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记者手记: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汗颜

——记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CCTV.com  2009年06月30日 09:3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专题: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赵旋璇):实话实说,刚接到采访吴老事迹的任务时,心里着实忐忑了一番。对于我这个只知道飞机会飞飞起来挺好看的文科生来说,装在飞机里的航空发动机绝对是一个比高等数学要难很多的高精尖领域;对于我这个只有二十多岁的晚生后辈来说,吴老那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一生绝对是一本厚重得不知从何读起的大书。于是,怀着这样的忐忑与不安,我们踏上了寻访吴老工作足迹的行程,从沈阳到西安到北京,从410厂到606所,从430厂到航空科技委,整整七天的时间,我们对面坐着的常常都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回忆着与吴大观一起共事的点点滴滴,也回忆着自己这一代人为航空发动机事业奋斗的一生。

    作为老一代知识分子,吴大观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出生在上世纪初,经历过外敌入侵的战乱,经历过国破家亡的离散。从西南联大的有志青年到40年代的“老海归”,从国民党的少尉到选择共产党并成为三颗星的大校,从建厂建所初期想尽办法搞自己的发动机到经历“文革”走出“牛棚”继续毫无怨言地埋头苦干,从几十年笔耕不辍写下56本工作日记到四十多年风雨无阻每月多交100元党费……吴老让我们联想到很多他这一代的知识分子,比如建筑界的梁思成,比如航天界的钱学森,比如水利专家张光斗……他们都经历了近代中国战乱、黑暗的年代,而在国家最痛苦、最危难的时刻,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若论到出身与家境,坦白来说,这些大知识分子的家庭都不是很贫困。但他们为什么能舍弃自己所拥有的优厚条件来投入到这一生的追求当中?

    中国的航空工业只有100年,而吴大观在世93年,他把68年的人生都献给了航空发动机这一生的事业。抗战时期,经历过敌人轰炸的残酷,知道了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的理念,吴大观从西南联大机械系转读航空系。“我们念书是为什么呢?是为了抗日救国”,在吴老的自传里,他如是说。抱着航空救国的信念,从贵州大定大溶洞的厂房到从零起步自行设计发动机,他一生的境界就是为了祖国,就是为了民族。

    今天看吴老的很多事迹,开始的时候都会觉得不可思议。比如40年代去美国学习,他是为数不多的回国者;比如到了90岁的高龄还在坚持学习,认为自己做得太少太少;比如60年代觉得自己工资太高要求减薪,上级不准他就坚持多交百元的党费直至生命的终了……采访中,原410厂的副总工程师刘国玉老人告诉我们,吴老的这颗心是对中国发动机事业的一颗心。正是因为这样的一颗心,他可以舍弃那些在他看来不太重要的东西。用我们现在人的话说,他们可能会经历挣扎,会经历痛苦,但经过这次采访才发现,其实在他们的心中是没有这种挣扎和痛苦的。既然选择了一生只做并且做好这一件事,那么对于名利,他们觉得无所谓。他们的内心就是想做一个事情,能让这个国家好起来。在吴老这一代人的概念里,没有仆人的概念,他们一直把自己当作国家的主人,从骨子里就是希望这个民族好,就是希望这个国家强盛。

    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不让他搞研究,不让他碰业务。所以“文革”结束之后,吴老没有抱怨,也没有自暴自弃,这在我们今天的人,至少是采访初期的我自己看来都是不可理解的事情。吴老的夫人华国老人告诉我们,他们当年参加革命是自愿的。离开国民党开办的发动机厂投奔解放区,是因为他们相信共产党,相信这个党能够救中国。即使在“文革”期间,吴老依然坚持交党费,因为他相信那一场灾难是因为我们对社会发展的规律缺乏认识,“坏人不代表共产党”。吴老在自传里写到:“就是在这十年中,我们与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拉开了更大的距离。”因此恢复自由之后,他唯一想到的就是把失去的时间弥补回来,把与国外拉大的差距尽量缩短。

    因为搞发动机的周期长,出成果慢,我国自身的人才储备受当时条件限制,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国家对于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政策支持也有起伏,因此这次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老同志、老专家讲的“航空太难”、“搞发动机太难”。当年的航空发动机设计所二科科长王振华告诉我们,发动机技术复杂,通常一个研制周期需要15到20年。一个人很难在自己的年华和精力最好的时候参与一型发动机从设计到投入批量生产的全过程。因此无论是搞研发还是编制通用规范,无论是组织大家学技术读专业书籍还是不拘一格送人才出国进修,吴大观都为我国一代航空人的成长起了铺垫的作用。“他像一位足球教练一样训练我们的基本功,大家都学得很扎实。”

    过去对航空界不了解,以为就是一个飞机在天上飞。通过这次采访才知道,这一个飞机的身上包含了航空界太多太多的内容。从发动机到仪表仪器,从动力基础到金属材料,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有一代又一代的航空业工作者在默默地坚持,默默地奉献。记者采访写稿,稿件上会署上作者的名字。但是一驾飞机上天,从来也不会在机翼上写下设计者、制造者的名字。况且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是藏在机身的里面,更没有人看到,但谁又知道这一个发动机凝聚了多少代航空人的心血。作为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行业,航空发动机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搞发动机难,但正是它这种“难”才更加凸显了像吴大观这样一代又一代航空工作者的坚守与坚持,才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看到了他们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责任感,看到了他们揣着整个国家的“中国心”。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都理所当然地追求着自己想要的一切。可是像吴老这样的人却是如此淡泊如此宁静地生活了一辈子。当我们在采访中无数次地用我们的“小人之心”问出“为什么”的时候,得到的却是“本分”二字。就像他教育自己的外孙女时说的那样: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一生不追名不逐利,只是在尽心尽力地做自己的本分,这样的一生,我想,已经足够幸福了。

    采访结束的时候,同行的一位记者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吴老的一生:他用一生的时间种下了一棵大树。虽然在实际意义上纵观吴老68年的航空生涯,他并没有从头至尾地研制出一台中国人自己的航空发动机,但他用自己一次次或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为研发奠定的基础,他慧眼识英并为航空发动机研究储备人才,他为发动机研究编制的通用规范,他用毕生精力写下的工作笔记,以及他用一生书写的“干实事、讲真话”的人生观都为后人树立了高山仰止的一面镜子。虽然在这样的“泰斗”面前,我们这样的后生并没有评价的资格,但他饯行这句话的一生,让我看到了人生一个至高至臻的境界。

    采访中,不断有老同志、老专家真诚地对我们说:感谢你们来报道我们航空人,报道吴大观就是报道我们,宣传他就是宣传我们航空工业的成就。无数次流泪无数次感动,其实,这次采访收获最大的应该是我们自己。

    有一种人,让我们潸然泪下;有一种人,让我们肃然起敬!

  相关链接:

责编:赵旋璇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