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入世"为中国企业提供机遇 "走出去"是必然选择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1月24日 10:19 来源:

    来源:解放日报 

    “入世”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2002年到2005年的4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年均增长速度为65.6%,2005年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较上年增加1.2倍。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636.4亿美元,累计成立境外投资企业9900多家,分布在全球近170个国家(地区)。联合国对158个国家的投资促进机构的调查显示,中国被许多国家列为未来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必然选择,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各国的共同发展。

    国际投资理论创始人约翰·邓宁将一国的投资发展状态分为三个阶段:以吸引外资为主的初级不平衡阶段、国际双向投资相平衡的中级平衡阶段和最终走向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相匹配的高级平衡阶段。综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大部分国家都经历了从引进外资到对外投资的过程。而中国已经过了以吸引外资为主的初级不平衡阶段,现在应进入双向投资相结合的中级平衡阶段的起步时期。

    中国企业能否将大规模吸收外资的巨大成果和能量转化为对外投资的能力,其关键是中国利用外资的效率和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投资比率效率的水平相差甚远,甚至还远达不到发展中国家水平。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就是要提高利用外资效率,将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转化为对外投资能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以带动中国经济整体增长,并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投资格局中的地位。

    进入21世纪,中国吸引外资的重点,已主要不是单纯为解决资金的不足,而更多是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机制和管理经验,以及当今最新的高新科技产业,以尽快改变国内的产业结构。“走出去”战略已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球的延伸和体现。目前,支持“走出去”的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以中石油、中石化、海尔、联想、华为、中兴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也已率先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更多的、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需要,也迈出了对外投资的步伐,并成为企业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选择。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成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只能说渐趋成熟,万里长征只迈出了第一步,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全球产业结构大变动、大调整、大升级、大转移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应顺应世界产业投资的潮流,发挥中国企业产业投资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再上一个新台阶。

    但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多以合资合作为主,主要集中在贸易领域,技术水平较低,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平均投资水平偏低,大多数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发展后劲不足,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其次对外投资还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多数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不完善,中国企业与东道国打交道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企业对国外投资的风险以及国外投资环境、市场信息尚未足够了解影响了对外投资的决策与布局。此外,进入2006年,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保护主义的苗头,尤其是有关跨国并购的讨论非常激烈,并对来自中国的投资进行诸多限制。

经济观察:中国企业何时变成世界级“大块头”?

入世5年,中国企业差距何在?

责编:何伟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