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北京高考今发榜仅公布分数“今年北京无状元”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3日 16:31 来源:北京晚报
专题:2006体验高考

    今天北京高考发榜,为了减少对“高考状元”的报道,北京考试部门今年采取严密措施,在各个环节制订保密协议,不向外界透露任何有关高考状元或高考第一名的信息。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北京高考无状元。

    高考有着其他任何考试都无法媲美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它的“冠军”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新闻人物。往年,高考结果一公布,媒体相关报道可谓铺天盖地,以期对“后来者”有所帮助。其实,“高考状元”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相当强的个性,把过于个人化的经验反复渲染,会让许多学生对个别人的成才之路过分相信或依赖。《现代教育报》日前还发出了不搞“高考状元”报道的倡议书。

    北京现代教育报总编辑张彦春说,高考成绩有其偶然性,就算考生在高考中失利,人生也还有许多选择,成才的路也不止一条,要辩证地看待高考和“状元”。从传播效果来看,对“高考状元”大肆渲染并未受到读者好评。虽然“高考状元”的确为大众所关注,但许多高三考生都表示,他们在铺天盖地的“状元”报道中感到窒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学习和考试状态都受到影响。连篇累牍、事无巨细、诸多雷同的“状元”报道也让普通读者感到厌烦。相反,从“状元”报道中受益最大的恐怕是“状元”的母校、“状元”代言的产品以及靠“状元”发财的书商。

    北京高考考生访谈

    “考分只说明我们努力了,其实也没有什么”

    阳光女孩报考北大

    “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的笑声,远远地就能听见她的笑声。”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她今年报考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早上五点多钟,何妈妈一家就开始上网查分。当得知考了672分,一家人都非常高兴。不过,面对这样一个高分,何妈妈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奖励计划,“以前她考得比较好的时候我们也都没给她什么奖励。”何妈妈说,“自己平时主要是管管后勤,在学习方面还是要依靠学校和老师。”

    何妈妈说,何旋平时属于活泼好动型的,今天和同学一块儿出去玩了。不过目前还没有什么远游计划。虽然一家人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个高分有所改变,但是一家人的喜悦还是显而易见,何妈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始终笑着。(贾晓宏李莉)

    普通班学生拔得头筹

    北京八中的杨蕙心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711分的高分。八中老师说,杨蕙心的成绩让他们感到有点意外,因为她是普通班的学生,而不是众人瞩目的“试验班”。

    “3年前入学的时候,她成绩并不是最高的,没有考进试验班。但这孩子学习很刻苦,经过三年努力,模拟考试进入全区前十名。”

    班主任孙老师说,杨蕙心是个全面发展的孩子,她这次报考的是北大元培试验班,孩子的心态很好,10天的封闭自习期间,老师发现她心态很平和,作息很规律,学习主动。“这孩子有实力,考出这样的好成绩也是实至名归。”

    杨蕙心的家离学校不远,早上一查完成绩她就到学校去向老师报告好消息,到中午,学校门口已经聚集了10多个闻讯赶来的记者。

    文科学生得了数学满分

    师大二附中学生王丁楠今天凌晨4点被远在德国的爸爸的电话叫醒,这时他才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是660分,数学考了满分。“因为说早上8点才能开始查成绩,所以就没急着打电话,没想到爸爸比我更着急。”文科学生得到数学满分很不容易,对这一结果,王丁楠也觉得很意外。

    “数学如果考140多分很正常,但满分我确实没料到,因为数学是很严谨的,哪怕欠缺一步也会被扣分。”王丁楠说自己从考场出来就没再对答案。王丁楠报考的是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他说自己对政治很感兴趣,“学政治也不一定成为政客,这个领域还是很宽的。”李莉

    读者来信

    “状元”也会“审美疲劳”?

    又到揭榜时分,又有多少人是不是已擦亮了眼睛,翘首以盼高考状元的诞生?而我却从心底升起一个愿望:今年能否无“状元”?

    也许很多人也会有和我同样的感受,我们对“状元”已经有了一种审美疲劳,真的不希望再继续承受这种审美疲劳所带来的痛苦。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高考状元只是因为偶然命运的青睐而独立潮头罢了。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同一篇作文,不同的阅卷老师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分数,相差几分实属正常,但状元和非状元往往就是一分甚至半分之别,这种偶然成就了未来的状元。因此,某某同学成为状元,实在也是一种侥幸而非绝对。炒作这种方式诞生的“状元”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更何况“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对“状元”的过分炒作极易滋长他们的自满情绪,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害多益少,宋代王安石的《伤仲永》已经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也许有人会说炒作“状元”是为了激励他们更上层楼,为广大学子树立榜样,或是对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以便后来者学习借鉴。所谓激励,无外乎是“状元”所在的中学或地区政府拿出一部分钱来,对他们的“光宗耀祖”进行奖励;或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企业、商家以“赞助”的名义借以扩大自身的影响。所谓总结经验,不过是某些书商们敛取钱财一个借口而已,众所周知,“状元”们的学习经验未必值得效仿,而且很多经验也是学不来的。

    既然炒作“状元”大可不必,为什么每年各种媒体还是乐此不疲呢?在我看来,“状元”炒作固然有它的存在土壤,它与社会上根深蒂固的偏重学历的人才观、偏重应试的教育观、偏重考试的评价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这也是中国人心中的一种浓郁的“状元情结”的真实写照。这种情结是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文化思想的延续,是一种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而在当今高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爆炒“状元”更说明了当今社会应试教育思想和“惟分数论”的泛滥,它将继续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存在和发展,贻害无穷。(吕轮超)

    快评

    人生无数谜底,今天只揭开一个

    北京的考生们,从今天开始,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了。数年的苦读、一年的冲刺、两天的煎熬、半月的等待,至今终于尘埃落定。

    高考二字对于考生和家长的压力,不身处其中,实在难以想象。考试已经结束,但这场轰轰烈烈的高考运动却仍在持续。最后的结果揭晓前,无数的考生和家长心中惴惴,寝食难安。而今天拿到分数,一定会让那些家有考生的家庭里,上演各式各样的悲喜剧。

    中国有句老话,此刻送出,极为应景儿。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如果不能以从容平静的心态对待高考成绩,给自己、给亲人硬加上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过多的压力,一个崭新的人生起点,很有可能就演变成了低迷彷徨的开端,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

    其实,人生在世,时时会面对选择、面对意外、面对不可知、面对无尽的坚持和期待。高考,只是人生无数考试中的一个,虽然极其重要,但绝不是决定性的、不可逆转的。高考的分数,只是人生一个阶段的成绩裁定。人生无数谜底,今天只揭开一个。

    分数拿到,大局已定,就该轻装上阵,迎接明天要面对的各个环节。今天的考生们,不是范进,今天的家长们,更不是胡屠户。考生们一定明白,人生的大悲大喜,并不全在自己手心攥着,只有从容淡定去面对,才能一路走得明白。家长们呢,不论结果如何,先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吧,此刻,您的理解和尊重,能让孩子享用一生。(侯江)

责编:常艳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