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8日电(罗威)上半年掀起的大型企业集团税收稽查风暴再掀波澜,近日媒体报道,首批24家进行自查的大型企业集团中有12家被国税总局抽查出问题,其中10家为金融类企业,2家为发电企业。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在接受本网专访时表示,9月份开始直至年底,税务总局的征管、稽查和处罚力度将急剧加大,远非上半年可比拟,待查的三千多家企业会有较大震动。而多位专家亦在接受本网采访时分析了大型企业出现大面积偷、漏税现象的原因。
9月税收增幅或在20%以上
刘桓认为,有三个迹象显示9月至年底税务稽查力度将大增,同时税收改革的脚步也在加快。
首先,7、8月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非常密集地发布了一些列旨在增加税收、防止逃税避税的税收政策和文件,并且强调加大执行力度。
其次,从往年的经验看,上半年的税收力度较小,往往“放水养鱼”;而下半年是税收的关键,税收力度会急剧加大。今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9530.07亿元,同比下降6%,减收1895.68亿元。《中国税务报》此前曾载文预计2009年的税收增长率将为12%左右。“9月份以后,税收增幅必须达到20%以上才有可能完成今年的税收任务”,刘桓称。
为何大型企业会出现大面积偷、漏税现象?
在首批24家自查企业中,出现问题企业占50%。那么剩下的三千多家待查企业将可能出现多少家问题企业?中新网就此问题采访了三位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安体富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三位专家从各自角度分析了为何大型企业会出现大面积偷、漏税现象。
乔新生认为,沿承了计划经济模式,大型企业的文化仍是“家”天下——单位就是员工的家,每个人都是“单位人”。在员工福利方面,看起来是个人与单位之间的博弈,实际上是单位与国家之间的博弈。越是大型企业这种博弈就越严重,再加上现在的税收制度是单位“代扣代缴”,所以为了增加员工福利,单位能少扣就少扣,能少缴就少缴。所以要把“代扣代缴”制度变为社会专职税收代理制度。
刘桓认为,我们过去的税收是“税率较高,执法不严”。这个问题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时候显露不出来。但是,当财政收入的增长步入了正常轨道,这个问题就暴露出来。如果说制度存在漏洞,企业偷、漏税成为一种常态,那么规范的意义就大于罚款的意义。所以,现在我国税改的方向是“低税严查”。
安体富认为,出现问题的企业原因是多样的,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企业是故意偷、漏税,如果数额巨大、情节恶劣的,应该予以法律手段处罚;有的企业出现问题可能是对税收规定理解的不到位。如果对问题企业一概采取严厉的处罚,也会为经济的复苏带来伤害。
相关链接:
责编:肖金平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