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共同关注]沉重的翅膀(四)(7月3日播出) 
移动用户
联通用户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3日 16:22 来源:
进入[共同关注]>>




  CCTV.com消息(共同关注7月3日播出):高考成绩揭晓,都安高中800多名学生上了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他们能如愿走进理想中的大学吗?从山里到山外,从现实到理想,从家门到大学,这之间到底有多远。大山里的孩子要经历怎样的悲喜。让我们共同走近这群想飞的孩子

  十二年苦读 终于金榜题名,是喜是忧,他们将如何面对这一难关。

  在广西都安高中一群渴望通过高考走出大山的孩子,现在,高考分数已经公布,高考志愿填报全面展开,在离梦想越来越近的时候,他们的生活中还会发生什么,他们的梦想还会遇到怎样的波折,今天我们继续关注他们的故事。

  韦干路的带的毕业班今年63个学生二本以上的有61个。蓝锦娜考了594分,因为她是瑶族,加民族照顾分是614,她的成绩虽然比较高,但是报热门专业把握不是很大。填北邮还是北交?蓝锦娜有点犹豫不决,哪个学校好一点,从分配的前景看北邮好,工作环境好,

  她希望去比较好的专业,能够找到工作的,如果找不到好的工作,那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学个还可以的专业,找个好工作, 挣了钱帮父母还债,还要养弟弟。

  由于父亲生病家里借了太多的钱,锦娜要想读大学,只有一条路,向所有认识的亲戚张口借钱。亲戚能在困难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妈妈说,谁帮我们,要记在心里面,将来回报他们。

  卢良才今年高考的分数是562,超过了重点分数线,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他选择了报考军校。

  韦干路说,学生报志愿都比较迷茫,他们主要搞不清哪几个专业对他们的命运有更大的影响。他们现在就要考虑四年后就业的情况,否则就对不起整个家族。因为他们上学的钱是整个家族甚至整个村寨的力量。找不到好的工作,比高考压力还大。

  6月23日分数线下来之后,都安高中达到二类本科以上录取分数线的人数达到826人。但是具体到每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有不小的变化,自己的分数到底过没过学校的录取线,超过了多少,能不能报考心中渴望的大学,将来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这些问题带给学生们的压力丝毫不比高考本身轻松。除了考虑分数线以外,这里大部分学生跟蓝锦娜和卢良才一样,还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必须考虑报考那个大学的收费情况。

  不少家长因确实没有办法筹集到学费而找校长咨询,希望校长帮他们选择一个不要学费的学校。莫校长说,往年高考录取分数揭晓后,都会有家境贫寒的学生高分低就,选择路途近的,收费低的学校报考,无法走进自己的理想的大学。他担心今年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他告诉大家不要为这个问题苦恼,担忧,你考上哪一个批次就大胆的在哪一个批次选择,你的实力你的考分能够上什么样的学校你就在什么样的学校里作出选择。温家宝总理专门从国库里拿出120亿做助学贷款,我们到大学可以争取。

  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进入理想中的大学,莫校长不停地给学生打气,而实际上,学生能不能顺利进入大学,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莫校长说,像卢笛那样拿到了大学通知书而没有到校报名的学生,每年都有,有的学生害怕上不起大学,甚至连高考都不愿参加。

  216班蓝瑞春,要走之前说头疼,老师认为可能因为贫困,要免她的学费,他说不是这个,是因为头疼,然后坚持了一段时间,4月初离开了学校。

  莫校长把高考前辍学的这个学生的问题拿到会议上专门讨论,是因为这名学生在辍学后发给学校老师的一封电子邮件中,透露了他辍学的真相。校团委的韦喜凤老师是接到这封邮件的老师。邮件写到:韦老师,你好,转眼离校已有两个月,有点想念你们。我骗了你,实在抱歉,不是因病,是没有条件,等有条件我还会回到课堂继续完成我的学业。预祝他们高考成功。

  当时蓝瑞春跟韦喜凤老师说,头疼很严重,晚上如果看书看很多的话就会睡不着觉,韦喜凤老师只是从疾病这个角度去考虑的,估计是心理作用,就是心理紧张,所以会睡不着,很多学生上高三的时候都有这种状况。

  韦喜凤老师留着泪说,那天看到蓝瑞春给他发来的电子邮件的时候心里非常难过,因为自己是他的科任老师,居然没有帮他,觉得很过意不去。对他有很多的愧疚心理,如果刚刚上高三的时候多关心他一点的话可能也不会这样子。

  我骗了你,实在抱歉,不是因病,是没有条件,等有条件我还会回到课堂继续完成我的学业。预祝他们高考成功

  今年由于又出现了高考前蓝瑞春辍学的事情,莫校长在会上发了火,批评老师们工作不到位。要求班主任回去后一定要把有困难的学生把底摸好,尤其不能拿了通知书,却不能从家门走到大学校门。他说,我们有这个责任,想办法让他们报好的学校,安心到大学去,最终圆大学之梦。工作要细点,因为现在学生懂得贫困不是光荣地事,他不愿意把它暴露出来。

  高考分数线出来后,莫校长在很多场合都要讲一定要把考上的孩子从家门送到校门,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但是在给学生讲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的大会的时候,莫校长还是听到了自己最不想听到的事情。他再一次召集各班班主任。

  在会上,莫校长指出,今年有个学生说,考上了不填志愿了,他说要等到老弟毕业他才考,这个责任要放到班主任身上,建档案,然后我们找政府找社会找老板,用我的话说,今年考上的一个都不能少,不管再大困难,都要送出去,班主任要把它当成政治任务,落实这个工作。

  莫校长要求,各个班的班主任把情况汇总后,学校马上派老师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逐个进行家访。

  今天要家访的学生是今年考试居广西自治区第8名的陆喜。因为班主任了解到,陆喜的姐姐可能因为陆喜考上大学而辍学。

  曾经前村有一个女孩子前两年已经读到大三了,她就在开学前天晚上,妈妈说,快开学了,我还没筹好你的学费呢,然后她那天晚上就服毒自杀了,这个令人悲伤的事件,让老师们很担心,因为陆喜的姐姐打算辍学,担心他姐姐承受不了压力,校长认为应该派人走访一下。

  刚一进村口韦老师正好遇到了陆喜的伯父伯母,交谈得知,陆喜的父母常年在外做泥水匠,一年只回来一两次。家里的房子由于破旧,在一天晚上突然听见响,怕他倒下来,马上就搬出去来了。

  房子成为危房后,陆喜一家就借住在伯父伯母家里。陆喜的姐姐考上医学院后,家里的费用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姐姐第一年的学费是大家凑的,第二年没学费姐姐就想回来,大家说,读了一年回来干什么干脆继续读,第三年去贷的款,还有两年就要毕业了。现在仅仅靠父母打工的收入已经难以维持,家庭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姐姐因此也萌生了辍学的想法。

  她说自己身体好,可以做工,弟弟单薄让他念书,爸妈挣钱给弟弟,以后读大学工资多,她出去打工,自己养活自己,家里不同意,已经读了三年了。

  老师告诉陆喜他的成绩校长打电话给清华招生办了,他们今天约见校长,按理说,他们主动约见,应该问题不大了,广西排名第八,还是很靠前的,很不容易。学校咨询过清华,陆喜上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学校对优秀学生又有很大的机会得到赞助,希望陆喜家里不要让姐姐辍学。

  陆喜的父母只知道儿子的分数,但是并不清楚儿子的排名,在韦老师反复确认清华大学将录取陆喜后,陆喜给爸爸打了电话,叫爸妈不用担心了。

  陆喜的爸爸表示要尽自己的力 供到儿女们读到哪儿算哪儿。电话里爸爸很开心。陆喜说能让爸爸高兴自己也很高兴 他们做工很辛苦,我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开心。

  韦喜凤老师说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力量太渺小了,像陆喜这样的学生,很多人愿意帮助,慷慨解囊,但是成绩不拔尖,中上的学生需要帮助的太多。学费是昂贵的,但是对他们家庭倾其所有跟学费比是微不足道的,而且这么多年做贫困生工作,有时很担心孩子因为贫穷走不出困境。

  车行进在山路上,老师继续走访着。不一会来到了学生韦庆日家,韦庆日考试成绩中等偏上,三年来学校一直给他发助学金。由于他不是冒尖的学生,有可能得到帮助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他们家是两人高考,哥哥也上线了,老师担心他们面临很大的困境,来看看他们准备工作怎么样,

  韦庆日只比重点录取分数线高了21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感觉很难取舍,去好一点的怕被分数更高的考生挤掉,报差一点的又不甘心。

  韦喜凤老师说,要想搏好一点的学校,可能有点困难,韦庆日认为找一些就业比较容易,学费比较低的学校就行了。

  韦庆日的父亲在外打工,全家的收入只靠他一个人,现在家里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头牛和五只羊。羊最多卖300元,牛最多500元,总共800块钱。牛是劳动力,卖了种地只得用人力耕,两亩地靠妈妈一个人。

  母亲的眼神 欲哭无泪。由于家里有老人,母亲不能出去做工。为了筹集孩子几千元的学费,他们面前只剩下了一个办法,就是借钱。父亲说,只有给别人借一点,给点利息。虽然是高利息,利滚利很贵,那也没有办法,

  庆日哥哥由于差三分不够本科线想放弃,让弟弟读,他说家里本来就困难,自己再读对爸爸妈妈有很大的压力。

  其实哥哥内心还是最想读书,他认为只有读书才能走出这个地方,他打算先出去打工,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现在高考考试很多,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再考,最终想有一个大学的经历。可能就是因为这种环境,他对学习有一种欲望。

  母亲说,昨天儿子庆日回来说,够录取线了,如果没有钱他就不想读了。妈妈说他年龄小打不得工,在家做什么,他就流眼泪,他没有跟爸爸说,他说他爸爸赚钱不容易。

  妈妈表示儿子考出来,自己一定想办法给他读,哪怕是借高利贷也得借。

  舅舅说一定要念大学,上大学以后有个好工作,让父母晚年能过得好一点。再说没有文凭很难找到好工作。

  韦庆日的爸爸对于没有文化出去打工难是深有这个体会的。他说有文化的,水管上面的字能看出来,标有什么AB,一天就能比我们多五块钱,五块钱是我们一天的伙食费。

  韦喜凤老师说,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越是穷的地方,父母越是要把孩子供出去,让他们上大学,走出大山,摆脱父辈的无知,很多人自立自强,可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去摆脱疾病和贫穷,或借一个家族的力量对抗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校长也去找熟识的企业家借钱。希望得到公司的帮助,他说一个也得,两个也得,都是一片心意,一片爱心。

  经过全校老师的走访,今年上线的826名学生中有70名学生连出门的路费都拿不出来,对这70人,按照每人资助600元计算,校方须为他们筹得4万2千元,此外,还有30名特困优等生,按照往年的惯例,校方要为他们筹得第一学期的全部费用,按每人7000元学杂费计算,就是21万,两项加起来是25万多。记者在当地拍摄期间,学校已经开始筹集这部分钱。

  校长又来到了另一家企业办公室。希望他们拉孩子们一把,让他们圆大学梦。

  企业负责人很感动的说,这校长,又当爹又当校长。我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不需要做太多的描述,校长通报的情况会跟公司的高层沟通和交流,结果怎么样,再跟你们通报,昨天刚讨论了两万元资助一个小学。我们会尽我们的努力,不让他们遗憾终生。不知道这样合不合适。

  接着企业负责人掏出两千元,说这是他个人的,昨天刚发的一个月的工资。

  广西投资集团部门负责人黄炳胜说,莫校长既是一校之长,又是语文老师,跑出来,又是慈父,走各个单位支持贫困生,这背后是他对教育的一种热爱,也是个人人品体现,很佩服。但作为行动本身来说,并不值得推广,在贫困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真正要解决,从国家来说,要做好制度安排,具有可操作性,经过很严格的程序在经济上补助,当然现在也在做,但是那是进入了学校,在过渡阶段,从家门到校门这个过程中,制度上细化一些更好。

责编:扈航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