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看不到自行研制的发动机我死不瞑目

 

——记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上)

CCTV.com  2009年07月01日 11:2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法制日报  
专题: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图为党员专家、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新华社发

  2008年11月,陕西人杨子彬的老伴在火车站摔了一跤,由于是车站原因导致的受伤,其负责人当即表态:由此造成的医疗费用、交通费用等实报实销。一个星期后,杨子彬骑着自行车将老伴的治疗费用等账单送到了车站负责人手上。金额之低让该负责人难以置信,“这个,这个?”对方嘟囔着把账单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账单中所用药品没有一剂进口药;没有一张出租车发票……

  见此情景,杨子彬打趣道:“怎么,以为我会讹你?”然后他一扬手说:“绝对不会,吴老以身作则地教导和培养过我。我不是那样的人!”

  “吴老。吴老?”对方疑惑。

  “他叫吴大观。”杨子彬回答得响亮。

  “火爆”脾气的背后

  其实,杨子彬与吴大观频繁接触的时间仅有4年,1977年底至1982年间,吴大观时任西安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以下简称西航)副厂长,而杨子彬是厂里一名普通的设计员。但这并不妨碍吴大观成为他心中最尊敬的人。

  这种尊敬,最初源于吴大观对工作的投入。当时中国刚花大价钱引进了英国斯贝发动机专利,由吴主抓这项技术的研制。当时吴大观已经60多岁,左眼失明,但为了尽快摸透斯贝技术,他每天总是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晚上到十一二点才下班,几年如一日。如今很多西航老人回忆这段历史时,几乎都会这样提到:“那时吴老办公室的灯总是亮的……”

  后来吴大观又亲自带队去英国实地学习斯贝技术,别人都是“两班倒”,唯有他每天十多个小时地守在工作现场。有一次,他发烧到39℃却依然坚持工作,以至于晕倒在了试车台上,但被送回住所两个小时后,他又出现在工作现场。

  吴大观深知,工作和学习,是报效祖国的根本。为此,他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对别人也一视同仁。

  当时西航绝大多数技术员的英文水平很低,所熟悉的发动机技术也都来自于苏联模式。为此,吴大观组织大家吃过晚饭后回单位集中学习。为了监督大家,吴还经常偷偷跑到各办公室门外观察,要是大家在认真学习,他就非常高兴,大加赞赏一番;要是有人走神,他立即提出批评。

  “当时很多人并不喜欢他,他要求太严格,批评人又不留情面。”杨子彬直言不讳。有一天,杨子彬刚走到办公楼道口便听到了吴大观训人的声音,他赶紧跑过去,看到吴正气得“上蹿下跳”。

  一问方知因为检修不及时,一个车间的吊车坏了,将影响到生产和研发。在英国期间,队伍里个别人有些不务正业,吴又大发雷霆,训斥道:“你怎么好意思在这浪费国家的钱,不想干马上回国去!”

  类似的事例不少,然而多年以后,提起吴的“火爆”脾气时,曾被他批评过的人都露出了会心的一笑。“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孩子初中时非常讨厌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班主任,如今孩子已功成名就,真正体会到了当初班主任的好。”一名昔日下属说。

  相关链接:

1/2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