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藏、内蒙古自治区还展示了“双语教学”的成就。新疆中小学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增长70倍,达到39万人。
维吾尔族讲解员古依拉先木说:“小时候没有双语教学,父母送我上汉族学校,觉得学汉语对我发展更好,大多数孩子上了维语学校。”
古依拉先木是一名新疆师范大学的学生,谈到民族团结,她忍不住讲起大学宿舍的成员。她的宿舍有来自哈萨克族、达斡尔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的同学。她说:“大家相处很好,彼此很尊重。蒙古族同学不吃熏马肠,哈萨克族同学就不把它带进宿舍里。”
此次展览,各个自治区都展示了自己在能源环境方面取得的成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展厅内,一张巨幅塔里木河航拍图美得让人神往,图上是蜿蜒的塔河和大片金色的胡杨林。据讲解员古拉依先木介绍,从2003年开始,中央投资107亿元,用于塔河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她说:“我们家就住塔河附近,小时候风沙特别大,现在没那么大了。”
让宁夏回族自治区骄傲的是“治沙”成果:荒漠化面积减少了349.5万亩。西藏自治区则展出光伏电站的照片。
《平息乌鲁木齐“七·五”事件纪实图片展》展出暴徒打砸抢烧,党中央果断处置,军民团结等主题的图片。参观者中,一个女孩用手捂上了眼睛,不敢正视那些血淋淋的照片。
展厅门口,许多观众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感想。翻开留言簿会看到许多观众这样署名:“一个热爱新疆的人”、“一个对新疆钟情的人”等等。
还有一位来自大连的观众姚光岩写到,“看到打砸抢烧的图片,我无比气愤。美丽的新疆不容破坏。”据他的留言介绍,他于1968年-1980年分配到新疆工作。在新疆期间,他经常上维族朋友家中做客。他说:“我的维族朋友比汉族朋友还多。”姚光岩还给自己起了个当地名“买买达洪”。
民族文化宫副主任介绍,此次展览是“7·5”事件发生以来,首次在北京展出相关图片。而整个自治区成就展已接待1万1千多名参观者。
责编:张仁和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