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消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性健全、追求卓越的社会。学校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奠基之地,其职责就是引领人生,使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产生对人性健全、人生卓越的强烈追求。
学校教育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实施素质教育,高度体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追求。为此,学校教育要着力加强以下四方面工作。
重视“人”的教育
构建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核心是“人”的主体培育。学校教育要积极实施人的主体培育,加速人的“社会化”转化,使人具有“社会化”自觉,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共行为规范,为社会共同的价值目标而努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造者。
固守传统教育观念的学校教育,忽视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忽视人与自然、社会双赢的和谐协调,严重削弱了教育的主体价值,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必须迅速扭转漠视主体培育、弱化主体价值的教育局面。
一要加强对价值主体的正确引导。教育价值主体是民族、国家的未来,对其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尤其重要。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低俗之风盛行、不良思想严重侵蚀青少年心灵的情况下,更应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循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要求,崇尚求真、求实、求善的科学精神,知荣辱,讲正气,懂礼貌,会节约,有爱心,能吃苦,把个人的成长与自然的繁衍、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成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积极的劳动者和创造者。
二要落实对价值主体的正确评价。价值只有通过正确的评价才会被人们真正接受和深刻认识。当前学校教育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忽视对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既不利于教育主体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全面体现教育的主体价值,更难以被人们真正接受和深刻认识。因而评价要杜绝单一化、先验化和形式化,实现多元化、理性化和道德化,切实把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公民行为素养、学习能力与思维创新品质、艺术审美素养等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德、智、体、美全面衡量,学生、教师与学校、社会双赢的价值评价。
三要关注价值主体的未来发展。价值主体的未来发展是教育社会价值的真正体现。价值主体在其一生的发展过程中,能否表现出深厚的素养、豁达的胸怀、端正的品行、高尚的情操,实现自身与他人、群体、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应该成为衡量教育主体价值的标准。为此,学校教育务必要有更广泛的视野、更高远的境界,既要关注价值主体的现实成长,更要着眼价值主体的未来发展,切实提升教育的社会价值。
营造和谐的生命状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和平等的权利,拥有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社会。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生命状态,便成为学校教育的灵魂。为此,学校教育要建立和完善三种机制:一
是权利表达机制。表达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是生命权利交流的桥梁。和谐社会的活力之源就在于人的权利的正当行使和充分表达,不断满足人的理性诉求。学校教育要着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全面唤醒学生的权利诉求意识,激活学生诉求活力的充分发育,使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以此调动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是公平竞争机制。教育公平是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在全体受教育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使受教育者公平、公正地接受教育,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精神,彻底根除一切教育特权,真正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教育权利,同等的竞争机会,相应的教育利益;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教育权利,关注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状况,为失学儿童和辍学学生献爱心,为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努力,切实体现教育为全体人民所共同享有的目标。
三是激励动力机制。激励是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持续发展的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显著标志。学校教育要在责任上多一份清醒、思想上多一份深邃、情感上多一份尊重、行动上多一份抚爱,努力创设一个激励学生拼搏学习、团结协作、追求成功和卓越的文化环境,放手让一切知识、智慧、才能尽情迸发,使学校升腾引人向上的思想力量、催人奋发的精神力量、励人进取的智慧力量,成为学生施展才华、发展潜能、成就辉煌人生的舞台。
培育完善的人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价值是责任价值,主导境界是人格高尚、灵魂崇高的境界。学校教育务必坚持“德育为首”,积极实施人格培育和灵魂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人格培育是指以个人、社会、国家的多元要求为指向的,集中体现道德、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培育。培育的内容有三:一是培育精神品格发育健全的有个性的独特的生命体;二是培育合乎社会规范、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三是培育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合格的中国公民。灵魂实践是指以人格的完善为目标,促使人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精神、理想、道德、情操、想象力与创造力都获得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人格培育和灵魂实践要突出三方面:
一是突出民族文化精神的认同。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丰富的历史文化负载着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如修身重“和为贵”,持家重“家和万事兴”,夫妻重“百年和合”,邻里关系重“和睦相处”,社会关系重“合群济众”,治国重“善解能容”、“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军事重“天时、地利、人和”,外交重“协和万邦”等等。要教育学生了解民族历史文化,熟悉民族生活方式,遵循民族道德风俗,确立民族价值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牢固确立民族利益、国家发展至上的价值观念,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中国人的优秀本色和良好形象。
二是加强责任习惯的养成。责任包括对自身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未来的责任。自身责任的养成要重在修身立德。要教育学生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勿慕时为,勿甘小就”,树立自主、自立、自强、自重的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养成要重在认识做人的根本,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掌握创造的本领,树立服务他人、造福社会、报效民族、献身国家、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志向。未来责任感的养成要重在把现实的发展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认识人、社会、世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明确人的生存、发展、创造的未来指向,勇于迎接挑战,具有在艰险困苦的情况下求生存、求发展、求创造的本领。
三是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理想和信念教育要突出教育的体验性、践履性和巩固性。体验性是指要揭示理想和信念是指向生命、生活和通向未来的窗口,明确实现理想和信念的过程,就是体验民族、国家和人类共同的理想,提升个人的生命质量,形成高尚人格,塑造崇高灵魂的过程。践履性是指要遵循理想和信念的生命化特征,使人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社会生活实践的历练,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练就过硬的能力、本领,思想和行为能摒弃平庸而追求卓越,获得自由、理智、全面、和谐的发展。巩固性是指要遵循理想和信念的发展性特征,通过持久、反复的教育,以巩固人的理性自觉、灵魂自省,强化人的行为德性,坚定为民族和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促进人性的健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性健全、追求卓越的社会。学校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奠基之地,其职责就是引领人生,使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产生对人性健全、人生卓越的强烈追求。
一是培养自觉的道德约束力。和谐社会不仅指社会秩序的安定、社会生活的和谐,而且指人的心理的安然和行为的协调。“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学校教育要注重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把培养自觉的道德约束力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以增强人的道德认识、丰富人的道德情感、促进人的道德实践为核心,积极引导人理智地面对道德是非、道德困惑、道德冲突,切实培养人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调控能力、道德评价能力,使人能够自觉地以社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规范约束自我,逐渐形成一种内在、稳定、趋于良性状态的道德理性和道德品质。
二是引导人愉快地生活。生活是人生和人类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生活需要知识、需要智慧,更需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有了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就能化坎坷为坦荡,化苦闷为快乐。从生活的意义上说,“教育即生活”,教育作为一种生活形式,是人生、社会发展的智慧、力量之源。学校教育要时刻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激活人的生命活力,振奋人的生命精神,给予人生活的信心、智慧和力量,引导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自尊自信,理智、从容地面对一切问题和事情,积极面对人生、社会的考验和挑战,形成宽以待人的博大情怀和雍容儒雅的优秀品质。
三是鼓励人积极地奉献。和谐社会是高度体现人的社会价值的社会。它在尊重人的创造愿望、发挥人的创造潜能、肯定人的创造成果的同时,又极需要人的积极奉献。对此,学校教育尤应注意三方面:一要化知识为德性。“知识即美德,美德即知识”。要从知识的情感入手,揭示知识真、善、美的情感内涵,达到树德陶情的目的;二要化知识为思想。从知识的思想性入手,明确知识与思维、行为的关系,揭示知识与志趣、品格的思想内涵,达到增思践行的目的;三是化知识为信念。从知识的社会性入手,明确知识与目标、理想的关系,揭示知识与未来发展的社会内涵,达到育人铸魂的目的。从而引导人把学习、工作与报效他人、家庭、社会、祖国结合起来,养成关爱他人、甘于奉献、矢志追求崇高的品格。
责编: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