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06国际禁毒日
| |
李金兰 |
| |
姚婴 |
| |
姚丹 |
CCTV.com消息(共同关注6月26日播出):2006年6月上旬,一名戴手铐的中年妇女,流着眼泪,隔着铁窗对四个年幼的女孩一一亲过。那场面让所有人都感到揪心无奈。
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勐懂镇,它是云南的一个边防小镇。在这个小镇里,几个小女孩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惨痛事实,也领略了人间最真挚最温馨的情感。
她叫姚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今年只有6岁。每天早上起来后自己叠衣、刷牙、洗脸,自己照顾着自己。
中午时分,小姚丹的姐姐们都放学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
家中的保姆鲍小三说,菜是人家送的,我们没有钱买。平时一顿饭一般做两个菜。
那么孩子们的父母去了哪里?为什么会抛下孩子不管,而把她们交给一个保姆呢?12岁的姐姐姚婴说,爸爸妈妈他们都在监狱里服刑,留下了她和11岁的妹妹姚洁、8岁半的妹妹姚娇、6岁的妹妹姚丹。每逢过母亲节、父亲节和其他节日的时候,她们就特别想念爸爸妈妈。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夫妻俩双双走进监狱,只留下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呢?事情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2003年5月的一天,姚婴回家时突然发现,爸爸妈妈都不见了。她说当时的感觉就像一只小船,没有了依靠。
四姐妹的父亲叫姚国权,贵州人;母亲叫李金兰,老家在云南宣威。两口子以前在沧源附近开矿,家境还算殷实。可是,这一切都在2003年的春天改变了。丈夫姚国权贩毒,把一家人拖入了痛苦的深渊。
丈夫为什么会走上贩毒这条路呢?妻子说丈夫当时贩毒的时候自己并不知道。现在想来,丈夫可能是因得了乙型肝炎,对生命失望了,才走上贩毒这条路的。
李金兰的丈夫因为贩卖毒品海洛因被判处死缓;而当时与丈夫在一起的李金兰,为了保住这个家,极力为丈夫无罪作伪证。
最终,李金兰因伪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四个年幼的孩子全靠保姆鲍小三照顾。没有柴保姆去山上找柴烧,有时候帮人家洗衣服,挣个10块,20块 的。
保姆鲍小三为什么不走,要留下来照顾孩子呢?面对记者的镜头,鲍小三避而不答。可是邻居告诉记者,在那两年里,几个孩子全靠鲍小三照顾。直到后来李金兰提前预付的工钱不够了,还欠着她的工钱,她也没有离开。我们很难想像,她那瘦小的身躯,如何承载四个孩子的生活重担。我们更难以想像,在没有爸爸妈妈的日子里,孩子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以前,四姐妹衣食无忧,可以像别的孩子一样,跟爸爸妈妈在一起,肆意地撒娇玩闹。可是突然间,生活来了一个巨大的拐弯,一切都离她们远去。
姚婴原本性格开朗活泼,可自从爸爸妈妈出事后,她突然之间变得沉默了。有时候上课发呆,也不太和同学们在一起玩,一个人独自在一个角落里面坐着。老二姚洁平时性格也是很开朗的,经过这个事情以后,性格变得很孤僻。6岁的小姚丹,也平添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该有的忧郁,看见别的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她便会悄悄躲开,一个人跑到外面去哭,晚上睡觉常常要么做恶梦,要么就是梦见妈妈回来了。
在孩子们的期盼中,2005年5月20日,母亲李金兰终于刑满释放了。
重获自由的李金兰把母亲也接到了沧源,她希望一家人能够在一起,过上幸福的日子。她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妈妈身体好,四个小孩子能上学,能吃饱饭。
因为丈夫贩毒,李金兰又刚出狱,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可是,在孩子们心中,只要能和妈妈在一起,就是最开心的。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团聚的日子没有几天,妈妈却再次离她们而去。
李金兰把母亲接到沧源,原本是想让老人安享晚年,谁知没过多长时间,母亲就因脑血栓入院治疗。就在这时,2005年9月22日,李金兰因涉嫌贩运毒品被云南清水河边防检查站查获。
本想好好孝敬母亲、抚养孩子的李金兰,为什么又步丈夫的后尘,走上了贩毒这条不归路呢?
李金兰说,从内心讲,自己根本不是去贩毒,但是自己也说不清楚。女儿姚婴认为父母都是为了儿女,所以才去做犯罪的事情。因为经济来源不多,妈妈一个人带不动四个孩子。所以就去云南贩运毒品。妈妈说这样钱来得更快一点。
李金兰矢口否认自己贩毒;可是在大女儿姚婴的心里,妈妈这样做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出狱后,生活的重负压得她抬不起头。也许正因为如此,当贩毒的利润吸引到她时,她才重蹈丈夫的覆辙。在看守所里,李金兰最思念的,就是母亲和四个未成年的女儿。有好几次想到要自杀。她说在里面得不到自由,还是想到外面,像以前孩子每天早上读书上学还有大人关心,但现在没有人关心了。早上她们是否起来上学了没有都不知道。现在如果有条件的话,就想飞回她们身边,来孝敬妈妈和照顾四个女儿。但这种想法对于她来说实在有点遥不可及。
姚丹对记者说是毒品害了他们一家人,害了妈妈。现在最恨的就是毒品。
看着只有六岁的小姚丹流着泪说出最恨毒品这样的话,相信任何人都会动容。不知道一向疼爱女儿的李金兰看见女儿说出这样的话,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应。虽然李金兰自己并不承认贩毒,可是根据记者从办案方的了解,李金兰贩卖海洛因的数量是700克,这意味着她很有可能获得重刑。我们很难确切地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态使刚出狱不久的李金兰又走上了贩毒的道路。我们只知道,刚刚获得一点点家庭温暖的小姐妹们又失去了妈妈;面对新的打击,孩子们能承受吗?孩子们的生活又会如何呢?
姚婴说平时跟妹妹们的生活都是由派出所的叔叔阿姨他们给生活费。
姚婴说的叔叔阿姨,是沧源县勐懂边防派出所的民警。那么,派出所的民警又是如何与毒贩的女儿联系到一起的呢?
勐懂镇与缅甸佤联邦北佤县绍帕区接壤,境外人员多,特种行业多,治安形势十分复杂。因此,民警们每个月都要对辖区内的重点人口、监管对象进行入户调查,对弱势群体则每季度进行调查,这也是他们实施“爱民固边”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李金兰刚一出事,民警们就立刻来到李家,看到了大大小小四个无依无靠的孩子,心里也很心酸。父母贩毒可恨,但是她们的孩子是无辜的。
在管辖区里面,出现了这种情况,有那么一家人在那里住着,派出所认为有义务和责任去关心帮助他们。所里当即决定,把这个特殊家庭作为帮扶对象。他们先是做好保姆鲍小三的思想工作,使她同意留下来继续照顾这几个孩子;同时积极协调县民政局、学校、妇联和办案部门,对这个特殊家庭进行救助。派出所给孩子们送去生活费,民政局提供了500公斤救济粮,学校为孩子们免除了学杂费和早餐费,负责办理此案的云南边防总队清水河边境检查站也给孩子们送来了2000元钱。
生活问题暂时解决了,可孩子们的心灵上的创伤如何能抚平呢?父母犯罪,孩子们不仅缺少了关爱,更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她们非常害怕别人知道父母的情况。
派出所的叔叔相信通过政府、社会的关注,通过他们尽心的帮扶和关心她们,会把她们幼小心灵上的创伤慢慢的给她们抹平,让她们忘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让那些不愉快和伤及她们心灵的一些事情,慢慢的缓解,淡化。
从李金兰再次入狱那天起,派出所的叔叔们就成了四姐妹家的临时监护人。他们不仅给孩子们送来生活和学习用品,还耐心做好她们的心理疏导,使她们心灵上不再留下阴影。为了不让孩子们受人歧视,派出所还与学校老师、隔壁邻居等定期保持联系,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她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的环境,让她们也能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
姚婴说,邻居都很热心地帮助他们,给他们送菜,送肉。同学和老师也都处处关心着他们,特别是同学,星期六星期天都喜欢来找他玩。在老师的关怀下,姚娇考试还考了全班第一。
真挚的关怀滋润了几颗幼小的心灵。慢慢地,孩子们脸上又绽开了可爱的笑容。
12岁的姚婴一直担任班长,现在,她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希望好好学习,来报答关心她们的叔叔阿姨们。
尽管如此,在孩子们的心底,还是希望能够见到爸爸妈妈,盼望着爸爸妈妈早点回来。
自从2006年9月李金兰被逮捕一直到现在,孩子们只见过她一次。日前,法院对李金兰贩卖毒品一案的审理结果已经判定,李金兰一审被判处死缓,她在看守所里的情绪极不稳定。这个时候,适不适合让孩子们去见她呢?
经过与办案方协商,勐懂边防派出所的民警决定,2006年6月上旬带孩子们前往看守所探望母亲。既是为了配合做好李金兰的改造工作,也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
在等待与妈妈见面的时候,孩子们望眼欲穿。现在她们终于见到妈妈了。
李金兰流着泪,一直不停地对女儿们进行着各种嘱咐。可是,会见时间毕竟有限,很快,她不得不与女儿们说再见了。孩子们临走时,李金兰逐一亲吻女儿。要她们好好学习。
此时的李金兰终于痛悔不已。现在,李金兰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边防派出所民警和保姆鲍小三的身上。可是,她不知道的是,新的波折又出现了,一直负责照顾孩子们的生活的保姆鲍小三因为要回家结婚,不得不离开。
眼下,老大姚婴面临升初中,最小的姚丹也即将上小学。另外,她们住的房子是租的,租住期眼看就要到了,孩子们面临着无处可去的窘境。
派出所领导打算下一步向地方镇党委镇政府和民政的相关部门再进行具体的汇报,争取得到镇党委,镇政府和民政等一些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可是,由于李金兰一家只是暂住人口,老人和几个孩子户口都不在沧源,当地民政部门表示,李家的几个孩子不符合当地的低保政策,只能在保证必要口粮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临时性的救助
李金兰在老家宣威只有一个弟弟,却长期联系不上。勐懂边防派出所表示,将根据姚婴姐妹的愿望,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后,把她们的户口迁至勐懂,使她们能享受到当地的救济政策。同时,将与当地教育部门协调,确保姚婴和姚丹都能顺利入学。而对姚婴姐妹和她们的外婆来说,这些仅仅是解决了当务之急,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
派出所所长胡朝阳说,眼前还是能帮助她们渡过一些难关,但是如果要长期的坚持,让几个孩子健康的成长,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根本改变现在这种生活状况,作为勐懂派出所自身的能力上来说,还很不够。
眼下,勐懂边防派出所的民警叔叔们还在为了姚婴姐妹的事情四处奔波。而在姚婴心里,也渐渐明白了叔叔们的艰辛与无奈。
姚婴有一个愿望就是长大后去城里建立一个基金会,帮助需要帮助的小孩,因为像她们这样不幸的小孩还有很多,要想尽办法去帮助他们,让他们也幸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类似姚婴姐妹这样的情况,在当地还有不少。
责编: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