工作做好了,干家务事的时候才会有比较愉悦的心情,这样干起来才会觉得轻松。


结束语

[工程师:高利琴]:结束语:今天能在此和各位网友聊天我感到很荣幸,谢谢各位的支持,有了大家的支持,我们将来工作会更有劲头!希望有机会能与各位网友再次交流,再见!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结束语:欢迎各位网友、全国各界朋友有机会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去参观、旅游、检查指导工作,我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待着你们,再见!

[网络主持人]:时间过的真快,1个小时的互动就要结束了,航天英模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让我们收获很多,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谢谢两位嘉宾,谢谢大家的参与,再见!

[版主]:本次在线访谈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

责编:曹劲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