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少女辍学供两弟弟进名牌大学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4日 13:10 来源:

进入[共同关注]>>
专题:CCTV新闻《共同关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CCTV.com消息(共同关注7月24日播出):点击观看视频>>

    高金民是家中老三,今年考上西安交通大学

家中墙壁上都是弟弟高金鹏和高金民的奖状,姐姐虽辍学,但心里一直不忘读书梦

    家中二弟高金鹏考上陕西师范大学,经常写信鼓励弟弟学习

    王世海老师是宁夏固原二中负责贫困学生资助的老师,在这里工作的二十多年里,他每年都把每一个参加高考学生的情况汇集成册,以便随时查用。而且对于每一个贫困生的情况他都是如数家珍,我们的寻访就从这厚厚的档案里开始了。

    把自己得到资助的一部分分给其他同学,这个看似简单,却显得有些奇怪的行为引起了我们对高金民的注意。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为什么会把自己得到的资助款分给其他同学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决定到距离固原二中四十多公里的高金民家看一看。

    详细内容:

    对很多家境贫寒的家庭来说,让孩子上大学是全家人的梦想,因为只有孩子上了大学,整个家庭的命运才有了改变的希望,为了圆这个梦,家人甚至会付出一些常人想象不到的代价。当我们的圆梦行动寻访团来到宁夏固原的时候,就亲眼看到了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为梦想而付出的代价。

王老师是宁夏固原二中的负责贫困学生资助的老师,在这里工作的20多年里,他每年都把每一个参加高考学生的情况汇集成册,以便随时查用,而且对于每一个贫困学生的情况,他都是如数家珍。我们的寻访就从这厚厚的档案里开始了。

  王老师:像高金民这个同学,高金民这个学生,你看他的家境相对而言特殊。

  记者:高金民他平常在学校的表现怎么样?

  王老师 :表现很努力的,比较内向,他的品行非常好。他的行为,他的家属开始,我们学校给了他资助项目,他自己把钱拿出来,他把资助款拿出一部分又资助其他的孩子。

  把自己得到资助款的一部分分给其他同学,这个看似简单的却显得有些奇怪的行为,引起了我们对高金民的注意。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他为什么会把自己得到的资助款又给了其他的同学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决定到距离固原第二中学四十多公里的高金民的家看一看。

  高考过后,高金民就回家帮着爷爷干家里的农活。他们祖孙两人就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因为天气干旱,地里的收成很差。

  记者:现在这些马铃薯地收的够家里吃吗?

  高金民:还不够。三亩多地还不够。

  记者:大概多少亩地的收成才够家里的。

  高金民:有五亩地左右就可以了。比如说天下雨了,有三四亩地也就够了。

  记者:今年种洋芋种了。

  高金民:就这三亩多地。

  记者:别的都没有长吗?

  高金民:别的,比如说麦子吧,种了点没有下雨,就没有种。

  记者:等于都绝收了?

  高金民:是的。

  家里这种窘迫的景况已经维持了很多年,但这并没有让高金民得到资助款的时候只想到自己。

  记者:就是你当时,那个,把你的那个助学金让给同学,你是怎么考虑的?

  高金民:受资助嘛,贫困的同学,都是大家一起分享这个资助。

  记者:可是那是给你的钱啊?

  高金民 :同学们都比较贫困。即使给我的也要给同学们。

  记者:你分别是多少钱?

  高金民 :50。

  高金民这种质朴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受了一个人的影响。这个人既是他的榜样,也是他的竞争对手。这个人就是他的哥哥高金鹏。

  记者:你跟你哥两个谁学习成绩更好一点。

  高金民:初中的时候我哥好,高中的时候。

  记者:你好?你这都是第一学期优秀学生。

  高金民:这个是进步生。

  记者:学习优秀生。优秀生什么概念?

  高金民:班里品德好,成绩优秀。

  哥哥高金鹏两年前考入了陕西师范大学,虽然西安距离他们家只有几百公里,但是高金鹏除了大一时曾回过一次家,已经两年没有再回来了。寒暑假都是他给自己挣生活费的时候。

  虽然已经两年没有见过哥哥了,但是高金民和哥哥的联系还是很紧密。兄弟两人经常通信,他的哥哥也经常在信中鼓励他好好学习。高金民也很想象哥哥一样考上大学,走出大山。

  记者:上大学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高金民:上大学就是还没有上高中的时候,我爷爷不让我念了,说家里穷,我说我一定要念,那个时候我学习比较好,我想我能考上大学,我说我一定要念,走出这个贫困的家庭。

  记者:走出是什么意思呢?再也不回来了吗?

  高金民:不是那个意思,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不用在这里劳动,回来一定要回来,要帮助这里的贫困家庭。

  多年的努力,高金民没有辜负家人的希望,他以590分的成绩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但学校的老师却为这个学生有些遗憾,他们说,如果不是高考前高金民生病住了七天医院,他可以考得更好一些。但不管怎么说,一家能考出两个大学生,这让家里人都十分高兴。

  连年的干旱,让高金民家所在的村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很多的人家都选择了移民,搬到了山下。可是为了能让两个孩子继续上学,高金民家选择继续留在了山上,因为搬家也是需要钱的。

  高金民的家人为了兄弟两个的大学梦,选择留在了大山深处,如今梦想实现了,高金民说这还要感谢一个人,就是他的姐姐高金玲,如果不是姐姐当年的放弃,他的梦要实现起来也是很困难的。我手中拿的是一份学习计划,是我们的记者从高金民家的墙上揭下来的,写这份学习计划的人正是高金玲。她已经辍学很多年了,可是为什么还要写这样的一份学习计划呢?

  在家的时候,高金民经常会教姐姐高金玲读英语。他知道这是姐姐唯一的爱好。而且他还知道,姐姐为了他和哥哥高金鹏付出了太多。

  高金玲是家中的老大。因为两个弟弟都要上学,学习成绩同样优秀的姐姐放弃了读书,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出去打工贴补家用。但是两年后,十五岁的高金玲突然病倒了。

  一场手术下来,脑瘤虽然摘除了,可高金玲的眼睛却从此几乎什么都看不见,这让她陷入了几乎绝望的境地。高金玲说,她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读书。在家里,只有弟弟教她读书的时候,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记者:这个学习计划是你写的吗?墙上这个。

  高金玲:嗯。

  记者:是你写的,这是你写的字吗?

  高金玲:嗯。

  记者:你怎么写出来这样的字。我看像是比着尺子写的是吗?

  高金玲:自己就这么直往前写。

  记者:你姐姐说什么。

  高金民:她讲直直地往过写。她说。

  记者:我看这个是像比着尺子写的。

  高金玲:那没有。

  记者:她现在还能写字是吗?

  高金民:能写字,她爬的很近就能写。

  记者:是吗?她这个意思就是写,好像象征着还在学习是吗?

  高金民:还在上学,

  高金玲在学习计划中写道:我相信命运,但决不屈服于命运。尽管已经有九年不上学,七年看不到东西,可是一有机会,她就会请弟弟教她学习。

  记者:你教给她学英语。

  高金民:给他说两句英语。

  记者:你还会说吗?

  高金玲:会说。

  记者:那你告诉我你好怎么说?

  高金玲:说你好。How do you do.

  记者:还有呢,还会说什么?

  高金玲:Nice to meet you。

  记者:都是打招呼问候的意思是吗?

  按照年龄来说,当年学习成绩同样出色的高金玲如果考上大学,她现在应该上大学四年级了,她用自己的牺牲圆了两个弟弟的梦,那么她自己的梦想是否还在呢?

  记者:你都9年不上学了,为什么还要写学习计划呢?

  高金玲:还想上学。

  记者:还想上学?

  高金玲:嗯。

  记者:上学对你来说很重要吗?

  高金玲:嗯。

  记者:你原来想没想过上大学?

  高金玲:原来想,就不上学的时候就想。

  记者:从不上学就开始想上大学。

  高金玲:嗯。

  为了延续两个弟弟的梦想,姐姐做出了牺牲,可是她上学的梦想却在两个弟弟身上得以延续,高金民兄弟俩也是不负众望,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尽管如此,他们的求学之路却并不平坦,而这次又有人为了这兄弟两人的梦想付出了代价,她是谁呢?

  这个季节也是枸杞成熟的季节,高金民除了干自家地里的农活外,有时候会和奶奶去帮别人摘枸杞挣些钱,一方面贴补家用,一方面也给自己想办法挣些上学的路费。

  记者:摘枸杞一天多少钱?

  奶奶:一天十几块钱。一斤三毛钱。

  记者:一天一般摘多少钱?

  奶奶:三四十斤。

  记者:早晨几点出门?

  奶奶:十点出门。

  记者:摘枸杞是不是每天有这种活?

  奶奶:不是经常有这样的。红了摘,红了才摘,不红不摘,三天一摘,摘到七月。

  因为摘枸杞的地点离高金民的家有十几里路,为了多摘些枸杞,他和奶奶中午就在地里吃些自己带来的干粮。这个时候,高金民会牵挂自己的母亲是不是也吃了午饭。

  山里难得下一场雨,可是枸杞却没法摘了,回到家里,高金民并没有想着多雨,而是急急忙忙向外面跑。

  记者:干吗去你这是?

  高金民:找我妈去。

  记者:找你妈,你妈在哪儿了?

  高金民:我妈这会儿出去了。

  记者:我们跟你去可以吗?

  高金民:可以。

  高金民的母亲神智不太清楚,白天经常会在村子里四处游荡,高金民怕母亲淋了雨生病。

  高金民说,母亲原来神志是很正常的,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父亲去新疆打工,母亲自己承担起了家里二十多亩地的农活,但是就在哥哥高金鹏考上高中那年,母亲遭遇了不幸。

  奶奶:儿媳妇之前好着呢,之前就是穷得很,穷困得很,孩子上学,心里有负担的,打工的,两口子打工的,供养孩子的。把一个牛卖掉,…就这么愁的嘛。

  记者:就等于没了牛,这个地里的活就没法干?

  奶奶:对,没有干活了嘛。

  耕牛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哥哥高金鹏考上高中那年,由于姐姐高金玲的手术费欠了不少钱,家里已经无力负担弟弟高金民的学费。如果高金民要上学,就只有卖掉耕牛。如果让他放弃学业,这意味着高金民一生的命运将是留在这块干涸的土地上。最终家里还是决定让高金民上学。

  牛被卖走的那个晚上,高金民的母亲睡在了牛槽里,第二天神智就不清楚了。

  高金民的内心因为母亲的病,承受着巨大的煎熬。这也成了他学习的动力。

  可能是出于母亲的天性,神智不清的母亲在想念儿子的时候甚至自己跑到儿子的学校去找他。

  高金民:在我高三第二学期的时候,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上课,我妈跑到固原。

  记者:我听说你妈跑到学校来去了?

  高金民:是的,跑到学校里来。

  记者:当时什么情况?

  高金民:我妈家里受气了,家里管不住,晚上翻墙就出来了,坐车中午的时候,早上就跑到我的学校来的,我就给老师请假,把我妈送回来了。

  记者:她犯病的时候,知道去找你?

  高金民:知道。但是她说什么她不知道,她说的什么,她做的什么都不知道。

  母亲因为生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在家的爷爷奶奶也都七十多岁了。虽说自己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但是面对沉重的家事,高金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不知道自己上学之后,这个家会如何。

  这次政策咨询会给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家庭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从今年大学秋季入学开始,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将在全国实施,在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国家每年用于助学投入的经费将达到五百亿元,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将因此受益。

  咨询会上宣布的新政策让高金民的心里有了底,他终于可以带着家人的希望走出大山了。

  国家的助学好政策与自己面对面,可高金民的脸上仍没有看到开心的笑容。因为虽然他可以在国家的资助下完成大学的学业,但眼下最要命的是他已经筹不到从家门到校门的路费和最初的生活费了。

  教育部王旭明:我觉得应该说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确实是资助范围最广,受众人最多,资助力度最大,也是效果最好的一项政策。当然这项政策在不断地完善过程捉,在这个完善过程中,还没有涉及到每一个贫困生的每一个过程,比如说我作为一个贫困生,我接到大学通知书以后,我要上大学报道,这段是个问题,假如说我真是身无分文的话,我刚才说了,四靠,比说要靠家庭,我们必要的筹集路费,比如说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资助,必不可少等等。

  从政策咨询会的现场回家,高金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按照国家的各项政策,他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获得资助,学费问题再也不用发愁了,路费和最初的生活费也还是有希望的,高金民的大学梦终于可以圆了。

责编:武林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